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自然保护区.doc
54页贵州自然保护区http://www1.cfsdc.org/wwwroot/baohuqu.htm一、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共 7 个个)1、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级别:国家级批准文件:国务院文件国发(86)75 号同年 10 月,成为中国第二批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 保护区网络成员管理机构名称: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三星西路 17 号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 北纬 27°49′50″~28°1′30″,东经 108°45′55″~108°48′30″总面积为 41900 公顷,其中 核心区 25800 公顷,缓冲区 2800 公顷,试验区 13300 公顷(其中旅游小区 1200 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 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 90%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区内有铁杉林、水青冈林、黄杨 林、珙桐林等 44 个不同的森林类型。
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孑遗树种珙桐,除大 量零星分布外,还有 13 个分布成片的珙桐林,总面积达 80 余公顷,是当今世界上最 集中的野生分布区另外,梵净山冷杉残遗群落,不仅是梵净山的特有树种,也是研 究古生物、古气候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对象梵净山区内植物种类约 2000 余种,木本植 物 900 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6 种,二级保护植物 25 种 野生动物 1004 种另 4 亚种其中兽类 69 种,鸟类 191 种另 4 亚种,两栖爬行类 75 种,鱼类 48 种,陆栖寡毛类 21 种,昆虫类 600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 等 6 种,二级保护动 物有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黑熊 Selenarctos thibetanus、藏酋猴 Macaca thibetana 等 29 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目前已 达 750 只左右,它唯一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是我国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 少,分布区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贵州梵净山保护区的“珍品”,是世界的“瑰宝” 。
梵净山自古享有盛名,为黔境胜地据铜仁府志记:“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群峰 耸峙,分为九支,中涌一峰其千纫,……跻顶千里风光一览而尽,有拜佛台、香炉岩、 棉絮岭、炼丹台、藏经岩、定心水、九龙池、万卷书、一天门,山下有九十九溪环绕 纡折,不独为黔中之胜,概也宇内壮观也梵净山既有黄山之美,又有峨眉之秀,实 为难得的旅游胜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一直都很重视科研、科技工作,并根据自身的实 际,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了多学科的科学研究项目,如中美梵净山环境监测、 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月亮山林区科学考察等独立主持完成了多项科 学研究课题,如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调查、黔金丝猴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研究等, 并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管护为基础、协调作保障”的管理方针,保护管理、资源保 护、森林防火、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管理局通过制作保护区的图文、影视资料对外宣传保护区的情况举办夏令营、 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动植物标本,对中小学生进行大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利用 宣传牌、标语、通告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保护区管理局与周边各县、乡(镇)建立了森林防火专业队和与义务消防队。
保 护区成立二十多年来,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并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评为 87-89 年度、90-92 年度 99—2001 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2)社区参与通过保护区不断地努力,已使周围各部门和区内外群众逐步认识到保护区的成立 与其自身的利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逐步体会到保护区的重要性,提高 了自然保护意识,因此积极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中来 2、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级别:国家级批准文件:国办发[2001]45 号管理机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地址:雷山县城内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东南部,于 1982 年 6 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建立地理位置东径 108°5′—108°24′,北纬 26°15′—26°32′,地跨雷山、台江、剑河、 榕江四县,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保护区总面积为 47300 公顷,其中:核心区 13357 公顷,实验区 33943 公顷区 内有林地面积 36071 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243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83%是以保护 秃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相当丰富,各类生物近 2000 种,材用、药用等 经济植物类就达 1000 种以上,是个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加之保护区地史上未受第四纪 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植物避难所。
经考察,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达 43 种,特别是活化石植物—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乃是我国特有的一 级保护树种由于雷公山的秃杉林群落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原生性较强,是中亚 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林的研究基地区内还有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oliv)、水 青树( 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马尾树 (Rhoiptelea chiliantha Diels Hand.-Mazz)、钟萼木(Bretschncidera sinensis Hemsl)、 十齿花(D.siniscus Dunn)等 8 种二级保护植物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经鉴定的动物种类有 518 种,分属 132 科 39 目其中,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Macaca mulalta)、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水獭(Lutra lutra)、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金猫(Profelis temmincki)、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痣疣螈 (Tylototriton)等 23 种。
雷公山森林植被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对清水江、都柳 江两江流域流量的补给和调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在维持黔东南地区生态平 衡中起关键作用,而且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水资源的重要维持者雷公山是苗岭山脉主峰,也是黔东南自治州最高山地,巍峨拔挺,雄伟壮观; “万木之王”的秃杉,苍翠浓郁;溪水晶亮透明,常年流淌不竭;瀑布垂直飞泻,随处 鸟语花香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里,到处分布着别具一格的悬虚造型的苗家木楼苗 家姑娘银装闪烁,山歌芦笙响遍山野,翩翩起舞于山花丛中这诗画般的境地和风土 人情,早已吸引着中外游客前往观光特别是在玉兰花、杜鹃花盛开的春季,游客络 绎不绝保护区内还有苗族英雄张秀眉抵抗封建统治的遗迹文物这里也是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时路过的地方,至今在雷公坪、西江和台江等地区,还保存有革命文物雷 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制 157 人,经费列入黔东南州财政预算3、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级别:国家级批准文号:国函[1992]166 号(1992 年 11 月,国务院)管理机构: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地址: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草海镇草海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省威宁县,位于东经 104°12′~104°18′、北纬 26° 49′~26°53′之间。
是贵州省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保护区面积 120km2,现有水面 25km2,目前的正常蓄水高程 2171.7m,平均水深 2m,最深处 5m,蓄水量 1.40 亿 m3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草海气候宜 人,是多种候鸟的越冬地,每年有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等各种鸟类 10 万只以上在草 海越冬,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其中黑颈鹤多达 500 只左右,是目前所知的 黑颈鹤自然种群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栖息地该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保护黑颈鹤 为代表的珍稀鸟类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草海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水生植物繁茂,水草覆盖度达 80%以上内有浮游植 物 91 属,浮游动物 78 属 115 种,水生高等植物 20 科 26 属 37 种,两栖动物 25 科 25 属 52 种,鱼类 4 科 8 属 9 种,鸟类 16 目 41 科 184 种其中:沉水植物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和陆生植物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有黑颈鹤、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鹳(Ciconia ciconia)、黑鹳(Ciconia nigra)、白 肩雕(Aquila heliaca)、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等 6 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 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鸳鸯(Aix galericulata)、鸢(Milvus korschun)、苍鹰(Accipiter gentilis)、雀鹰(Accipiter nisu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 普通鵟(Buteo buteo)、草原雕(Aquila rapax)、白尾鹞(Circus cyaneus)、游隼(Falco peregrinus)、燕隼(Falco subbuteo)、红隼(Falco tinnunculus)、灰鹤(Grus grus)、棕背田鸡 (Porzana bicolor)、红角鸮(Otus scops)、雕鸮(Bubo bubo)、短耳鸮(Asio flammeus)等 19 种。
此外,还有凤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等 50 余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 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协议》中规定保护的鸟类以及多种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 研究价值野生动植物草海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0.6℃,最热月 7 月平均 气温仅 17.5℃,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1.9℃具有光能丰富、冬暖夏凉、干湿分明气候 特征草海属长江水系,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草海于 1985 年 2 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 年 11 月经国务 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 年成立草海保护区管理处,由省环境保护局 为主,与威宁县政府共同领导,共有工作人员 20 余人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保护区 管理部门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和国际渐进组织合作,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小额扶 贫和村寨基金建立等项目,使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渐摆脱了贫困, 极大的增强了村民参与保护区管理的积极性,为自然保护区进行社区共管创立了一种 成功的模式 4、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级别:国家级批准文件:国发[1988]30 号管理机构名称: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地址: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市场路 131 号 茂兰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南面与广西毗邻。
地理位置东经 107° 52′10″-1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