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州市中学生高二法律知识竞赛题.doc
8页2023年广州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高二级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含辨别正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含案例分析、问答等)两部分,共100分,所有开卷作答,时间为8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同时,在试卷的右上角“座位号”栏上填上自己的座位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Ⅱ卷考生直接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一、辨别正误(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认为对的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1. 我国婚姻法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2.公务员能兼任执业律师 3.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为诉讼三种4.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谁侵犯了别人的民事权利或不履行民事义务,谁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5.违反协议的民事责任,不履行协议的一方,应按协议规定,只需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6.每个公民在民事活动中都要讲公平和诚信,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谁违反了公平和诚信这个基本原则,谁就要承担民事责任,中学生可以例外。
7.民事活动只有依据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才干维持民事主体间的利益均衡8.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有权提出申诉,并且有依法取得补偿的权利9.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10.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可以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二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对的的选项请选出该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座位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重要涉及①配偶、子女②父母、兄弟姐妹③祖父母、外祖父母④孙子女、外孙子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2. 刑事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宝代理人,自行向有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规定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涉及①告诉才解决的案件②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件③渎职案④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3. 法律规定必须申请人亲自向公证机关表达自己意见的,不能委托别人代办有A.签订协议 B.生存、收养关系 C.招标投标 D.提存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通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3年有期徒刑的,通过3年B.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上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通过2023C.法定最高刑为2023以上有期徒刑的,通过2023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通过202315. 民事案件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鉴定的,有权在鉴定书送达之日起___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十五 B.十 C.七 D.二十16.吴因在出租车上拾得一部,没有交给出租车司机也没有联系失主,后来失主找到吴因,吴因以拾到的东西为由拒不返还失主吴在的这种行为属于A.无因管理 B.有因管理 C.不妥得利 D.不明得利17. 下列属于生活中的民事活动的是①到商场买东西,和商场产生买卖民事关系②接受朋友赠送的礼物,便发生礼物所有权转移的民事法律关系③公民购房向银行贷款,就与银行发生借贷协议关系④出门坐公交车,就和公交公司发生了民事活动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串通国有公司人员以低价出卖公司产品,明知是假酒、假药仍代制假者批发、销售这些行为违反了A.公平、诚信的原则 B.公平、公正的原则C.公正、合理的原则 D.合理、合法的原则19.公民在行使申诉权和控告权时要承担___的义务 ① 有作为 ②不负行政责任 ③如实陈述 ④ 保守秘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九月三十日以前,按照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的安排,进行兵役登记。
根据军队需要和自愿的原则,还可以征集当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未满___岁的男女公民服现役A.十八 B.十六 C.十七 D.十五21. 义务兵役制是指公民在一定年龄内,依照规定必须承担 军事任务的制度A.3年 B.4年 C.6年 D.2年22. 遵守《兵役法》,是我国每个有关单位和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违反《兵役法》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___、国有公司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A. 国家公务人员 B. 国家公职人员 C. 国家管理人员 D. 国家技术人员23. 未满16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为 ___年A.3年 B.4年 C.6年 D.5年24.假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可以A.将有关的法律修改后发回B.将有关的法律发回,但不做修改C.直接宣布该法律无效D.建议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修改25.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___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A.扣押 B.出租 C.伪造 D.代管三、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对的的选项。
所有答案选对的得3分;少选且选项对的的给1分;错选、多选的不给分请选出对的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26.公证机构不予办理公证的事项有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监护人代理申请办理公证的B.保全证据 C.不动产的赠与 D.当事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的27.下列事项属于律师业务范围的是A.接受聘请,但只担任单位的法律顾问B.接受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与诉讼C.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D.接受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参与行政诉讼2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A.依法申请复议 B.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C. 直接向人民检查院起诉 D. 依法申请仲裁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则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B.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C.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原则D.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原则30. 在民事活动中,下列不属于公平原则的是A.恶意串通别人坑害对方 B.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C.任意抬高商品价格谋取暴利 D.压价承包,霸李协议31.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依照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要承担如下法律后果A.返还财产 B.补偿损失C.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 D.适当返还财产32.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监督权涉及A.申请权 B.批评、建议权C.检查权 D.控告权33.公民的人身权涉及A.生命健康权 B.姓名权、隐私权C.肖像权、名誉权 D.财产权34.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在学校自觉学习国防知识外,参观___、___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___纪念馆、___、文化馆(宫)、青少年宫等国防教育基地也是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方式A. 学校图书馆 B. 革命遗址C. 科技馆 D. 烈士陵园35. 公民因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因素出国的,需要办理普通护照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A.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B.无法证明身份的;C.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D.人民法院告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2023年广州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高二级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注意:第Ⅱ卷共3页,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签字笔直接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
题 号四总 分363738得 分评 卷 员四、问答(3小题,共30分)36.案例分析(8分)原石家庄干部郭光允不畏强权,不怕报复,忍受被审查、压制、追杀、收审、抄家、劳教等各种折磨,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坚持向中央纪律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举报犯有严重错误的原河北省委书记、原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程维高,最终使程维高得到开除党籍、撤消正省级职级待遇的下场,为党和国家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大事郭光允同志的正义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反腐英雄”郭光允感动中国,名气天下,但他说:“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尽了一个公民的义务1)上述案例中的郭光允作为一个公民,履行了哪些权利? (3分)(2) 公民如何对的行使这些权利?(5分)37.案例分析(10分)李男与刘女是同学,2023年两人确立恋爱关系,而后便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家人也认可他们是夫妻时李23周岁,刘20周岁同居期间两人购买了房子、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居用品2023年刘女生了一子2023年3月,李男在工作中又结识了一美丽女王某,不久就和她同居,还在酒店大宴来宾,宣布结婚,之后便以夫妻名义外出度蜜月刘某听到这一消息非常气愤,向法院起诉,规定追究李某与王某的重婚罪,并规定与李离婚,解决共同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
法院依法鉴定李某与刘某的同居关系构成事实婚姻请根据案情回答问题并阐述理由 (1)李某与王某是否构成重婚罪?(2)刘某规定与李某离婚应如何解决?(3)刘某规定分割共同财产和解决子女抚养问题应如何解决?38. “法律与我同行”是中学生法律读本的主线各分册法律读本以普及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为出发点和归宿12分)问题:请选择你亲历或知道的一个案例,结合学习的《中学生法律读本》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学习法律知识在对于提高你的法律素质的收获和体会规定:1、必须有具体的案例,且案例不得照抄书本或试卷;2、分析说明个人的收获和体会,重要从提高法律意识与以法规范行为两个方面展开;3、分析说明要引用中学过的法律知识(重要是《中学生法律读本》);4、真实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