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安管理处罚法讲义大纲课件.ppt
44页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行政相对人的民事责任一、行政相对人的民事责任•该法第该法第8 8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本条是关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本条是关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的规定成损害的民事责任的规定•本条的基本内涵是:本条的基本内涵是:l 根据这一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根据这一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由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实施者本成损害的,应当由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实施者本人,或者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人,或者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l《《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行政法的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各种违法行为以及应当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各种违法行为以及应当给予的行政处罚的规定给予的行政处罚的规定l这一规定实际上是这一规定实际上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民事侵与民事侵权法律之间的衔接条款,是为了保证违反治安管权法律之间的衔接条款,是为了保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遭受的民理行为的受害人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遭受的民事损害能够得到及时的赔偿。
事损害能够得到及时的赔偿•根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应由违法行为人自己承担,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应由违法行为人自己承担,这也是这也是“责任自负,反对株连责任自负,反对株连”法律原则的体现法律原则的体现•但是,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导致的民事责任,但是,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导致的民事责任,则有所不同,即特定情况下,违法行为人的监护则有所不同,即特定情况下,违法行为人的监护人也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人也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民法通则》》对监护人因被监护人的行为而承担对监护人因被监护人的行为而承担民事责任有明确规定,民事责任有明确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正也正是根据是根据《《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的精神作此规定的精神作此规定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5 5月月9 9日下午日下午5 5时左右,没有驾驶证的时左右,没有驾驶证的孙某驾驶两轮摩托车在公路上行驶,路上孙某驾驶两轮摩托车在公路上行驶,路上遇到一个四岁的男孩张立,孙某在采取鸣遇到一个四岁的男孩张立,孙某在采取鸣喇叭、减速等方法继续向前行驶后将张立喇叭、减速等方法继续向前行驶后将张立撞伤,孙某及其摩托车也同时倒地,张立撞伤,孙某及其摩托车也同时倒地,张立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公安局交警大队赶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公安局交警大队赶到现场进行勘查并搜集证据,于到现场进行勘查并搜集证据,于5 5月月1616日作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认定孙某无证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认定孙某无证驾驶,对事故负有全部责任驾驶,对事故负有全部责任•根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孙某处的规定对孙某处以以10001000元的罚款同时告知孙某如果不服元的罚款同时告知孙某如果不服认定可在接到认定决定认定可在接到认定决定1515日内向某市交警日内向某市交警支队书面申请重新认定孙某对认定没有支队书面申请重新认定孙某对认定没有异议,张立的父母要求孙某赔偿张立所遭异议,张立的父母要求孙某赔偿张立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受的全部损失•问题: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行政相对人问题: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行政相对人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而承担相应的民事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研讨研讨•首先,孙某没有驾驶证,驾驶摩托车的行为违反首先,孙某没有驾驶证,驾驶摩托车的行为违反了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6464条对无证驾驶条对无证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孙某违反了机动车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
孙某违反了该规定,就应当接受相应的处罚该规定,就应当接受相应的处罚•其次,孙某应当对因其无证驾驶摩托车而给张立其次,孙某应当对因其无证驾驶摩托车而给张立造成的人身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孙某无证驾驶是造成的人身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孙某无证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张立身体受伤与孙某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张立身体受伤与孙某的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孙某应当根据的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孙某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民法的有关规定,对张立和民法的有关规定,对张立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二、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调解制度二、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调解制度•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7 7月月1010日中午,李某在家日中午,李某在家里喝了半斤白酒,想到和隔壁饭店老板刘里喝了半斤白酒,想到和隔壁饭店老板刘某素来不和,就跑到刘某的饭店闹事李某素来不和,就跑到刘某的饭店闹事李某不顾刘某和多位服务员的阻拦,将饭店某不顾刘某和多位服务员的阻拦,将饭店内的许多桌椅、餐具和门窗玻璃打坏,共内的许多桌椅、餐具和门窗玻璃打坏,共造成直接损失造成直接损失10001000余元派出所警察接到余元。
派出所警察接到报警后赶到饭店,制止了李某的行为并且报警后赶到饭店,制止了李某的行为并且批评了李某,对二人进行了调解批评了李某,对二人进行了调解•李某同意赔偿刘某损失李某同意赔偿刘某损失11001100元,警察没有元,警察没有处罚李某但第二天李某反悔了,拒绝赔处罚李某但第二天李某反悔了,拒绝赔偿刘某找到派出所,派出所决定对李某偿刘某找到派出所,派出所决定对李某处以罚款处以罚款200200元,并告知刘某可以向法院起元,并告知刘某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诉要求赔偿损失•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能否对治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能否对治安案件进行调解的问题安案件进行调解的问题•根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9 9条的规定:条的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到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调解未达到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规范阐释规范阐释•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调解处理治安案件的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调解处理治安案件的规定它表明:规定它表明:•第一,公安机关可以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第一,公安机关可以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调解违反治安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调解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很多种,涉及到治安管理的方理的行为有很多种,涉及到治安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公安机关并非能够对所有方面面但是,公安机关并非能够对所有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根据法律的规定,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根据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只能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公安机关只能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行为进行调解节较轻的行为进行调解•在本案中,李某因为民事争议而损坏了刘在本案中,李某因为民事争议而损坏了刘某的财产,派出所可以给予调解某的财产,派出所可以给予调解•第二,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第二,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只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安管理行为,只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充分发挥法律的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充分发挥法律的教育作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作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须指出的是,须指出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并没有并没有规定这些案件都必须通过一个调解程序,规定这些案件都必须通过一个调解程序,而是规定公安机关而是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可以”调解•在此,在此,“可以可以”调解也不是意味着公安机调解也不是意味着公安机关想调解就调解,不想调解就不调解具关想调解就调解,不想调解就不调解具体是否要调解解决,需要公安机关根据案体是否要调解解决,需要公安机关根据案件的情况,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等综合判断件的情况,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等综合判断•另外,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没有对调解也没有对调解的次数加以限制,如果当事人有达成协议的次数加以限制,如果当事人有达成协议的可能,多做调解工作也是必要的而对的可能,多做调解工作也是必要的而对于确实没有调解可能的案件,例如双方分于确实没有调解可能的案件,例如双方分歧太大、决绝调解、违反治安管理人拒绝歧太大、决绝调解、违反治安管理人拒绝认错、被侵害人坚决不谅解加害人等,应认错、被侵害人坚决不谅解加害人等,应当及时处理,不要片面强调调解而久调不当及时处理,不要片面强调调解而久调不决,这样可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决,这样可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第三,对于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或者已达成第三,对于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或者已达成调解协议,但行为人却因反悔等原因而不履行调调解协议,但行为人却因反悔等原因而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行为人进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公安机关处罚公安机关不能强制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不能强制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只能在法定权限内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至于当事只能在法定权限内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至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去法院解决人之间的民事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去法院解决•在本案中,派出所决定对李某进行罚款,并告知在本案中,派出所决定对李某进行罚款,并告知刘某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这一做法是刘某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这一做法是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三、依法收集证据的制度三、依法收集证据的制度•《《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7979条规定: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规范阐释: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规范阐释: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收集证据和非法得到的证据不得作为证据收集证据和非法得到的证据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的规定使用的规定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7 7月月3 3日下午,张某、桂某夫妇与徐日下午,张某、桂某夫妇与徐某、何某夫妇因为纠纷发生厮打其间张某、何某夫妇因为纠纷发生厮打其间张某之弟路过,也上前协助,后被人拉开某之弟路过,也上前协助,后被人拉开何某经过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为轻微伤县何某经过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为轻微伤县公安局接到报案之后,对张某、受害人及公安局接到报案之后,对张某、受害人及部分证人调查、取证在县公安局,警察部分证人调查、取证在县公安局,警察对张某进行了询问查证,时间长达对张某进行了询问查证,时间长达4848小时其间,徐某夫妇找到其在县公安局工作的其间,徐某夫妇找到其在县公安局工作的好友杨某进行活动,杨某作为本案的办案好友杨某进行活动,杨某作为本案的办案人员之一,没有依照法律规定回避人员之一,没有依照法律规定回避。
•县公安局于县公安局于7 7月月1010日对张某作出了拘留日对张某作出了拘留1515日日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张某不服,向市公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张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县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县公安局所作的处罚决定张某不服,向县人安局所作的处罚决定张某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案反映的主要是公安机关搜集证据是否本案反映的主要是公安机关搜集证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问题符合法定程序的问题•从上述第从上述第7979条的规定来看,一是要求公安条的规定来看,一是要求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机关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依法进行;进行;二是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二是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三是以非法手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三是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作为处罚的根据•这就意味着该法注意到惩治违反治安管理这就意味着该法注意到惩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保障人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权行为与保障人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权利与被侵害人权利之间的平衡问题,力争利与被侵害人权利之间的平衡问题,力争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因此要求公安机关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因此要求公安机关收集证据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也是收集证据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也是程序公正的体现和要求,是尊重基本人权程序公正的体现和要求,是尊重基本人权的重要体现,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限制的重要体现,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限制的体现•在本案中,县公安局对张某做出的治安管在本案中,县公安局对张某做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前,警察对张某、受害人及理处罚决定之前,警察对张某、受害人及部分证人进行了调查取证,但是,在调查部分证人进行了调查取证,但是,在调查中只收集有利于徐某、何某夫妇的证据,中只收集有利于徐某、何某夫妇的证据,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受害人所受的轻微伤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受害人所受的轻微伤就是张某所致公安局在本案认定事实的就是张某所致公安局在本案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处罚决定,主要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处罚决定,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特别是,本案在程序上也是违法的对违特别是,本案在程序上也是违法的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讯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处罚的,讯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24小时。
小时本案对张某询问长达本案对张某询问长达4848小时,违反了法定小时,违反了法定时间杨某应当依法回避,没有回避,也时间杨某应当依法回避,没有回避,也违反法定程序违反法定程序注意: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注意: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在此,非法证据是指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主在此,非法证据是指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主要是针对言词证据,即被询问人的供述,以及实要是针对言词证据,即被询问人的供述,以及实物证据等物证据等•这一排除规则的设定,主要考虑的是利益平衡问这一排除规则的设定,主要考虑的是利益平衡问题,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问题具体而题,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问题具体而言:言:•一是政府与公民的权利是不平等的,其权利具有一是政府与公民的权利是不平等的,其权利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在调查取证方面,人民警察有检较大的优越性,在调查取证方面,人民警察有检查、扣押、传唤等多种手段,并以国家强制力作查、扣押、传唤等多种手段,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如果不注意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势必会为后盾如果不注意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势必会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人民警察非法行为的侵害;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人民警察非法行为的侵害;•二是为了防止和减少人民警察滥用职权。
二是为了防止和减少人民警察滥用职权如果人民警察从非法收集的证据中不会获如果人民警察从非法收集的证据中不会获得任何好处,他们的非法取证行为就会相得任何好处,他们的非法取证行为就会相应地减少即使因为确定了非法证据的排应地减少即使因为确定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可能会导致个别案件不能追究违反除规则可能会导致个别案件不能追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但为了整个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但为了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个代价是必须付出的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个代价是必须付出的四、说明理由制度四、说明理由制度•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3 3月月1010日晚日晚2020时许,某派时许,某派出所民警在兴隆路巡查时,发现一部小轿出所民警在兴隆路巡查时,发现一部小轿车经过某广场时停了下来,两名打扮时髦车经过某广场时停了下来,两名打扮时髦的女子上前与车主搭讪,交谈片刻后,自的女子上前与车主搭讪,交谈片刻后,自行拉开后排车门上了车民警急速上前及行拉开后排车门上了车民警急速上前及将车子拦下,将两名女子传唤至派出所讯将车子拦下,将两名女子传唤至派出所讯问两名女子在派出所向警察声明她们和问两名女子在派出所向警察声明她们和车主是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吃饭。
警察经车主是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吃饭警察经过反复询问,认定,二人在公共场所拉客过反复询问,认定,二人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没有向两名女子说明理由,决定每招嫖,没有向两名女子说明理由,决定每人罚款人罚款500500元二人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元二人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在做出处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在做出处罚决定前应否说明理由罚决定前应否说明理由•《《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9494条规定: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接上条)(接上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述、申辩而加重处罚•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在做出治安管理处罚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在做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没有告知处罚;理由,违反了法律决定前没有告知处罚;理由,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警察在做出处罚决定前,本应当的规定警察在做出处罚决定前,本应当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证据,应当进行复核•两名女子向警察声明和车主是朋友,警察两名女子向警察声明和车主是朋友,警察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判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二人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警察断,认为二人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警察更没有向二人说明理由,就做出了处罚决更没有向二人说明理由,就做出了处罚决定,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定,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阐释规范阐释•上述法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告知义务和违反上述法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告知义务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陈述权、申辩权的规定治安管理行为人陈述权、申辩权的规定。
•该条是该条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加的规定新增加的规定它要求:它要求:•1 1、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即就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享有被告知的即就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享有被告知的权利权利——了解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了解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了解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事了解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事实、证据以及法律依据等情况的权利实、证据以及法律依据等情况的权利•根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9494条的规定,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一是公安机关履行告知义务的时间要求一是公安机关履行告知义务的时间要求这一时间必须是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这一时间必须是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前,而不能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之前,而不能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后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在没有履行告知后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在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之前,不得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义务之前,不得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否则即构成程序违法否则即构成程序违法•二是公安机关履行告知义务需要告知违反二是公安机关履行告知义务需要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具体内容。
有两个方面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具体内容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内容,第一是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第二是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第二是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2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即享有法律规定的陈述权、申辩权即享有法律规定的陈述权、申辩权•3 3、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即保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消除顾虑,能即保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消除顾虑,能够大胆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够大胆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上述内容亦可链接上述内容亦可链接《《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第第3131、、3232条相关规定条相关规定五、听证程序五、听证程序•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6 6月月5 5日晚上,某市公安日晚上,某市公安局接到举报,林某在家提供场所,多人在局接到举报,林某在家提供场所,多人在他家里赌博,他从中按照比例提取服务费他家里赌博,他从中按照比例提取服务费。
公安局派警察赶赴现场将其抓获因当时公安局派警察赶赴现场将其抓获因当时没有搜出赌资,就将林某的汽车驾驶证和没有搜出赌资,就将林某的汽车驾驶证和行驶证扣留,而后将林某带往公安局询问,行驶证扣留,而后将林某带往公安局询问,并扣留了其车钥匙后林某多次要求取回并扣留了其车钥匙后林某多次要求取回证件和钥匙,未果证件和钥匙,未果•同车同车6 6月月1414日,公安局经过多方查证,认定日,公安局经过多方查证,认定林某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决林某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决定对其罚款定对其罚款20002000元林某不服,认为公安元林某不服,认为公安居在做出罚款决定前,没有告诉他享有听居在做出罚款决定前,没有告诉他享有听证的权利,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证的权利,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公安局的罚款决定销公安局的罚款决定•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应否告知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应否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在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第中第9898条规定: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本条是本条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加的规定,新增加的规定,是对是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第第4242条的落实条的落实•第第4242条规定适用听证的范围是条规定适用听证的范围是“责令停产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较大数额罚款额罚款”等,最高院司法解释又增加了等,最高院司法解释又增加了“较大数额没收较大数额没收”•《《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9898条的规定包括了条的规定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听证的范围: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听证的范围:吊销许可证、二千元以上罚款二是听证吊销许可证、二千元以上罚款二是听证的举行,表现为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违的举行,表现为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举行听证的要求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举行听证的要求 、、公安机关依法举行听证公安机关依法举行听证•在治安处罚过程中的听证应当按照下列程在治安处罚过程中的听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序进行:•((1 1)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 7日前通日前通知申请人和已知的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时间、知申请人和已知的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时间、地点,必要时予以公告。
地点,必要时予以公告•((2 2)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但涉及到国家机)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但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听证可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听证可以不公开进行以不公开进行•((3 3)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处理该治安处罚案)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处理该治安处罚案件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听证主持件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人;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本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本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职能分离原则、回避原则)(职能分离原则、回避原则)•((4 4)举行听证时,处理该治安处罚案件的)举行听证时,处理该治安处罚案件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处理意见的证据、理由,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处理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行申辩和质证•((5 5)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给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给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在上述案件中,公安局决定对林某罚款在上述案件中,公安局决定对林某罚款20002000元,根据法律的规定,应当在决定做元,根据法律的规定,应当在决定做出之前告知林某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但是出之前告知林某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但是公安局没有告诉林某,因而违反了法定的公安局没有告诉林某,因而违反了法定的程序,这个处罚决定是无效的,应予撤销。
程序,这个处罚决定是无效的,应予撤销六、当场处罚的程序规定六、当场处罚的程序规定•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8 8月月9 9日晚上,张某与女日晚上,张某与女朋友在湖边散步,由于其行为过于亲热,朋友在湖边散步,由于其行为过于亲热,被某市公安局值勤警察以卖淫嫖娼为由带被某市公安局值勤警察以卖淫嫖娼为由带回派出所询问因为张某及其女朋友非常回派出所询问因为张某及其女朋友非常反感警察的行为,和警察发生了激烈的争反感警察的行为,和警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公安局认为二人的态度极其恶劣,当吵公安局认为二人的态度极其恶劣,当场决定对两人处以处罚场决定对两人处以处罚200200元事后,张某元事后,张某以罚款没有事实根据为由,向法院起诉要以罚款没有事实根据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罚款决定并且赔偿其损失求撤销罚款决定并且赔偿其损失•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的当场处本案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机关的当场处罚决定是否合法罚决定是否合法•我们认为:本案不符合当场处罚的法定条我们认为:本案不符合当场处罚的法定条件《《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100100条规定:违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在本案中,警察只是看到张某与女朋友在在本案中,警察只是看到张某与女朋友在湖边有过于亲热的行为,就断定为卖淫嫖湖边有过于亲热的行为,就断定为卖淫嫖娼行为,却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因而娼行为,却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因而在认定事实方面是不清楚地,这就缺乏治在认定事实方面是不清楚地,这就缺乏治安管理处罚的前提条件,不符合法律的规安管理处罚的前提条件,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的简易程序定,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的简易程序•同时,公安机关不能以态度恶劣实施处罚同时,公安机关不能以态度恶劣实施处罚由于张某与女朋友对警察的行为十分不满,由于张某与女朋友对警察的行为十分不满,对警察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警察在缺乏对警察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警察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仅以相对人的态度不好就对证据的情况下仅以相对人的态度不好就对相对人给予处罚,是不合法的相对人给予处罚,是不合法的•对此,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缺乏对此,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缺乏事实根据,法院判决撤销该行为,并由公事实根据,法院判决撤销该行为,并由公安机关对当事人的损失予以赔偿安机关对当事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综上,对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规综上,对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规定有以下三个条件:定有以下三个条件:•1.1.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2.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3.3.由人民警察作出处罚决定。
由人民警察作出处罚决定需要指出的是需要指出的是•人民警察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时,人民警察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时,是由一名警察直接作出决定,还是需要两是由一名警察直接作出决定,还是需要两名或者二名以上警察才能作出?名或者二名以上警察才能作出?《《治安管治安管理处罚法理处罚法》》并未作出具体规定根据并未作出具体规定根据《《公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第3434条第条第一款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由办一款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由办案人员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人员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七、治安管理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七、治安管理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相分离的原则相分离的原则•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62006年年7 7月月5 5日晚上日晚上7 7点半,丰庄点半,丰庄派出所到辖区内的蓝天宾馆检查治安工作,派出所到辖区内的蓝天宾馆检查治安工作,检查完旅客登记表后,到房间进行核对检查完旅客登记表后,到房间进行核对在检查过程中警察发现在检查过程中警察发现623623和和625625房间的客房间的客人没有登记警察找到值班服务员小王,人没有登记警察找到值班服务员小王,小王承认由于疏忽,忘记了这两个房间的小王承认由于疏忽,忘记了这两个房间的登记。
警察根据登记警察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5656条的规定,对小王处以二百元罚款,并要条的规定,对小王处以二百元罚款,并要小王当场缴纳小王认为罚款过高,没有小王当场缴纳小王认为罚款过高,没有当场缴纳当场缴纳•本案主要是罚款决定和罚款缴纳相分离的本案主要是罚款决定和罚款缴纳相分离的问题•根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第115115条规定:公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第第46-5046-50条针对当场收缴罚条针对当场收缴罚款有专门的规定款有专门的规定•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对小王处于罚款决定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对小王处于罚款决定是合法的但是,警察不能要求小王当场是合法的但是,警察不能要求小王当场缴纳罚款根据上述相关规定,公安机关缴纳罚款根据上述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开具罚款单,小王应当到指定的罚款代收开具罚款单,小王应当到指定的罚款代收机关去缴纳,而不能直接交给作出罚款决机关去缴纳,而不能直接交给作出罚款决定的公安机关。
否则就损害了立法的宗旨,定的公安机关否则就损害了立法的宗旨,不利于规范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罚款决不利于规范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罚款决定和罚款收缴相分离,能够保证警察的执定和罚款收缴相分离,能够保证警察的执法行为不和罚款挂钩,有利于其公正执法法行为不和罚款挂钩,有利于其公正执法•为此,公安机关应当遵循为此,公安机关应当遵循19971997年国务院颁年国务院颁布的布的《《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该办法明确规定:•第一,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第一,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机关、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第二,罚款代收机构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二,罚款代收机构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将代收的罚款直接上缴和国家有关规定,将代收的罚款直接上缴国库;国库;•第三,国库应当按照第三,国库应当按照《《国家金库条例国家金库条例》》的的规定,定期同财政部门和行政机关对账,规定,定期同财政部门和行政机关对账,以保证收受的罚款和上缴国库的罚款数额以保证收受的罚款和上缴国库的罚款数额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