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医师上岗证培训复习题.pdf
99页目 录一、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二三、五官和颈四、胸部五、腹部六、盆腔七、四肢八、W、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1 象素和体素不准确的概念是:(E)A 象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象时的表现B 体素是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元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D 象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高E C T 图象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2 下列哪一项是脂肪组织的 C T 值(D)A 6 0l OOH uB 2 06 0 H uC 0-2 0 H uD -2 0-1 2 0 1 1 UE 4 0 0 H u14根据C T 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 T 值为:(D)A -7 0 0 I I UB -8 0 0 H UC -9 0 0 H UD-1 0 0 0 H UE-1 1 0 0 H U1 5 根 据 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C)A计算机B 阵列处理机C 探测器D 磁盘E 照相机1 6 关于窗宽,下面咖说法不 正 确(D)A窗宽规定了显示C T 值的范围B 调节窗宽的大小可改变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C组织C T 值)窗宽规定的范围时为全白密度D 增大窗宽使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增大E通常窗宽除以1 6 等于每个灰阶包含的C T 值1 7 根 据 C T 工作原理,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0A 计算机控制扫描、数据采集、图像重建、显示和存储各个环节B 探测器接收的信号须放大并经过模/数转换C 模/数转换后的数据为显示数据D A P (阵列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为显示数据E 图象存储包括拍片,磁带及光盘存储1 8 关于空间分辨率,下面哪 一组提法是正确的:C T鉴别物体空间大小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通常以线对数来表示;图像重建的算法是-重要因素;密度差别小的组织,其空间分辨率相应增高ABCDE1 9 矩阵2 5 6、显示野6.4 c m与矩阵5 1 2、显示野1 2.8 c m,两种图像的像素大小:(A)A相等B前者较后者大C前者较后者小D 前 者 1 m m,后者2 m mE 前 者 0.2 5 m m ,后 者0.1 2 5 m m20螺旋C T 与传统C T 最主要的区别是:(B)A 动态扫描B体积扫描C快速扫描D 同层扫描E 以上都不是2 1 当两个物质的密度差大 于 0.3 5%即可被CT分辨时,表 明 该 C T 机器的密度分辨率为:(D)A 1%B 3.5%C 1 0%D 0.3 5%E以上都不是2 2 当窗宽为2 5 0、窗位为5 0 时,其 C T 值显示范围为:(B)A 5 02 5 0B -7 5-1 7 5C -1 2 51 2 5D 0-2 5 0E 5 0-3 0 02 3 当螺旋C T X 线管旋转为3 6 0 /(S),床 速 为1 0 m m/(S),准直器为 1 0 m m时,其 p i t c h (螺矩)比值为:(0A 1 0 0B 1 0C 1D 0.1E 以上都不对2 4 C T 基本设备不包括:(D)A 扫描架、检查床和X 线发生系统B 计算机和数据收集、阵列处理系统C 操作台和图像显示系统D 独立诊断台和独立计算机设备系统E 照相机和其它用于资料的存贮设备2 5 增 强 C T扫描可:(C)A 区别肿瘤的恶性程度B区别病变的良恶性C 将肿瘤与瘤周水肿分开I)区别先天和后天性病变E 区别肿瘤和脑脓肿2 6 C T 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E)A 病人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B X 射线剂量不足C 重建计算机A P故障D电路不稳定E 病人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和异物27螺旋C T 与传统C T 的本质区别在于:(C)A加快扫描速度B 改变机架内重复旋转运动C 获得的是三维检查信息D提高病人检查的效率E 克服呼吸运动差异使检查层面的丢失2 8 多层螺旋C T 与单层螺旋 C T 最大的不同是:(A)A X 线束为锥形B可获得人体容积数据C 使用滑环技术I)扫描框架采用短儿何结构E 可进行连续数据采集2 9 以下关于空间分辨率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是:(0A CT的空间分辨率是指CT鉴别物体空间大小的能力B 不同图像重建算法可影响 C T 的空间分辨率C 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C T的空间分辨率D 空间分辨率高,C T 显示的线对数也高E C T 的空间分辨率与被测物体的密度有关3 0 病人体内高密度的结构或异物形成的C T 伪影常表现为:(D)A 影像边缘模糊B双边影像C平行的条纹影D 放射状条纹影E局部影像消失3 1 下列关于窗宽的概念,错误的是:(A)A 窗宽规定了所显示灰阶的中心B窗宽规定了所显示的CT值的范围C通常CT机的窗宽都是可调节的D 窗宽越大,不同组织间的灰度对比越低E 实际应用时,选择窗宽不包括所有组织的显示范围32 关于骨关节软组织CT扫描,错误的是:(E)A 在 X 线平片的指导下,确定扫描范围B 肢体检查应双侧同时扫描C 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观察D有时可采用斜位扫描E 为发现骨病变行增强扫描33 以下哪项临床表现不是血管内应用碘对比剂的副反应(D)A 尊麻疹B面部潮红C球结膜水肿D 腹泻E 呕吐34 多层螺旋C T 是指:(B)A 可同时重建多个层面图像的CT设备B 可同时采集多个层面数据的CT 设备C 可同时显示多个层面影像的CT设备D 可同时存储多个层面影像的CT设备E 可同时处理多个层面影像数据的CT设备35 改良式同层动态CT 扫描与常规同层动态CT相比,主要适用于:(A)A 1cm2cm直径的小病灶B 4 cm5cm直径的病灶C 7cm8cm直径的病灶D 10cm直径以上的病灶E以上都不是36 以下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 对比剂可造成过性低血钙B 糖尿病人使用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C 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是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D 减少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可防止副反应的发生E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37 探测器排列成圆环且是固定的,仅 X 线管旋转,此种CT结构属于:(D)A 第一代CT机B 第二代CT机C 第三代CT机D 第四代CT机E 第五代CT机38 C T 检查应用血管内含碘对比剂时,最重要的是:(E)A CT检查室内备有心肺复苏设备B 与急诊科建立热线C 密切观察病人D 学习气管切开技术E 对病人说明使用对比剂的必要性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39 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像后处理技术:(C)A 表面阴影显示B曲面重组C 薄层骨算法重建D 最大密度投影E仿真内窥镜4 0 下列关于准直器的概念,错误的是:(E)A 准直器决定X 线束的宽度B 准直器决定扫描层面的厚度C 准直器可调为不同宽度D 准直器宽度的调整范围根据不同CT机性能而定E 准直器位于探测器的前,而4 1 通常表示C T 机空间分辨率的方式:(B)A百分数闾B 线对数(Lp/cm)C调制传递函数(MTF)D X 射线剂量(mGy或 rAD)E以上都不是42 下列关于CT值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A)A 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B CT值反映了物质内水的成份C CT值是物质密度的绝对值D C T 值 与 C T 机产生的X线能量无关E根据CT值可以对病变作出定性诊断4 3 下述X 线特性中,不属于物理效应的是:(C)A 穿透性B 荧光作用C 生物效应D热作用E电离作用44 探测器阵列呈扇形,与X 线管一起同步旋转,此种CT结构属于:(C)A 第一代CT机B 第二代CT机C 第三代CT机D 第四代CT机E 第五代CT机4 5 哪种病人应慎用血管内碘对比剂:(D)A梗阻性黄疸B 一侧肾积水C肺结核D 氮质血症E HbsAg阳性4 6 下列哪一项是水的C TE探测器的数量和总数据D 半卵圆中心为灰质结构值:(0A 6 0l O O H u量5 2H R C T 扫描主要优点是:E 扣带回在骈肌体下方B 2 06 0 H uC 02 0 H u(E)A影像边缘模糊7 在 C T 轴位增强扫描通过D -20-1 2 0 H uB组织对比度较好窦汇的层面上,天幕呈:DE -2 0 0 H uC噪声小4 7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调D适于检查纵隔病变A “Y”形节窗宽窗位来观察图像,要E相对空间分辨率高B “V”形提高观察范围内组织的对比分辨率首先应采取:(A)头颅C “八”形D “M”形A适当减小窗宽1肌肌体肿瘤特有的征象E “0”形8 颅面血管瘤主要临床C TB适当增大窗宽是:C特点是:DC适当提高窗位A靶征A 面部血管痣,癫痫,脑D适当降低窗位B三角征萎缩E以上都不是C蝴蝶征B 面部血管痣,癫痫,基4 8 C T 值是指:(D)D牛眼征底节钙化A物质密度的绝对值E带征C 面部血管痣,头痛,癫B物质厚度的绝对值2半卵圆中心为:A痫,大脑表浅部曲线样钙化C 物质衰减系数的绝对值A皮层下纤维B皮层下灰质D 面部血管痣,癫痫,大D 物质哀减系数与水相比C投射纤维脑表浅部曲线样、脑钙化的相对值D连合纤维E 面部血管痣,癫痫,大E物质厚度的相对值E弓状纤维脑深部钙化4 9 当层厚选用10 m m,螺3 常用头颅C T 扫描一般层9少枝胶质细胞瘤C T 表现距等于1.5 时,表明球管每厚为:B为:E旋 转 3 6 0 ,检查床前进:A5 m mA 混合密度(0B10 m mB 斑块状钙化A 0 m m (床不动)C8 m mC 不规则增强B 10 m mD9 m mD 可呈低密度C 15 m mE4 m mE以上都是D 2 0 m m4后颅凹C T 扫描基线取:10 新鲜出血的C T 值为:E 以上都不对CE5 0 螺旋C T 扫描与传统C TA听眉线A 2 04 0 H U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B听眦线B 3 05 0 H U(D)C听眶线C 4 0-6 0 H UA扫描速度快D听眶线10 D 5 07 0 H UB取样速度快E听眶线2 0 E 6 08 0 H UC重建速度快5 常规头颅C T 扫描基线取11 一侧前角扩张,其阻塞D体积扫描B部位在:BE单层连续扫描A听眉线2 5 A 室间孔5 1 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B _ 听眶线2 5 B 同侧室间孔比分辨率,是 指 CT对物体C听眉线2 0。
C对侧室间孔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下列D听眶线2 0 D 三脑室主要影响因素,哪一项是错E听眶线10 E导水管误的:(B)6下面有关大脑半球的描12 患者男,5 0 岁,头痛,A探测器的几何尺寸述,请选出正确一项:CCT示鞍上池前角有一直径B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A脑岛位于额叶深部0.8 c m 软组织密度影,增强C 探测器之间的间隙B中央前回属于顶叶扫描呈均匀高密度,诊断D图像重建的算法C额顶叶以中央沟分界CA 垂体瘤C 环池A W2mmB 顿咽管瘤D 枕大池B W 3mmC 前交通动脉瘤E 大脑大静脉池C W 4 mmD 后交通动脉瘤19 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D W5mmE 大脑中动脉瘤是:DE W6mm13 下面哪一种C T 表现有A 硬膜外血肿25 侧脑室三角区对应的利于脑外占位病变的诊断:B 硬膜内血肿脑叶是:cDC 头皮血肿A额题顶叶交界区A病变边缘不清D 副鼻窦和乳突气房出现B 额颍枕叶交界区B 病变与骨板交界呈锐角气一液液E 脑血肿C 颗顶枕叶交界区I)颍枕叶和小脑半球交界C病变内有钙化20 下 面 C T 表现,哪一项区D 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较有利于脑室内占位病变E 颗枕岛叶交界区E 同侧脑室变窄移位诊断:E26 下列哪一项是脑膜瘤14 脑白质剪切伤的典型A脑室扩大典型CT表现:D部位在:EB 脑室移位A 钙化、囊变坏死A中央灰白质交界区C 脑室变形B 骨质破坏B周边灰白质交界区D 脑室闭塞C明显瘤周水肿C脐服体D 大脑脚E 脑室呈杯口形扩张21 蛛网膜囊肿的好发部D 等密度,明显均匀增强E以上都是位依次为:AE占位效应明显15 颅脑病变的C T 值对定A 中颅凹,E 颅凹,鞍 匕27 患儿女,5 岁,癫痫,性诊断为:B右面血管痣。
CT示右枕叶弓A 相当可靠B 前颅凹,后颅凹,中颅线样高密度,增强扫描可强B 无绝对特异性凹化,诊断为:cC绝对可靠C 中颅凹,前颅凹,后颅A 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