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主要做法和防范对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4165925
  • 上传时间:2021-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主要做法和防范对策 摘 要:文章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调节利润 贷款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F830.5 :A:1004-4914(2009)11-195-02财政部2005年和2006年先后下发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企业必须按照各项贷款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计提准备,2007年中国银监会也发文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全面收集贷款减值的历史数据,健全价值评估内部控制政策、程序和方法,准确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不得利用贷款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由于商业银行在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都在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扣除后按比例计提,在处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情况等因素时往往依赖于主观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本文从贷款风险分类入手,对商业银行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方法进行分析一、问题引入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损失准备分为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

      专项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资产进行分类后,按贷款损失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的计提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可参照关注类2%、次级类25%、可疑类50%、损失类100%的比例计提,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地区或行业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从以上规定看出,不管是专项准备,还是特种准备,其计提金额的多少都与与贷款风险分类相关如某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损失准备金计提办法规定:对正常类和关注类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按照组合测算方法进行估算,以所分类的信贷资产余额乘以该分类资产平均减值损失比率和损失比率调整系数计算减值准备;对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按照单笔测算方法计算减值准备,以该笔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逐笔估算的可收回金额计算减值准备与正常、关注类贷款相比,次级类以下贷款预期可收回金额较小,经过估算提取的减值准备较大,往往成为商业银行某些分支机构调节利润的工具二、主要做法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商业银行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发生贷款减值,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本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贷款损失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款损失准备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银行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正是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账务处理的特点随意进行会计调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贷款向下迁徙提高减值准备虚减利润,在贷款质量没有发生实质性下降的情况下,调低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上作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的账务处理,使当期损失增加,利润减少通过贷款向下迁徙调节利润的方式比较常见商业银行某些分支机构在当年利润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且不良贷款回收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会通过人为调低贷款风险分类,提高贷款减值准备的方式,隐藏利润该种方式直接表现为贷款异常向下迁徙,即贷款从正常、关注类调整为次级类,主动“揭示”和“暴露”不良贷款;或无充分依据认定企业经营状况“向坏”转变,将贷款人为从次级类调整为可疑类、从可疑类调整为损失类;或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已逐步消除,但未及时对贷款风险分类进行调整。

      从实践来看,通过贷款向下迁徙隐藏利润的做法在考核年度的年末采用最多到了次年,该部分贷款在企业经营状况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大多体现为风险分类向上迁徙,或虽然风险分类未发生变化,但在催收力度不变的情况下,不费力气地收回不良贷款,减少减值准备,使该机构不良贷款向上迁徙率和不良贷款回收等指标能超额完成,体现出较好的经营成果特别是在分支机构负责人任职的后期,出于聘期责任目标和业绩评价的考虑,该做法较为常用如检查发现商业银行某分支机构,某年度第四季度不良贷款预期损失新增较大,账表显示当年新发生不良贷款和贷款风险分类向下迁徙的金额较大,而次年,该部分贷款大多能正常还款或收回经过进一步取证,认定其中部分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依据不充分,存在贷款向下迁徙隐藏利润的问题再如某分支机构为某有限公司办理1笔流动资金贷款收回再贷,贷款风险分类为次级检查发现,借款人转贷以后,生产经营状况逐步趋于好转,各项财务指标良好,抵押物足值有效,并能够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原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已逐步消除但该机构未及时根据上述有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将贷款调整为关注,造成了减值准备计算的不准确,虚减了当年度的利润二是通过贷款向上迁徙降低减值准备虚增利润,在贷款质量没有发生实质性提高的情况下,调高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上作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的账务处理,使当期损失减少,利润增加。

      与第一种方法恰好相反,通过贷款向上迁徙调节利润直接表现为无充分依据认定企业经营状况“向好”转变,贷款异常向上迁徙,或企业经营状况已发生不利变化,但未及时根据贷款风险变动状况调整贷款分类结果如某分支机构为某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办理流动资金贷款收回再贷,贷款风险分类为关注由于该公司未能按时偿还债务,陆续被其他多家商业银行和企业起诉,在各大商业银行共有20多亿元贷款逾期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标准,该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分类结果应调整为次级,但该机构一直未进行风险分类调整,造成了减值准备计算的不准确,虚增了利润由于通过贷款向上迁徙调节利润的方法会给以后年度的经营造成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纸包不住火”的情况,在现行经营和监管环境下,分支机构出于各种考虑,使用该种方法调节利润会有一定的顾虑三、对策和建议通过风险分类调节利润,不但造成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不准确,不利于真实反映贷款的风险状况,还影响了贷款减值准备的准确计算,直接导致损益核算的不真实,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某些分支机构出于小团体利益考虑,以牺牲制度的规定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为杜绝问题的发生,必须将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情况列入商业银行常规检查的内容,创新风险监控手段,并加大违规分支机构的处罚力度。

      1.关注年末分支机构综合经营计划和关键业绩计划的调整和完成情况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考核年度不良贷款回收金额较大,年末预期考核利润完成情况较好,而不良贷款预期损失新增未列入计划或上级行控制要求不严格,或综合经营计划、关键业绩计划上级行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完成计划较为宽松,从职业敏感性角度来说,主动“揭示”和“暴露”不良贷款不会造成当年不良贷款总量的新增,也不会影响其他计划指标的完成,通过贷款风险分类隐藏利润就存在可能条件反之,如年末预期考核利润完成情况较差,则可能存在通过贷款风险分类虚增利润的问题,应引起必要的关注2.关注年末新“暴露”不良贷款、迁徙贷款的相关情况将年末新“暴露”不良贷款、向下迁徙贷款,与前一季度贷款风险分类状况进行对比,如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贷款担保物等未发生变化,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进行判断,可初步认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否存在人为调整贷款风险分类的问题对次年相关贷款的风险分类材料、贷款回收记录进一步审查,如该机构同样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贷款担保物等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原贷款风险分类向上迁徙,或在催收力度未有效增强的情况下,正常回收贷款,可取得被该机构是否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进一步证据。

      反之,如年末向上迁徙贷款较多,则可能存在通过贷款风险分类虚增利润的问题3.加强业务指导和稽核检查力度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具有一定主观判断性,加上个别分支机构存在对贷款风险因素掌握和分析不够充分,以及对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及主要特征把握不够准确等问题,客观上会造成个别贷款分类结果存在一定偏差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一是要加强对辖内分支机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指导,认真组织对贷款损失准备的概念、种类、提取范围和比例要求等的学习,规范风险分类操作;二是要加强内部检查和稽核审计力度,对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4.创新风险管控手段商业银行要重视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系统,加强对分支机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非现场督查力度,增强对风险分类异动大额贷款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利用技术手段堵塞利用贷款风险分类调节利润的漏洞参考文献:1.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007〕22号)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3.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5〕49号)(作者简介:林跃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工作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审计分部,广东广州 510045)(责编:若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