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主体现代化意义.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15032741
  • 上传时间:2022-08-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产生和历史演变曹艳丽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目前高等教 育学界比较公认的是“三职能说”,即培养人才,发展知识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本文旨在探讨这三种职能产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并分析三者的相互 关系,探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 社会职能 社会功能一、研究的意义和现状述评(一)研究的意义 高等学校职能问题是一个与高等学校这种社会机构本身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同样久远的 问题,因为高等学校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是为发达到人类一定的目的服务的 高等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特定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学校自身的需要,高 等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其社会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最直接而现实的反映,因此对这一问题 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而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尤其是对于当今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 段的教育大国而言,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把握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研究现状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高等学校作为高等 教育的组织机构,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高等教育产生开始,高校 自身及其职能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的今 天,在高教界比较认同的高等学校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知识,直接为社会服务然而 这三项职能并不是同时产生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作用也不完全相同本文从历史发 展的角度,分别阐述高等学校三种社会职能产生及演变的过程,探讨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内 涵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全面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不但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宏 观决策和管理,而且也为高等学校自身角色定位与内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本文还将 涉及到目前学界逐渐流行的关于高校第四种职能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部分观点二、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文献中,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功能和职能等概念的混用现象比较普遍,要弄清 楚高等学校社会职能,首先必须弄清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一)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领域,其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一个变化发展过程中,早 期的高等教育主要指大学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高等教育是由国家当局批准 的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中学后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

      [1]现在一般认为的高等教 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的之外的专业教育,是传播高深知识和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机构,是实现高等教育价值的具体承担者,高等学校包 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二)功能和职能在英文中,功能和职能是同一个词“function在汉语中,两者都是由两个词素组成的合 成词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把function解释为:Special activity or a person or thing (人或事物的特有活动和目的)其中文解释为职责,作用,功能,机 能《汉语大词典》职能:人和事物以及机构所能发挥的 作用和功能《现代汉语大词典》: 职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新华词典》:职能,人、事物或机构本身具有的 功能或应有的作用《辞海》:功能,指功效、作用,多指器官或构件而言,在一个系统中经 常与结构构成一对范畴;而职能多指人、社会机构应有的作用、职责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功能常指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这会总作用包括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作用, 也包括系统内部分对整体的作用,因此如果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在谈到它的作用时往往使 用功能。

      对整个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高等学校却是一个社会机 构或社会实体,故前者一般使用功能概念,后者常使用职能的概念三)高等学校社会功能和高等学校社会职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主要 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所应承担 的作用和能力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由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高等教育具有什么样 的社会功能,高等学校就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使命就是把高等教育的社会功 能付诸实施三、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产生和演变 从历史的角度看,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西方的高等教育1、中世纪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从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一般认为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 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建桥大学是当时最早的大学由于中世纪大学办学形式的开放性, 到 14 世纪末西欧已建起四十多所大学,到了十六世纪整个欧洲都有了大学欧洲大学的出 现和广泛的建立体现了当时欧洲社会的新需求,首先源于欧洲新环境的刺激特别是到了中 世纪后期社会需要大量受过培训的专职人员,例如:国家机构的完备需要配备一定训练有素 的官吏;教会势力日渐增长,需要更多通晓教义,能说会道的神职人员去不断扩大它的影响; 日益复杂的法律诉讼需要懂得法理和能言善辩的律师、法官;人们的健康需要专门的医生。

      在这些需求下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的产生便成为必然从这些社会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中 世纪大学的办学模式一开始便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所以培养 人才是大学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职能2、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发展知识的职能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专业教育,在其产生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围绕人才培养的职 能开展各种活动的,大学在整个社会智力生活中没有发挥出什么重要作用而这一时期正是 欧洲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创造发展层出不穷的时期,但大学没有加入到这股创造洪流中19 世纪德国的国家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对普法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对急于在工业 发展上赶超英法的期望等,种种推动力汇集在一起推动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场根本性的变 革,使大学成为国家科学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这场变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洪堡创立的柏林 大学1810 年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的开始,它的初衷是为了振兴 德国民族著名教育哲学家费希特提出了当时德国大学办学中的这些弊端鲜明的提出了办 大学的两条原则一一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一思想得到了德过教育大臣威廉冯• 洪堡的支持柏林大学就是在这两条原则下创办的,洪堡主张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 教和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柏林大学的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了大学,大学活动的范围扩大了, 大学的职能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学开始具有了第二种职能一一发展知识19 世纪中期以后,美、英、法、日等国的大学纷纷效仿柏林大学进行变革德国大学 模式广泛传播的 19世纪中后期,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普遍确立时期,为 19世纪后世 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方向,为那些要求投身于科学研究并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 体系中重要部分的大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如被称为美国大学真正开始的霍普金斯 大学就是在借鉴和改造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上改造和发展起来的但德国大学所倡导的科学 研究,主要是培养高级抽象思维能力的学者,只注重理论研究不注重实际,把纯学术看的至 高无上,把脱离社会实际的职业看的至高无上,学术自由仅仅是纯学术自由,这样大学走向 了社会的边缘,成为“象牙之塔”3、威斯康星大学的创办一一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20 世纪初,德国成了世界大学的耶路撒冷随着社会的发展,德国那种为知识而知识 不关心大学之外的民生问题的大学模式日益暴露出不足促使大学最终走出“象牙之塔”, 率先使培养人才、发展知识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是美国的大学美国大学在学 习德国式大学的学术氛围的同时,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了大学大办学思想和办学实 践中,形成了美国大学独特的办学风格,并引发了大学的第三种职能的发展。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州凡有国会议员 一人可获得3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 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课程应按照各州议 会所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知识这些学院在历史上被称为“赠地学院”其中 最典型的是康乃尔大学的建立和威斯康星大学的创办其办学思想是大学想所有人开放,想 所有学科开放为体现这一思想,康乃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计划,其中 的课程包罗万象,各门课程具有同样的地位和威望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 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传播知识给 广大民众,并帮助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落实其办学思想,威斯康星大学专门设立 了一个知识推广部,提高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信息与福利四个服务项目;同 时发动大学教授服务于州政府,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发动大学教师巡回农村、工厂,直接 知道工农业生产20 世纪以来,随着政治民主、经济增长、人口激增、知识爆炸等进程,高等学校日益 呈现出多元化、巨型化、国际化的特点。

      1963 年,美国加州大学校长科尔出版了《大学之 功能》一书他认为,现代大学不容置疑地已经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成为科技进 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由社会边缘“象牙之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 机构”这充分地表明高等学校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已经在教育界形成 共识二)我国的高等学校 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和汉代的“太学”但是中国 古代大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办学理念,办学的目的就是要“成熟的人”和体格健全的人,是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从其办学目的和办学理念上来说还是以培养人才为其主要职能的我国近代大学的创办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98 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最完备的公立大学当时以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为代表的一代教育大 师在大力传播欧美大学理念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许多创见,为在我国建立近 现代大学奠定了思想基础特别是蔡元培先生在1917-1927 年任北大校长时,他的大学理念 主要是 1.大学是研究机关;2.兼容并蓄,学术自由;3.教授治教在这里就有了大学发展科 研,进行学术研究职能的体现梅贻琦先生在1931-1948 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时,认为:“所 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所以应该实行教授治教张伯苓 1919-1948 任南开大学校长时提出了“育才救国,以图自强”的办学理念,在这些大师的办学理念中, 明显体现了高等教育与国家社会所处的状况的密切关系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现代大学理念的研究有了 新的进展,高等学校的办学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1998 年高等学校扩招,为提高高等 教育教学质量而推行的“985 工程”、“211工程”以及“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报告”等一系列 措施的实施,都是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体现大学与社会的逐渐接轨,产学研基地的 建立,是我国学校的第三大社会职能——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也日臻完善四、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社会新职能的出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人来社会发展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社会的 “轴心 机构”的大学,对于解决人类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种种矛盾负有特别的使命作为知识的传播 者、保管者、创造者的大学,在智力资源作为发展因素与物质资源相比将越来越占优势的未 来社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