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槟榔与海南槟榔.doc
8页湖南槟榔与海南槟榔湖南槟榔与海南槟榔 产业的对比产业的对比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海南栽种槟榔已有 500 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定安、陵水、崖县等地槟榔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外形和椰子树一样无枝,婷婷玉立,但比椰树窈窕秀丽槟榔的种子叫做槟榔子,它含有槟榔碱和鞣酸等,可供食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用作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证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气、利水、消肿除果实外,树叶也可食用 在万宁、陵水、三亚一带,吃槟榔已成了重要的习俗槟榔切片后沾上佐料,细咀慢嚼,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正如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更是不可缺少槟榔的原产地是在云南及海南等地海南的槟榔更是随处可见,各条街边都有阿婆阿姨摆了个小箩箩,装满了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槟榔出售,价格很是便宜用小刀帮你把那椭圆形的槟榔切成四五片,把用胡椒叶子把石灰包好,和槟榔片一起放进嘴里咀嚼新鲜槟榔和那些配料在一起咀嚼后就会有鲜红色的汁液,将嘴唇染的猩红猩红的据说嚼食槟榔有健胃及固齿等功效,但是长期嚼食新鲜槟榔会把洁白的牙齿染成黑色,时间久了,黑色的牙齿就会变成紫黑色,槟榔的汁液有很强的侵蚀性,汁液染过的地方极难清洗。
湖南槟榔产业湖南槟榔产业鲁迅先生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这海南的槟榔一到湖南,就被巧妙加工,再予以包装便成了在市场上开出一片天地的“湖南槟榔王”来咀嚼槟榔的习俗,已经在湖南催生了一个新兴产业,这便是海南所不能及的地方了我们很难想像,延续了300多年的以家庭作坊、地摊小买卖为特征的湖南槟榔业,近十多年里迅速拓展成为一个拥有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据湖南省槟榔协会介绍,目前全省槟榔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 30万人,全行业年产值超过 25 亿元 “咀嚼习俗”,催生一个新兴产业 在湘潭易俗河“胖哥”槟榔加工厂,4个巨大的封闭式生产车间内,2000多名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工人,正在灭菌灯下的生产线上忙碌着,真空包装槟榔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市场盲人企业家王继业说, “胖哥” 槟榔加工厂占地面积50亩,固定资产3000万元企业正着手启动二期工程,计划投资7000万元,完工后企业人员将达10000人左右 嚼食槟榔原只是湘潭一带的民俗,源自清初早期的湘潭槟榔,是用石灰加糖熬成浆,涂在槟榔外表制成,被称作“石灰槟榔”。
后改为用酒、糖精浸泡后,点上桂子油、薄荷油之类的香料,称为“改良槟榔”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槟榔仍然是家庭手工作坊制作,地摊小买卖如今,湖南的槟榔生产走上了现代化轨道与“胖哥”规模相当的槟榔加工企业,目前全省有7家湖南槟榔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上游槟榔种植业的发展经国家批准,槟榔在海南省被列入生态经济林树种,2002年,海南省槟榔产量约5万吨,主要供应湖南槟榔加工企业 槟榔产业的发展还开拓了包装业的新天地,推动了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每年8月至年底海南槟榔收获季节,大批槟榔需要运送到湖南湘潭、益阳等地为槟榔制作相关包装的企业,年产值也近1亿元还有一批香精香料加工等食品添加剂企业在槟榔产业的发展中获益 标准和规范,让小作坊变成“金凤凰” “湖南槟榔产业的兴起完全得益于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生产 ”湖南槟榔业龙头企业之一的“小龙王”槟榔加工厂总经理张定强说 “小龙王”槟榔加工厂生产过程已部分实现电脑化管理,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品质和工艺标准执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槟榔市场从湘潭走向湖南各地,并向珠江三角洲拓展,家庭小作坊生产明显不能适应大市场作为一种嚼食产品,要想做大做强,安全、卫生是关键。
一些规模较大的槟榔加工厂发起,成立了湖南省槟榔协会,并于1998年制定了《湖南省食用槟榔地> 方标准》 ,要求全行业在采用原材料时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槟榔加工厂的生产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也开始依照现代企业生产标准进行了自主规范一批龙头企业如“小龙王”“宾之郎”“胖哥”“皇爷”“友文”“鸿福”等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 产品打“标准牌”使湖南槟榔生产开始发生质的飞跃湘潭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周雪梅说,近年来,槟榔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卫生合格率已由原来的60%以下跃升至90%以上,开辟了湖南槟榔外销的“绿色”通道据湖南省槟榔协会会长刘自康介绍,湖南槟榔的市场已延伸到海南、广东、江西、河北、北京、上海、浙江> 等14个省市 但新兴产业面临诸多待解难题周雪梅说,虽然槟榔加工工艺使槟榔原果性状有了很大改变,但粗纤维在咀嚼过程中对口腔的刺激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软化、细化粗纤维,是槟榔加工业技术革新的重心 湘潭宾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军认为,目前湖南省槟榔加工企业数以百计,其中不乏作坊式工厂,以仿冒名牌产品为主要表现的无序竞争屡屡出现,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秩序,使湖南槟榔产品的整体信誉受到损害。
从发展角度着眼,走大企业整合之路,促使品牌、原料和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门槛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还要靠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海南槟榔产业海南槟榔产业“红潮登颊醉槟榔” 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流放海南时写的佳句曾触动苏东坡心绪的槟榔早在 1500 多年前就出现在海南 ⑴小槟榔成大产业小槟榔成大产业 最近,参与海南优势农产品调查的专家们在调查中惊讶地发现,槟榔在海南已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在热带作物中,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橡胶2003 年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达 64 万亩,产量 5.5 万吨,产值 10 亿元以上,是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 200 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而且,64 万亩槟榔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发种植,企业种植的量极少,因此槟榔与农民增收的联系非常紧密2002 年新种 9.3 万亩,2003 年新种 13 万亩省农业厅预计,农民种植槟榔的速度还会增长 没有政府部门的强力推介,没有媒体的大力宣传,海南民间何以对槟榔种植有如此高的热情? 省农业厅热作办负责人认为,其一,槟榔粗种易管,投资不大,在初期只需要投入少许资金购买种苗,用一点化肥,以后的管理技术粗放,只要偶尔锄锄草、施施肥就行;其二,槟榔的经济寿命长,种植 5 至 6 年之后就开始结果,挂果采摘期可长达 20 至 30 年;其三,经济效益较高。
单株槟榔产量一般有 10 至 15 公斤,高的可达25 公斤一亩地一般可分布 110 株近三年槟榔果的收购价格高峰期是 4 元/公斤,低谷时 1.8 元/公斤即使价格更低些,槟榔亩产年收入也有 2000 多元,经济效益高且稳定 一些种植槟榔的农民告诉记者,槟榔还可以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几株、几十株都行,不一定要大规模连片种,因此他们都乐于种植 据了解,海南槟榔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南部山区一带不计台湾省在内,海南占全国槟榔产量的 99% ⑵令人遗憾的原料基地令人遗憾的原料基地 多年来,海南生产的槟榔果和槟榔干绝大部分都是卖给湖南,湖南的企业进行初级加工后,再行销各地海南槟榔面积大规模扩大得益于湖南槟榔加工行销能力的扩张 湖南并不生产槟榔,但利用收购海南的槟榔原料从事加工、包装、销售,10 多年来迅速拓展成为一个拥有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据湖南省槟榔协会统计,目前湖南槟榔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 20万人,全行业年产值 10 多亿元其产品不仅风靡湖南各地,还打进上海、武汉、广州、台湾、深圳等,还返销海南 “热作两院”有关专家说,海南与湖南的槟榔产值两者相加,现已达到 20 多亿元,作为一个产业规模已经形成。
他们认为,海南的槟榔与东南亚的相比较,不仅纤维柔软、耐咀嚼,而且生物碱含量高,具有明显质量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可以打得响的品牌,在未来也有发展潜力 省农业厅热作办负责人说,目前海南槟榔中有许多还没有挂果,几年之后新种槟榔挂果的话,产量还会大幅上升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推算,估计到 2010 年,海南槟榔原料产值就可达到 30 多亿元如果海南槟榔深加工能同步跟上的话,突破 100 亿元完全有可能该负责人说,农产品的深加工一般可增值 4 至 5 倍,湖南目前对海南的槟榔也只是初级加工,如果作为“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的药用价值能得到挖掘的话,增值效应要大的多 “湖南不生产槟榔却发展了一个庞大的槟榔产业,海南槟榔得天独厚却只能沦为别人的原料基地 ”在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业内外人士的叹息 ⑶两大软肋需加强两大软肋需加强 槟榔不止于供人咀嚼,还有其它文章可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对槟榔的研究开发和提取有效成份上显得滞后,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解决深加工问题,是海南槟榔业发展需要攻克的第一要点 此外,槟榔黄化病也对海南槟榔业造成一定威胁 据介绍,万宁市南桥镇的汇翠槟榔园,种植槟榔 10500 株,高产年份收获 10 万公斤,年收入 20 多万元2000 年发生槟榔黄化病后,现存未显现感病症状的槟榔不足 2000 株,2003 年仅收获槟榔 0.9万公斤,收入大减现初步调查海南已有上万亩槟榔患上黄化病,使农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前些年,黄化病发生后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以至于至今没有有效防治方法和科学的检测手段由于病害早期危害的隐蔽性,槟榔黄化病易于与栽培不当的表现相混淆,导致消除中心病株的有效措施难以贯彻目前,黄化病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热作两院”开始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对黄化病展开研究 深加工和黄化病如能得到有效解决,海南槟榔业在目前的基础上,还会获得更快发展启示启示对于海南这样一个热带农业大省,应该好好发展一下向槟榔一样的热带农业作物,我们的槟榔产业应向湖南的同行学习,作大作强,为海南的经济做贡献,让海南的人民更富裕,为海南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