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9页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2、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5、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6、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身高16m B.质量40kg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7、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10、(2016·威海卷)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 L丙 L乙> L丁 B.L甲= L丙 L乙=L丁C.L甲< L丙 L乙= L丁 D.L甲= L丙 L乙> L丁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热性差 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 D.密度大12、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13、木块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产生该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木块的形变 B.地面的形变C.木块和地面的形变 D.木块的分子间存在斥力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15、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8:1 B.4:3 C.4:1 D.2:1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_镜进行矫正.2、“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__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3、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4、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____.5、小明身高1.8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__ 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__ m;当他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时,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2、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2)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__偏离光屏中心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___些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6N,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8N,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g取10N/kg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2、如图所示,斜面长s=8m,高h=3m.用平行于斜面F=50N的拉力,将重力为G=100N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t=10s.求:(1)有用功W有(2)拉力做功的功率P(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4)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2、A3、A4、C5、D6、A7、A8、D9、C10、B11、D12、A13、B14、B15、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照相机 倒立 凹透2、减小 大气压3、加速 不是4、重力 地球 吸引 万有引力5、2 1.8 直线传播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V=S/T 刻度尺 秒表 便于计时 0.18 0.225 变速2、主光轴 投影仪 没有 上 左 小 近视眼镜 65 变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0.8N(2)8×10-5m32、(1)300J(2)40W(3)12.5N(4)75%.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