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银行业运行情况及安全评价.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419527
  • 上传时间:2021-08-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1年中国银行业运行情况及安全评价 一 中国银行业的运行情况(一)中国银行业运行情况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两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家金融租赁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14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635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中,上市银行有16家2011年,我国银行业运行情况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赢利水平持续向好,流动性状况前期趋紧,后期有所改善,资本充足率继续上升,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1.资产负债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短期贷款余额2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万亿元,同比增长21.8%;中长期贷款余额33.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2%;票据融资余额1.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1亿元,同比增长2.1%。

      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106.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6万亿元,增长了18.6%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2万亿元;单位存款余额4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图1显示了2004~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与总负债及增长情况图1 2004~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与总负债及增长情况截至2011年底,16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达到740436.1亿元,总负债达到699724.9亿元,各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如图2所示,从中也可以看出,从总资产与总负债规模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排在前四位,总资产约占所有上市公司总资产的69.2%,总负债约占所有上市公司总负债的68.7%图2 2011年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与总负债情况2.资本充足率稳步上升截至2011年底,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同比上升0.5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24%,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从资本结构看,核心资本与资本的比例为80.6%,资本质量较高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银行数量和资产占比情况如图3所示截至2011年底,16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超过8%,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42%,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44%图3 2004~2011年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银行数量和资产占比3.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05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7%,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79亿元,比年初减少57亿元,不良贷款率0.96%,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底,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均低于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平均为0.76%其中,最高的是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9%;最低的是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0.38%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如图4所示图4 2004~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个人消费贷款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透支贷款是个人消费贷款的两大主体2011年末,住房按揭贷款整体不良贷款率仍保持低位,为0.3%,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为1.19%,比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

      准备金水平继续稳步提升截至2011年底,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1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461亿元;拨备覆盖率278.1%,同比提高60.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为2.7%,比上年末提高0.21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261.4%,同比提高54.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350.3%,同比提高72.7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底,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平均仅为0.76%,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平均为323.14%4.赢利水平持续改善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资本利润率为19.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2%,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6.3%;资本利润率20.4%,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1.28%,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8%,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0.4%,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从利润来源看,银行业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以信贷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

      另外,利差基本稳定也是利润增长的因素之一图5列示了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结构其中,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息收入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8824.73亿元生息资产增长和净息差扩大共同推动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非利息收入5149亿元,同比增长46.3%,显著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的增幅;营业支出10577亿元,同比增加2264亿元,增幅27.2%;成本收入比为33.4%,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1]图5 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结构5.流动性趋紧状况有所缓解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流动性比例为44.7%,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为72.7%,同比上升0.9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为64.9%,比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从日均指标来看,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款比例为66.9%,高于期末存贷比2个百分点2011年末,商业银行人民币超额备付率为3.1%,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从不同机构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超额备付率为2.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超额备付率为3.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超额备付率为6.5%,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存贷款比率为68.31%6.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不断完善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16家上市银行,如表1所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而言,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金融机构主要是作为一般工商企业的治理者参与公司治理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之后,对危机原因的深度分析使人们认识到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而这与其治理的完善与否密不可分危机之后,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与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而言,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起步较早,现阶段的发展相对较为完善,治理水平不断提高表1列示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部分数据从股权结构方面看,一股独大现象有所改善,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为32.03%;从董事会结构看,各银行都组建了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平均为15.4人;各银行都聘请了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平均人数为5.5人;董事主要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来履行相关职责,各银行董事会平均开会次数为10.2次;截至2011年底,还有两家上市银行即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董事会与总经理为同一人担任,这不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监事会结构看,各银行组建了完善的监事会,监事会平均人数为8.2次,平均召开会议次数为6.9次;从信息披露角度来看,为尽可能完善信息的披露,大部分上市银行都聘请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激励机制来看,采用高管持股激励的银行并不多,仅有深圳发展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采用了这一激励方式,但高管持股数量和比例都较低。

      7.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03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展跨境经营和境外并购,拓展海外业务平台,提升商业化运营水平和综合化服务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2011年,中国银行业审慎稳妥推进机构海外布局,拓展业务范围中国工商银行新设孟买分行等11家海外分支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伦敦代表处和首尔代表处升格为伦敦子行和首尔分行的申请已获当地监管当局批准;中国银行新设12家海外分支机构,其中伊斯坦布尔代表处的设立进一步覆盖了海外空白地区;中国建设银行新设莫斯科代表处等两家海外分支机构;交通银行新设胡志明市分行等4家海外分支机构(见表2)表1 2011年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基本情况表2 在华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截至2011年底)8.金融创新成效明显2011年,我国银行业在产品、服务,金融服务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坚持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机制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如贸易融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日渐成为银行业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稳步推进服务创新,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另一方面,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定制合适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支付结算、理财顾问、信息咨询、发展规划等一条龙服务。

      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一是服务效率不断提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银行流程再造的经验,自主研发设计开发了全流程、标准作业、电子化处理的信贷业务管理系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二是服务体制不断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小企业专营支行、科技型支行,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向基层延伸服务网点三是营销方式的创新通过创新开展银企融资对接会,强化银企信息沟通探索建立依托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的信贷服务模式,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在风险控制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将风险管控贯穿于金融创新的全过程,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一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建立完善涵盖全产业链客户准入、信贷额度、业务定价、授权管理、风险防范等在内的差异化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障特色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创新风险管控技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积极开发和应用风险监测系统,突出风险管控的及时介入,减少手工操作环节,降低操作风险发生概率二)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1.操作风险频发1998年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名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咨询文件,之后操作风险作为一个单独的风险范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监管范围,并为其设定最低资本要求操作风险成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银行业三大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运营风险不断增加,操作风险更是频频凸显据统计,仅2003~2010年,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可以搜集到的操作风险案件就达200余件2011年,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监会2010年年报》指出,2010年中国银行业仍存在诸多风险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部分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弱化”该报告指出:2010年底,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出现反弹齐鲁银行数十亿元的票据诈骗案件等多数案件发生在基层网点和所谓低风险业务领域,且多为内部人员作案,这反映出部分银行内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缺陷2.信用风险经历了2009~2010年的信贷膨胀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