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doc
9页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 题: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的义务,又是法律赋 予公民的权利 2、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3、青少年在与违法犯罪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4、通过学习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教学难点: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教学课形: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初二学习法律常识至今已经将近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回答) 我们学习这么多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回答)教师归纳:对公民要自觉守法,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还要勇于护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出示教学目标 :(投影1)学生读目标 看图说话1 : 1、出示漫画(1)投影2)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看图回答 ①图中有哪些人物? ②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他们在干什么? ③最终结果会怎样? ④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3、教师归纳: 从他们的语言、行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自觉保护国家、人民财产不受侵害的高尚行为,每位公民都应该学习这种高尚的品德。
4、得出结论: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 提问: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在制裁违法,惩处犯罪的斗争中 国家执法机关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只是执法机关 的任务,同公民个人无关,对吗? 生答: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不只是执法机关的任务,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保护国家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不仅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 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 提问:这里说:“每个公民”,包括我们未成年人在内吗? 生答:包括 5、提供材料(1):1999年3 月7日晚已经立春的北京那天下起了雪出租车司机郭亮在石景山区八宝山拉了一高一矮两名男青年上车这两名男青年本来说从八宝山到大兴县九龙山庄可是到了那儿又说找的人不在,又要返回八宝山他们的行迹越来越可疑,在偏僻的小路上两次引诱郭亮下车已有所警觉的郭亮始终没下车,并悄悄锁上了左车门车子到达八宝山已是夜里11点钟,谁知两名男青年还是不下车,并再次提出要到石景山化肥厂情急之中,郭亮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后面开过来的出租车招了招手车子停在了前面,走下车的是双环出租汽车公司的王鑫郭向王使了一个眼色,王对郭的“处境”立马心领神会了。
我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前面就有紧急警务车,我跟在你后面王低声告诉郭跟在郭亮车后面开出去没多远,王鑫便停下车,跑到马路对面警务车前报了警经搜查,“高,矮”两人身上带着两把尖刀,一瓶乙醚,两副绳子,以及手套、口罩等作案用具 事后王鑫说:“这样的事情对我们出租车司机会时常遇到遇到这种事,大家互相问一声,帮一把,好多问题都解决了,甚至能够救人一命 6、师生讨论: ①整个事件中郭亮怎样做的?你有何看法? ②王鑫又是怎样做的? ③王鑫的做法是什么行为? ④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⑤法律在“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这方面是怎样规定的?(看书找到) ⑥这些法律条款说明法律对公民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持一种什么态度? 7、教师归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8、得出结论:(1) 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板书) 过渡语: 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精神的表现有的人为了保卫国家集体的财产,勇敢地同犯罪分子做斗争,奋不顾身,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材料(2):昆明市人民银行分理处的营业员林茨、戴书华值班时,与持刀抢劫的歹徒拼死搏斗戴书华不幸牺牲,林茨身负重伤12处但在罪犯纵火时,林茨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斗争,用身躯扑灭火焰,然后,跌跌撞撞前去报案,使公安机关及时抓获了罪犯 教师归纳: 像林茨,戴书华这样的英雄行为,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国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法治化国家,可事实上,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行凶的多了,歹徒的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嚣张,这是怎么回事?请看下一幅漫画 看图说话(2) 1、 出示漫画(2):(投影3)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看图回答 ①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②你有何看法? ③如果你遇到此类事情你会什么样做? 3得出结论:(2)有人看到违法犯罪现象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是十分有害的 4、教师归纳: 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到损害,而且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这也是懦弱、自私的表现,应该受到遗责 过渡语: 现实生活中,犯罪分子往往凶恶、狡猾,在与之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就像刚才讲到的出租车司机郭亮那样,特别是我们青少年,年纪小,经验少,更要注意不要硬拼,要讲求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材料分析 :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1、提供材料(3):1997年12月7日上午,某部战士小刘、小王执行任务返回部队时,路遇6名歹徒抢劫,将两名乘客打得昏死过去面对歹徒的嚣张气焰,刘、王两人本想挺身而出,保护乘客,但又想到自己身体单薄,个子不高,而歹徒个个人高马大,手中都有凶器小刘急中生智,装着上前劝架稳住歹徒,小王则找到附近的一家饭店拨打110报警10分钟后,警车赶到,两人协助民警将歹徒制服 2、师生讨论问题: ①你觉得刘、王二位怎么样? ②哪些情节体现出来? ③我们应该怎样勇敢机智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3、得出结论: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板书) 4、教师归纳: 青少年应该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可以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提问:你都知道哪些报警? (学生回答) 过渡语: 到这,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现在有很多未成年人因为缺乏应变能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轻信歹徒,受骗受害所以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自我保护意识测试 :一学生接受测验,大家评判。
1、出示“学生自我保护测验”题投影4) ①当你走丢了,身边只有部,这时你该怎么做? ②在公共场所,你跟同学聊天应该注意什么? ③当你走在街头,面对陌生人询问和要求,你怎么做? ④自己在家,有人叫门,你怎么做? 2、教师逐一归纳: (1)遇到危险,110是求助的首选因为遇到突发事件,其他有可能无人接听或记错号码,延误时机而110,24小时值班,接通后8分钟警察即可赶到而且报警,免费拨打注意不能谎报险情,扰乱公共秩序 (2)许多青少年遇害,就是因为无意间暴露了自己的情况而给坏人提供可乘之机所以,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该具备防范意识自己的名字、住址、家庭财产,行程等“机密”不可随意泄露 (3)不法分子经常利用你的善良与单纯钻空子所以,只要你觉得不安,你都有权拒绝,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我保护,提防身边的“狼外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青少年,我们既要敢于又要善于斗争,既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又要坚决抵制那种看到违法犯罪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行为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投影5) 1、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
A、只是执法机关的任务 B、与未成年公民关系不大 C、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说明( ) A、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 B、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C、在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中,执法机关发挥着重要作用 3、青少年在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应该( ) A、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B、将犯罪分子置于死地 C、凭一时的勇气与其硬拼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投影6) 1、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人意义主要表现在( ) A、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 B、可以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何侵害 C、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D、公民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2、有的人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之种态度( ) A、会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害 B、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 C、是懦夫、自私的表现 D、应该受到谴责 3、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 ) A、设法稳住歹徒 B、记住歹徒相貌 C、了解歹徒去向 D、及时拨打“110”报警 三、简要回答(投影7) 1、青少年怎样做到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四、辨析题 (投影7) 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作 业: 1、列举事例表明公民违法犯罪做斗争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 第十五课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 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 容辞的责任 犯罪做斗争 ①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 ①智斗,巧妙地或借助社会力量 重大意义 ②有人看到违法犯罪现象却视而 ②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见,听之任之,十分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