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免疫名词 +大题最终版.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23338701
  • 上传时间:2023-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免疫学检验1、 免疫原性2、 免疫反应性3、 亲和力:抗原抗体结合的亲和力是指抗体单价Fab片段与单价抗原表位的结 合能力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以反映出平衡常数的大小,K值 越大,抗体亲和力越高4、 亲合力:多价抗体与抗原分子间的结合能力亲合力与亲和力、抗体的结合 价、抗原的有效抗原表位数目有关5、 免疫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6、 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多肽,多糖,核苷,某些药物 及其他化学物质半抗原不能做免疫原,只有把半抗原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 质结合后,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7、 免疫佐剂:是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可以有免疫原性,也可以没 有免疫原性应用佐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抗原对机体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 机体产生抗体的效价8、 单克隆抗体:通常是指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 位的同源抗体特点是理化性质高度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少或无血清 交叉反应的特点,易于实验标准化和大量制备9、 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指利用重组DNA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编码抗 体的基因按不同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 达的抗体分子。

      如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等10、 人源化抗体:是指利用基因克隆及DNA重组技术对产生鼠源性单克隆抗 体的杂交瘤细胞内抗体基因进行改造,使其分泌的单克隆中大部分氨基酸序 列为人源序列所取代,既保留了亲本鼠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又降 低期异源性,以利于临床利用11、 双特异抗体:是指能同时与两种不同特异性的抗原发生结合的抗体,不 同于天然抗体,其两抗原结合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异性12、 免疫凝集试验:是指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了 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 当电解质的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13、 免疫沉淀试验: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在适当条 件下出现的沉淀现象14、 效价:受检血清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与定量已知颗粒性抗原进行反应, 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又称滴度15、 钩状效应:抗原过量导致形成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分子小,发生再解 离,免疫浊度下降,光吸收现象减少的现象16、 放射免疫:放射免疫分析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为特点,基于标记抗 原和非标记抗原对同一抗体有相同亲合力的竞争性免疫分析,常采用双抗体 -PEG 对结合标记物或游离标记物进行分离,测定结合部分放射活性,标准曲 线为反函数曲线。

      17、 免疫放射:免疫放射分析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为特点,以过量标记抗 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采用固相免疫吸附方式对结合标 记物或游离标记物进行分离,测定结合部分放射活性,标准曲线为正相关函数曲线18、 流式细胞术:是基于流式细胞仪的一项快速、准确、高通量针对微粒的 特征或功能进行多参数定性、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型技术,通过分析反映出 微粒群体的生物学特性或功能,或根据微粒的特征进行分选,从而研究其生 物学特征和功能19、 磁性微球:将磁性材料颗粒表面进行处理,微球的核心一般为金属小颗 粒(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核心外包裹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聚苯乙 烯等),可结合不同的生物大分子(抗原抗体核酸等),若微球表面包被有免 疫物质则称为免疫磁珠其兼有免疫配基的性质和磁响应性质,在磁场中显示 磁性,移出则磁性消除20、 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遗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统先天发育或后天 损伤所引起的各种临床综合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临床表现以感染 为首发,常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感染,并易伴发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自身 免疫病等21、 肿瘤特异性抗原:指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抗原,最 初通过动物肿瘤排斥试验所证实,曾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如黑色素瘤 相关排斥抗原仅见于黑色素瘤细胞。

      22、 肿瘤相关性抗原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液可表达的抗 原,但此类抗原在癌变细胞的表达水平远远超过正常细胞仅表现为量的变 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如胚胎抗原、分化抗原等23、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 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存在于肿瘤细胞和 组织中,也可以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可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检测24、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称心脏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 病导致心室充盈、射恤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 降,射血功能受损,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主要表现为 呼吸困难和无力导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1 免疫凝集试验的基本原理:细菌、红细胞、螺旋体等颗粒性抗原在悬液中带负 电荷,周围吸附一层与之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面排列了一层松散的负离子层, 构成双层粒子云在粒子云内界和外界之间的电位差形成Z电位i溶液中负离 子强度越大,Z点位也越大,Z点位使得各颗粒互相排斥当特异性抗体与相应 抗原颗粒互补结合时,抗体的侨联作用克服了颗粒表面的Z电位而使得颗粒聚集 在一起免疫凝集现象的发生分为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和可见的凝集反应阶 段。

      2、 Coombs实验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应用:原理:不完全抗体多半是7S的IgG类抗体,可以与相应抗原牢固结合,但一般 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利用抗球蛋白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 结合的特异性不完全抗体,从而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类型: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直接COOBS试验用于检测红细胞 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取患者RBC制成悬液,直接加入抗球蛋白试剂,若RBC有 不完全抗体,则出现凝集现象临床常用于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 自身免疫性贫血等疾病的患者RBC表面不完全抗体的检测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将受检血清与正常人O 型RBC混合,若受检血清中有不完全抗体,则可以吸附到RBC上,形成致敏RBC, 再加入抗球蛋白抗体,与致敏RBC表面不完全抗体结合,RBC凝集多用于检测 母体Rh (D)抗体,及早发现新生儿溶血3、 免疫沉淀试验的基本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置于温度、酸碱度适宜的电解质溶液中,二者按一定比 例形成沉淀,产生浊度,或在琼脂等凝胶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并 根据形成的沉淀物的量计算待测抗原或抗体的含量4、 免疫浊度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两者在比例合 适和增浊剂的作用下,可快速形成较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当反 应液中保持抗体过量且浓度固定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随抗原的增加而增加,反应 液的浊度也增加,即待测抗原含量与反应液浊度正相关影响因素:1、抗原抗体比例是形成浊度的关键因素2、抗体的质量:要求抗体 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合力强而使用 R 型抗体 3、抗原抗体的反应环境:反应液 的最适 Ph 为 6.5-8.5,离子强度大 4、增浊剂的使用5、 对流免疫电泳: 是将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在直流电场中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在 PH 为8.6的缓冲液中,大部分蛋白质抗原的等电点低,带较强的负电荷,分子量小, 受到的电渗作用小,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而抗体大多为IgG,等电点偏高,在 PH为8.6时带负电荷较少,分子量大,移动速度慢,向正极移动缓慢甚至不动, 但在电渗作用下,随水流向负极移动,电渗作用使其向负极移动的速度超过了 IgG 向正极移动的速度,因此抗体向负极移动抗原抗体相向运动,在二者比例最合 适处出现沉淀线,根据沉淀线对于两孔的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抗原抗体的比例关系 常用于抗原抗体的性质、效价、纯度测定,但不适用于抗原为 Ig 或者抗原抗体 迁移率相近的情况6、免疫火箭电泳: 是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一项定向加速的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将抗体混于 琼脂中,电泳时抗体不移动,抗原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并随抗原浓度的减少,抗 原泳动的基底区也变窄,抗原抗体形成的沉淀线也越来越窄,形成一个火箭状的 不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峰当琼脂糖中的抗体浓度保持不变时,沉淀峰的高度与 抗原含量成正比例关系,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抗原作对照,制作标准曲线,可根据 沉淀峰的高度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抗原的含量反过来将抗原混于琼脂中可以测 定抗体的含量7、 放射免疫的基本原理:标记抗原与飞标记抗原对同一抗体表现出相同亲和力,二者在同一体系中与特异 抗体结合发生反应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抗原分子上,当待测物和标记抗原分别 与特异性抗体作用时,分别形成带标记信号的IC与不带标记的IC其中带标记 的结合物的信号强度含量与待测抗原含量成反比例关系用PEG沉淀不带标记 的那部分IC,倾倒上清液,测定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绘制标准曲线,未知样本 抗原浓度可由标准曲线获得8、 免疫放射原理:以标记特异性抗体为基本特征,为非竞争性模式,建立双抗体夹心法需选择一对 单克隆抗体,分别针对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其中一种单抗作为捕获抗体,与固 相载体相连,并保留抗体活性,另一种单抗标记放射性核素,制备标记抗体。

      测 定时先让待测抗原与固相材料表面的捕获抗体(过量)相结合,形成固相抗体- 抗原复合物,而未参与反应的组份位于液相中,弃掉液相溶液并经洗涤除去未结 合物质,加入过量标记抗体,经温育后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捕获抗体-抗原- 标记抗体双抗体夹心复合物,而剩余的标记抗体分布于液相中,倾倒液体并洗涤 即可除去游离标记抗体利用标准品绘制出标准曲线,从而可以由标准曲线得出 待测抗原浓度9、 免疫放射和放射免疫的比较:10、在标记抗体时,作为标记的荧光素应该符合哪些要求?1)具有能与蛋白质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与蛋白质结合后不易解离,而未 结合的荧光素与其降解产物易于清除2)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3)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的色泽对比度高4)荧光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化与免疫性质5)标记方法安全简单无毒6)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藻红蛋白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原理: 将将待测标本和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按照一定程序加入反应体系中,与结合在固 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形成固相化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用洗涤的方法将复合 物与其他成分分离,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待测物质的含量呈一定比 例,加入酶作用底物后,底物被催化产生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待测物质量呈正 相关,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2、 ELISA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包被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液相中酶标抗体分别与抗原的不同表位结合,形成固 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洗涤去除游离的酶标抗体和其他成分,加入底物, 底物被催化生成有色物质,加入终止液后测定溶液吸光度值,确定待检抗原含量 底物显色的深浅与标本中待测物质的含量呈正比适用于测定至少含两个抗议决 定簇的多价抗原,常为大分子蛋白13、 荧光酶免试验的基本原理:最常用的标记酶是ALP,最常用的底物是4-MUP,以ALP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反 应体系中的待测标本和固相载体上抗体或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固相在抗原抗体复 合物上的ALP可催化发光底物4-MUP分解形成4-MU,经360nm激发光照射, 发出450nm荧光14、 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原理: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中,磁性微粒为固相载体包被抗体(或抗原),用三 联吡啶钉标记抗体(或抗原),在反应体系内待测标本与相应抗体(抗原)反应 后,形成磁性微粒抗体-待测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