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考试题.pdf
12页初一_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_经典题一、单选题:每格1 分、共 69 分()1.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何者错误?(A)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构造上的特征(B)学名由 属名与种小名组成,属名为形容词,种小名为名词(C)生物的分类中,阶层愈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愈多(D)同种的雌雄个体互相交配,可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生物有关学名的叙述,何者正确?(A)学名是拉丁文(B)由 2 个名字组成,故称二名法(C)第一个字为种小名,开头字母要大写(D)第二个字为属名,是形容词某种生物的学名为 Bos domesticus ,则自然情况下此生物可与下列哪种生物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下一代?(A) Felis domesticus (B) Bos domesticus (C) Felis tigris (D)Canis familiaris(()2.)3.()4.附表中代号为甲、乙、丙、丁的4 种常见植物,其分类资料如表中所列,则哪两者的亲 缘关系最相近?(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5.)6.)7.)8.)9.如果甲生物与乙生物同样都是猫科动物,而老虎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的动物,则请问下列何者不正确?(A)甲与乙同为动物界(B)甲与乙同为食肉 目(C)甲与乙同为哺乳纲(D)甲与乙属名相同如果今有 5 种生物,它们的亲缘关系如下:甲乙同目不同科;乙丙同科不同属;丙戊同 纲不同目;甲丁同门不同纲,请问这5 种生物哪一个与其他四者的亲缘关系最远?(A)甲(B)乙(C)丙(D)丁有甲、乙、丙、丁、戊 5 种生物,已知甲、戊同科不同属,乙、丁同纲不同目,甲、丙、 丁同目不同科,下列述何者错误?(A)甲、乙同目(B)甲、丁同纲(C)甲、丙同纲(D)甲、戊血缘关系最近有关「种」的叙述,何者错误?(A)同种的雌、雄个体能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B)同种生物其学名必定相同(C)同种生物体细胞之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相同(D)同属必同种有 8 种不同生物,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依其分类原则排列如附表。
试问何者与甲的关系最为疏远?(A)乙(B)丙(C) 丁(D)戊()10. 附表为动物园鳄鱼池区中鳄鱼名称的对照表,判断下列关于池中鳄鱼的叙述何者正确?(A)扬子鳄与长吻鳄同种但不同属(B)非洲鳄与长吻鳄不同属也不同种(C) 非洲鳄与密河短吻鳄为同属但不同种(D)扬子鳄与密河短吻鳄为同种但不同属1 俗名學名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Crocodilus uiloticus Garialis gangeticus 非洲鱷長吻鱷密河短吻鱷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11. 请比较细菌及蓝菌之间的差异,并选出正确的答案A)细菌与蓝菌都可以行光合作用(B)细菌与蓝菌都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细菌是原核生物界,而蓝菌是植物界的生物(D)细菌有细胞壁,蓝菌则无)12. 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何者正确?(A)细菌对生物体都有害(B)细菌只有在电子显微镜 下才能观察得到(C)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直接存在细胞质中,没有膜包围着(D)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相同((()13. 原核生物与原生生物的细胞构造,最大的差别在于:(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14. 原生生物分为藻类、原生菌类及原生动物类,其分类主要依据是:(A)获得养分的方式 (B)单细胞或多细胞(C)水生或陆生(D)有无细胞核)15. 下列何者不是海带的特征?(A)属于原生生物界(B)具有根、茎、叶(C) 都含有叶绿素 (D)不易生存在深海中((()16. 下列何者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A)变形虫(B)黏菌(C)草履虫(D)石莼 )17. 下列何者无法自行制造养分?(A)草履虫(B)石莼(C)昆布(D)绿藻)18. 假若海洋中所有藻类因环境变化全部死亡,将会发生什么情况?(A)海洋中必无其他生物(B)有一部分生物会死亡(C)海洋中生物因空间变大而繁殖更快(D)海水咸味加重(((()19. 下列关于菌物界的叙述,何者正确?(A)个体大多由菌丝构成(B)都能产生抗生素(C) 螺旋菌属于此界生物(D)都是多细胞生物)20.(甲)紫菜;(乙)酵母菌; (丙)硅藻;(丁)黑霉菌; (戊)木耳;(己)海带。
以上哪些生物不含叶 绿素,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A)甲丙戊(B)丙丁己(C)乙丁戊(D)丙丁戊)21. 下列有关蕈类的叙述,何者不正确?(A)蕈类是一种菌物(B)蕈类的毒性有否,不可以 由颜色是否鲜艳做判断(C) 灵芝是药用的蕈类(D)蕈类没有菌丝的构造)22. 有些细菌无法与某种霉菌生长于同一个培养皿内,因为培养皿内:(A)养分已被霉菌耗 尽(B)缺乏蛋白质和脂肪(C)水分太少,根本不适合细菌繁殖(D)霉菌能分泌抑制细菌 生长的物质(()23. 下列何者为利用出芽生殖且不具菌丝的单细胞菌物?(A)酵母菌(B)冬虫夏草(C)霉 菌(D)灵芝)24. 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叙述,何者正确?(A)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会将糖分解成酒精及二 氧化碳,这是所谓的酒精发酵(B)酵母菌有别于细菌是一种真核生物(C)酒精发酵是指在无氧的情况之下酵母菌将蛋白质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D)细菌因生长快速,遗传特性比酵母菌更接近人类,因此为当今生物科技的新贵(()25. 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将糖分解成二氧化碳与酒精酵母菌靠这种发酵作用获得其生活 所需的:(A)酒精(B)能量(C)氧(D)二氧化碳)26. 细菌与菌物界生物相异之处是:(A)细菌寄生,菌物腐生(B)细菌无菌丝,菌物有菌丝(C) 细菌为原核生物,菌物为真核生物(D)细菌为单细胞生物,菌物为多细胞生物2 ()27. 现将地钱、绿藻、台湾二叶松、台湾栾树4 种生物,依照特征整理成附表。
请问哪一项 正确?【 95 高市小港一下段3】(()28. 种子植物用种子繁衍后代比用孢子繁衍后代的方式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其原因何者为非?(A)种子可以抵抗干燥环境(B)种子所含养分可提供萌芽所需(C) 种子植物受精时以花粉管为媒介(D)产生种子数量较多,可快速繁衍后代)29. 植物界包含了许多绿色生物,请问有关植物界的叙述,何者正确?(A)所有可行光合作 用的生物都是属于植物界(B)所有的植物都具有维管束的构造(C)陆地生活的植物体表出现了防止水分散失的构造称为角质层(D)蕨类植物是由藓苔类演化而来的(()30.(甲)藓苔植物; (乙)蕨类植物; (丙)裸子植物; (丁)被子植物以上何者为所谓的维管束植 物?(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31. 小明在山上看到 1 株开花的植物,欲分辨此植物为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试问他应该以 下列何种特征来判断?(A)维管束的有无(B)花瓣的数目(C)根、茎、叶的有无(D)是否长得很高大()32. 依生物特征将水稻、地钱、蕨类、松和杜鹃5 种植物,分类如附表所示若水稻属于乙 类,则乙类除了水稻以外,还应包括下列何者?(A)地钱(B)蕨类(C)松(D)杜鹃()33. 有关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比较,何者正确?(A)甲丙己(B)甲丁戊(C) 甲丁己 (D)乙戊己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 莖的維管束環狀排列葉脈為平行脈(甲) 莖的維管束散生排列(乙) 葉脈為網狀脈(丙) 例如:朱槿、杜鵑花等例如:孤挺花、玉米等(丁) (戊) (己) 種子的子葉一枚 種子裸露花瓣為 3 的倍數種子的子葉二枚 種子具有果實保護花瓣為 4 或 5 的倍數(()34. 「铁树开花」,以生物学的观点,其「花」实为苏铁的:(A)花蕊(B)果实(C)球果(D) 孢子囊)35.(甲)地钱;(乙)铁线蕨; (丙)松树;(丁)甘蔗。
以上这 4 种植物将其分为甲乙一组及丙丁一组,则请问其分类依据应该如何?(A)维管束的有无(B)用孢子繁殖还是用种子繁殖(C) 是否有开花(D)是否有球果()36. 下列哪一类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A)藻类(B)藓苔植物(C) 菌类(D)蓝菌3 (()37. 下列有关种子的特性,何者正确?(A)种子可以抵抗干燥或温度不适的环境(B)种子是 每一种植物都有的生殖器官(C)种子的萌芽其养分来自于土壤(D)种子的形成必须借着水做为媒介来完成)38. 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何者不正确?(A)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煤炭是古代高大蕨类埋于地 层中经地质作用所形成的(B)裸子植物不开花以球果做为生殖的构造(C)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依种子子叶数量的不同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39. 有关蕨类植物的叙述,何者错误?(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B)茎通常埋于地下称之为地下茎(C)幼叶通常成卷旋状(D)因不具有维管束因此无法如被子植物般高大)40. 关于蕨类植物及藓苔植物的比较,何者错误?(A)前者有维管束,后者无维管束(B)前者有真正的根茎叶,后者无根茎叶等构造(C)前者利用种子繁殖,后者以孢子繁殖(D)两者均能利用光合作用自行制造养分((((()41. 种子植物之所以能称霸植物界的主要原因为:(A)具有维管束能有效率的运送氧及养分 (B)叶片表面特化出角质层,能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C)以种子繁殖,且种子能长期保存(D)具有根、茎、叶的分化)42. 有关单子叶植物及双子叶植物的比较,何者错误?(A)前者根系一般为轴根,后者根系 一般为须根(B)前者叶脉通常为平行脉,后者通常为网状脉(C)前者茎内维管束排列为散生,后者排列为环状(D)前者子叶数仅有 1 片,后者为 2 片)43. 小美从野外带回 1 颗种子,经播种后成长至开花结果如附图,下列有关这株植物的叙述, 何者正确?(A)此为单子叶植物(B)甲构造的组成层次为器官(C) 乙的花瓣数目为 3 的倍数(D)丙由胚珠发育而成(()44. 某种植物的花如附图所示,则该植物必具下列何种特征?(A)叶脉为平行脉(B)有 2 片 子叶(C)种子裸露,不藏于果实中(D)精、卵结合,需藉水分为媒介)45. 附表为附图中甲、乙2 种生物在构造上的比较,哪个选项正确?(()46. 阳明山上的黑松,因感染松斑天牛传染的松材线虫,引起松树枯萎死亡。
试问黑松具有 下列哪些特征? (甲)种子具翅可随风散播; (乙)具有雄球果及雌球果; (丙)种子包埋在果实中受到保护; (丁)靠昆虫传播花粉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47. 观赏用的铁线蕨及国宝红豆杉有何共同特征?(A)具有花粉管(B)利用种子繁殖4 (C) 具有生殖器官「果实」(D)具有维管束(()48. 下列关于硬骨鱼与软骨鱼的比较,何者正确?(A)鲨鱼是软骨鱼,有鳃裂(B)飞鱼是软 骨鱼,没有鳃盖(C) 魟是软骨鱼有鳃盖,无鳃裂(D)蝶鱼是软骨鱼)49. 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何者不正确?(A)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用乳汁哺育幼儿(B)灵长目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脊椎动物(C) 两生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鱼类、两生类及爬虫类脊椎动物等都是变温动物(()50. 下列何者为「台北树蛙」和「海豚」的共通点?(A)卵生(B)体内受精(C)以肺呼吸(D) 会分泌乳汁)51. 下列叙述哪些为「泽蛙」和「斯文豪氏攀蜥」的共同点?(甲)有脊椎骨; (乙)体表具有鳞 片;(丙)体内受精;(丁)卵生;(戊)成体以肺呼吸A)甲乙丙(B)乙丙戊(C) 甲丙戊(D)甲丁戊(((()52. 下列何种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明显的改变?(A)海豚(B)鳄鱼(C) 麻雀 (D)人类)53. 蛇比两生类容易在旱地或沙漠生存,主要原因为何?(A)牠能耐高温(B)体表角质化,可 防止水分的散失 (C)蛇为外温动物,易适应显著的温差变化(D)大都以卵生方式生殖)54. 下列哪一组昆虫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A)蝗虫和蟋蟀(B)蚊子和苍蝇(C)蝴蝶和蛾(D)独角仙和锹形虫)55. 生物由水生演化到陆生时,下列何者为其防止水分散失的方式?(A)爬虫类发展出鳞片 或骨板(B)陆生植物的叶出现气孔(C)绿色植物出现维管束(D)陆生动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