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部分作业题答案.pdf
5页1 1.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1)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2)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3)培养教中学问语文特别是文言文的能力2. “ 古代汉语 ” 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3. 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王力古代汉语 绪论中说 “ 学习古代汉语 , 重点必须放在词汇上至于词汇, 重点又需放在掌握常用词上 掌握常用词我们认为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 为什么呢了这是因为常用词掌握少了, 帮助不会大要有帮助 , 必须掌握一定数量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 应该知道 , 常用词如一盘散砂一般 ,没有规律来帮助掌握我们只有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词源等工具书的帮助下, 多多阅读古代的散文和韵文 , 经常接触众多的常用词 , 久而久之 ,才能克服困难 , 很多常用词才会不知不觉为我们所熟悉或掌握。
4. 古今汉语词汇在构成上有什么不同特点?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体,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复音词比较少,无论是秦汉时代的作品, 还是后代仿古的文言作品, 都体现出这个特点; 而现代汉语词汇以复音词为主体古汉语词汇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突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各个多义词包含的义项也都比较多;现代汉语复音词虽然也有多义的,但这样的复音词不多,而且这类复音词所包含的义项也比古汉语多义词所包含的义项少得多5.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有几种方式:(1)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 就是从本义发展、 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2 (2)词义引申有几种方式:A 连锁式引申:即: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如:a. 要: 说文 : “要,身中也b. 防: 说文 : “防,隄(堤)也B 辐射式引申:即:所有的引申义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像是以本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如:a. 节: 说文 : “节,竹约也。
b. 问: 说文 : “讯也 ”c. 贱: 说文 : “贾少也C 综合式引申:即: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 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如:信: 说文 : “诚也 ”6. 谈谈你对“六书”的认识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 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 “ 造字法 ” ,转注、假借是 “ 用字法 ” 7. 形声字的意符与部首有什么不同?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对此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 意符对声符而言,部首对所统属的各个字而言 由于形声字的意符同时又是形体结构上的偏旁,所以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为部首,但是部首不一定都是形声字的意符8. 谈谈古今字、异体字与繁简字各有什么特点古今字:其特点是: 在形体上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是添加或改变偏旁如:禽 擒取娶然 燃,此为增加偏旁;被披说悦 敛殓此为改变偏旁这种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最初造的字少,后来逐渐分化,是汉字分化的结果异体字:最大特点是:字的功能完全一样, 只是形体相异, 这是它与上面说的 “ 分化字 ”的根本区别。
如:泪如雨下,其中的“ 泪” 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换成“ 涙” ,两个字之间只是形体有差异,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互换3 繁简字:其特点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繁简相异如:雲 云;體 体;車 车;聲 声9.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类型? (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一、“ 者也” 句式 :南冥者 ,天池也二、“ 皆”“乃” 句式 :吾乃常山赵子龙三、“ 为”“是” 句式 :余为伯儵四、“ 非”“否”“莫” 否定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五、语意判断句:刘备天下枭雄(2)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 “ 也” 加强判断语气 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 “ 者” 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 “ 者” 、“ 也” 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1、 主语,谓语 +“ 也” (“ 制,岩邑也 ” )2、 主语+“ 者” ,谓语 +“ 也” (“ 兵者,凶器也 ” )3、 主语+“ 者” ,谓语 兵者,凶器 ” )4、 主语,谓语 兵,凶器。
” )5、 主语 +“ 是(为) ”+ 谓语 (“ 安能辩我是雄雌? ” )10. 古代汉语叙述句有哪些特点?“矣”字有哪些用法 ? (1)以动词作谓语的就是叙述句叙述句是叙述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即叙述句就是由动词充当谓语,叙述事物的动作、存在的句子如:a.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b. 虎求百兽而食之(2) “ 矣” 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表示一种确定的结果语气一、确定已然事实:1确定已经实现了的结果: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2这种已然事实,有时是新发现的,如;4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二、确定推论的结果,即将然事实,如:孔子曰: “ 诺,吾将仕矣 ”11. 谈谈古汉语否定句的特点及古汉语常用否定词的用法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須有否定詞否定詞可以是副詞,如“ 不”“弗”“毋”“勿”“未”“否”“非” ;可以是動詞, 如“ 無” ;也可以是代詞如“ 莫” ) 在上古漢語裏,用 “ 不”“毋”“未”“莫” 四個否定詞的否定句有一個特點:賓語如果是一個代詞,一般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12. 古汉语疑问句有什么特点?A 疑问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大王来何操?史记 项羽本纪 沛公安在?史记 项羽本纪B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面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C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也偶尔有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的:子张曰: “ 子夏云何? ” 论语 子张13. 词类活用的种类 :?名词:作动词、作状语(作副词) 、使动、意动动词:不及物动词使动、及物动词使动,动词作状语、作定语?形容词:使动、意动?数词:作动词:一海内,二三其德,四三王六五帝,人百其身,?代词:作动词:恩怨相尔汝,?副词:作动词:贱段而甚郑伯,毋必毋固5 ?象声词:作动词:出而哇之,鶃鶃者,嚇我修辞的活用:以事物的性状代指事物:披坚执锐,肥甘不足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