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df
29页1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2801 号号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 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 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〇一二年十月 2 目目 录录 前言1 1 规划概况2 1.1 规划概述 .2 1.2 规划概况 .2 2 环境压力分析7 2.1 水污染物 .7 2.2 大气污染物 .7 2.3 固体废物估算 .8 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 3.1 评价范围 8 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9 3.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9 3.4 声环境质量现状 10 3.5 生态环境现状 10 4 启动区开发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10 4.1 环境保护目标 .10 4.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3 4.3 水环境影响评价 13 4.4 声环境影响评价 16 4.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6 4.6 地下水环境影响 16 4.7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16 5 资源承载力与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17 6 环境风险与防范措施.17 6.1 风险防范措施 17 6.2 应急预案 18 7 规划方案合理性论证.22 8 清洁生产准入要求.23 9 规划调整意见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3 10 拟搬迁居民情况24 11 环境监测计划和环境管理制度25 11.1 环境监测计划 25 11.2 环境管理制度 26 12 综合结论26 1 前言前言 英德市是广东省幅员面积最大的县级市, 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 但因地处粤北山区, 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因偏重于水泥等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致使城市整 体结构和环境都深受产业发展的影响,表现出结构散、污染重、标准低,面临产业转型 的难题。
顺德位于珠三角中心,改革开放 30 年来,已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 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富有岭南水乡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新兴城市,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 的排头兵,但其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顺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8 年 5 月,广东省委发布了《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 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粤发〔2008〕4 号)文件,促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双转 移”战略提出力争到 2012 年,珠三角地区生产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 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 1-2 个大型产业转移园, 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双转移”工作的精神,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 验,探索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解决顺德和英德在经济发展中的难题,2010 年 12 月 16 日佛山市顺德区与英德市签订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两地合作共建广东顺德(英 德)产业新城(以下简称“产业新城”)的序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 肯定 2012 年 3 月产业新城改名为广东顺德清远 (英德) 经济合作区 (以下简称合作区) 。
合作区的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部署的一种新探 索 合作区规划面积 36km2,其中启动区 2.2km2为顺利推进合作区的相关工作,佛山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于 2011 年 9 月编制了《顺德清远(英德)产业特别合作区 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前启动区规划范围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 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 号)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国务院令第 559 号)等法 规文件的相关要求,需要对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启动区建设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为此,广东宏德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华 南环科所)承担本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该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组,首先对 项目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 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等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要求,完成《广东顺德清远 (英德)经济合作区启动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2 1 规划概况规划概况 1.1 规划概述规划概述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启动区地处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位于英德市 域中部,英红镇中心区西侧,距离英德主城区约 9 公里。
启动区规划范围北至 378 县道,南至旅游大道,西临武广高铁,东至担杆山,规划 用地面积为 216.32 公顷 ((2)开发现状)开发现状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为 216.32 公顷,现状主要为园地、耕地、村镇居住用地、道 路广场用地和水域,各类用地面积分别约为 168.96 公顷、20.03 公顷、13.78 公顷、1.14 公顷和 12.42 公顷,占规划用地面积的比例分别约为 78.11%、9.26%、6.37%、0.53%和 5.74% 目前启动区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 1.2 规划概况规划概况 ((1)分期规划时限)分期规划时限 启动区规划以 2010 年为基准年,规划年限为 2011-2015 年 ((2)发展规模)发展规模 用地规模:用地规模: 启动区规划总用地面积 216.32 公顷, 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 101.57 公顷, 占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的 49.34%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至规划期末(2015 年) ,启动区内规划总人口约 2.21 万人,全部为从 业人口 ((3)园区定位)园区定位 建设以家用电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完 善的山水融合、环境优美的示范性产业新园。
其内涵包括: ①主要为顺德制造企业服务,承接家电、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以及未来 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启动区的规划优先考虑以家用电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 为主导,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努力把园区打造成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极,体现园区的示范性作用 ②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完善 3 发展完善的路网与水电等基础设施,为园区提供公共服务配套,包括生产服务配 套与生活服务配套,打造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完善的示范性产业新园 ③山水融合、环境优美 以启动区山水的环境资源为基础,保护片区原有的景观特色,突出优美的山水景观 环境特点其中,保留启动区内最高的山丘,保留原有生态植被,在规划区东南侧打造 入口绿化景观,沿武广高铁、汕昆高速与景观性道路打造生态廊道,并且在片区内建设 绿道;另外,考虑规划区的环境保护需求, 启动区开发建设应秉持低碳经济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加强三废处理,引进低污染 企业,采用节能减耗的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共生 ④示范性产业新园 启动区应承担重要的示范性作用,突出产业集聚、技术高端、生态和谐等特点,打 造适合自身的产业特色与园区景观形象,提高经济合作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体现经济 合作区的示范性作用。
((4)规划结构)规划结构 启动区的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廊、两心、四组团” 一轴:启动区的发展轴打造一条贯穿启动区的功能性道路,也是启动区的主要景 观道路和带动片区发展的启动道路,是启动区的发展支撑脊 一廊:绿化生态通廊启动区的东南面和西北面分别是担杆山和秀才山、东水库与 西水库,均是合作区范围内宝贵的生态基底规划通过绿化生态廊道将外围的山水环境 要素与园区进行有机联系,实现园区与自然的融合,提升启动区的环境品质 两心:配套服务中心和生态绿地核心配套服务中心和生态绿地核心位于规划区中 部,共同服务于整个启动区 四组团:四个生产性功能组团考虑启动区刚刚起步,规划选择顺德现有的三大传 统支柱产业作为启动区的支撑性产业,形成电子信息组团、家用电器组团、装备制造组 团和工业综合组团四个生产性功能组团 4 图图 1-1 空间结构示意空间结构示意 ((5)用地规划)用地规划 启动区规划用地面积 216.32 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205.86 公顷,城镇建设 用地构成主要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等;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 101.57 公顷,占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的 49.34%,居住用地面积约 18.65 公顷,占规划区 总用地面积的 9.06%。
土地利用规划平衡表如表 1-2-1 所示 5 表表 1-2-1 用地构成表用地构成表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代码用地面积(ha) 占建设用地比例(%) 居住用地 R 18.65 9.06 1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R2 18.65 9.06 公共设施用地 C 8.05 3.91 行政办公用地 C1 2.27 1.1 商业设施用地 C21 3.75 1.82 2 其中 研发设计用地 C23 2.03 0.99 工业用地 M 101.57 49.34 3 其中 二类工业用地 M2 101.57 49.34 城市交通用地 S 39.42 19.04 4 其中 城市道路用地 S1 39.42 19.04 绿地与广场用地 G 38.17 18.54 公园 G11 17.27 8.39 街头绿地 G12 2.91 1.41 防护绿地 G22 17.67 9.21 5 其中 广场 G3 0.32 0.16 6 城市建设用地 合计 205.86 100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10.46 - 水域 E1 4.04 - 7 其中 发展备用地 E9 6.42 - 8 规划总用地 合计 216.32 - 6 图图 1-2 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 ((6)给水工程)给水工程 供水水源为北江。
英红镇规划在 378 县道北侧规划建设自来水厂,本园区规划由规 划自来水厂取水 ((7)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根据总体规划需水量的预测,进行园区污水产生量预测,按照污水产污系数 0.8 计 算,则园区规划污水量为 1.4 万 m3/d 7 本环评认为:详规中用水量预测偏大,环评中采用类比法,选择同启动区拟引进产 业的类似产业进行排水量预测,预测结果为工业和生活排水量 本环评认为:详规中用水量预测偏大,环评中采用类比法,选择同启动区拟引进产 业的类似产业进行排水量预测,预测结果为工业和生活排水量 4044.96 t/d启动区集中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按照日污水产生量的 启动区集中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按照日污水产生量的 1.25 倍进行设计,则启动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规 模约 倍进行设计,则启动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规 模约 5000t/d 根据规划,启动区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依地势就近自流排到河流或排洪 沟,污水处理自建污水处理厂,自建污水处理厂位于启动区西侧,处理园区工业污水和 生活废水 ((8)燃气工程)燃气工程 气源选择:启动区近期使用瓶装液化气,远期使用管道天然气 2 环境压力分析环境压力分析 2.1 水污染物水污染物 启动区开发运营后,启动区废水排放量为 4044.96 t/d,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804t/d,生产废水排放量为 1240.96t/d。
表表 2-1-1 启动区废水排放量情况启动区废水排放量情况 t/d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合计 1240.96 2804 4044.96 启动区完全建成运营后,区内污水进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至《水污染 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Ⅱ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中严者后外排,其中石油类处理至 0.5mg/L 拟建园区水污染外排量见表 2-1-2 表表 2-1-2 启动区水污染物排放量启动区水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CODcrBOD5SS 氨氮 磷酸盐磷 石油类 浓度(mg/L) 40.00 20.00 20.008.00 0.50 0.50 水污染物排放量(kg/d) 161.80 80.90 80.90 32.36 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