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技术规范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改.docx

93页
  • 卖家[上传人]:精****库
  • 文档编号:143753800
  • 上传时间:2020-09-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0.07KB
  • / 9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技术规范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改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的按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三)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4.手部皮肤无破损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二、无菌技术操作法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执行无菌操作应在清洁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不可与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同时进行2. 执行无菌操作时衣帽整洁,操作前要洗手并将手擦干、戴口罩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4. 夹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5. 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或穿越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20厘米以上)操作时,不得面对无菌区说笑、咳嗽、打喷嚏等6.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7. 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以便取用8.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给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 目的: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以维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的无菌状态二、 物品准备:无菌钳包、笔、洗手液三、 操作流程:1. 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 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4. 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5. 打开无菌钳包,取出镊子罐置于治疗台面上,取下指示胶带,标明打开日期、时间、责任者,贴于镊子罐底边6. 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7. 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到操作处,就地使用四、 评价:1.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未触及罐口边缘2. 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未触及非无菌区3. 使用完毕立即放回罐内五、 注意事项:1.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2. 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 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无菌容器的使用法一、 目的: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

      二、 物品准备:无菌罐、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笔、洗手液三、 操作流程:1. 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 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4. 检查无菌容器标记、灭菌日期5. 在无菌容器内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超无菌持物钳,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已取出的无菌物品,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取无菌容器内敷料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无菌容器边缘,如触及容器边缘即为污染6. 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7. 手持无菌容器(如治疗碗)时,应托住容器底部8. 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四、 评价:1. 无菌持物钳取物时,钳及物品未触及容器边缘2. 手未触及无菌容器盖的内面及边缘五、 注意事项:1. 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 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3. 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4. 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h无菌包的使用一、 目的:保持无菌包内无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二、 物品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包、笔、洗手液。

      三、 操作流程:1. 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 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4. 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5. 将无菌包放于清洁、干燥、平坦处,取下指示胶带(如有带子,放于包的下面),捏住包布的外角依次打开,充分暴露其中的无菌物品(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6. 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区内7. 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原折痕包好无菌包,并注明开包日期、时间、责任者,(保存时间为24h)8. 若包内物品一次取出,可将包托在手中打开,另一手将包布四角抓住,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在无菌区内四、 评价:1. 打开无菌包时系带妥善处理,不可到处拖扫2. 开包、关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3. 准确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4. 关包时系带横向缭绕五、 注意事项:1. 已打开的无菌包,如包内剩余敷料末被污染,应按打开无菌包相反步骤依原样折痕重新包裹,并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保存时间为24h)2. 打开无菌包时,包内敷料触到有菌区即为污染,不得使用3. 无菌包内敷料如被污染,不得按原包装包起,应重新灭菌使用铺无菌盘法一、 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

      二、 物品准备:治疗盘、无菌持物钳、内放治疗巾的无菌包、笔、洗手液三、 操作流程:1、 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 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4、 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5、 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如无菌包内只有一块治疗巾,可直接置入治疗盘中)6、 双手捏住无菌巾中间的折点,横拉形成双层,由近向远平铺于治疗盘中(治疗巾的内面为无菌区),打开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的上层外面两角,反复向上折叠约2~3层,呈扇形折叠,边缘朝外)7、 按需要放入无菌物品,覆盖上层无菌巾,使上、下层边缘对齐,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8、 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责任者四、 评价:1、 无菌巾的位置恰当,放入无菌物品后上下两层的边缘能对齐2、 无菌巾上物品放置有序,取用方便3、 夹取、放置无菌物品时,手臂未跨越无菌区4、 操作中无菌巾内面未被污染五、 注意事项:1、 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 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 注明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倒取无菌溶液法一、 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

      二、 物品准备:无菌溶液、弯盘、启瓶器、盛装无菌溶液的容器、2%安尔碘、棉签、笔、洗手液三、 操作流程:1、 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 打开垃圾、污物桶盖,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检查用物4、 取无菌溶液瓶,擦净瓶外灰尘,认真核对无菌溶液的名称、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等5、 用启瓶器开启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套住瓶塞将其拉出,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中,取出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后盖好6、 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7、 封棉签(写上日期、时间、责任者)8、 盖上垃圾、污物桶盖,洗手、摘口罩9、 评价:1、手未触及瓶口及瓶内面2、倾倒溶液时,瓶签未浸湿,液体未溅至桌面五、注意事项:1、检查溶液质量要将瓶体倒过来对着光亮处观察,无沉淀、混浊、絮状物等现象可以使用2、翻转瓶塞时,手不可触及瓶塞将要盖住瓶口的部分3、倒溶液时,瓶口至容器的距离一般为20—30cm4、倒取溶液至所需量后应立即抬起瓶口,移开无菌区,以防溶液从瓶体流下,污染无菌区。

      5、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6、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戴、脱无菌手套一、目的: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二、物品准备:无菌手套包、洗手液三、操作流程: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取下手表,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4、核对无菌手套包外的号码,检查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5、戴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滑石粉,涂擦双手,一手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反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掀开另一只袋口,用已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内面(手套外面),取出手套,同时戴好,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双手挤压查看有无破损,置于胸前,以免污染6、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四、评价:1、滑石粉未洒落于手套入无菌区内2、戴、脱手套时未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没有污染3、操作始终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进行五、注意事项:1、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3、戴好手套的手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肩部以下4、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无菌安瓶药液抽取法一、 目的:将安瓶内的药液抽取于空针内,以备注射二、 物品准备:注射器、药液、2%安尔碘、棉签、砂轮、洗手液三、 操作流程:1. 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 打开垃圾桶、污物桶、锐器盒盖,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4. 核对医嘱,逐一检查用物,检查安瓶药液名称、质量、剂量、失效期5. 消毒安瓶:用手指轻弹安瓶颈部,使安瓶颈部的药液流至体部,用2%的安尔碘环形消毒安瓶颈部膨大部分,取无菌棉球(无菌纱布)垫于颈部折断安瓶颈部6. 取无菌注射器: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失效期,从注射器包装尾部撕开,取出无菌注射器,装上针头(保持针头斜面和刻度在一条直线上),针帽留于包装内7. 抽取药液: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瓶内的液面下,一手固定针体,另一手抽动活塞(不得用手握紧活塞),抽吸药液(按医嘱抽吸足量药液)8. 排气:注射器垂直向上,固定针头,轻拉活塞,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处,稍推活塞,驱出气体(在针头斜面见到液体为佳),备药时可不排气9. 保持无菌注射器无菌:在注射器包装内将针头套好针帽,将注射器的尾部(针栓)放于包装袋内。

      10. 封棉签(写上日期、时间、责任者)11. 盖上垃圾、污物桶盖,洗手、摘口罩四、 评价:1、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抽吸药量准确、无浪费五、注意事项:1、折断安瓶时应垫无菌棉球(纱布),以防玻璃损伤手指2、抽吸药液时,不能手握针栓,以防被手污染3、排气时,空针内的药液不能滴出三、穿脱隔离衣一、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二、物品准备:隔离衣一件,挂衣钩,污衣袋,洗手及泡手设备,毛巾,洗手液,笔,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评估患者(1)病人病情、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情况2)病人目前采取的隔离种类、隔离措施3)病人及家属对所有患疾病有关防治知识、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