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学校教育发展汇报材料.docx
11页学校教育发展汇报材料 全面创建集中办学优质学校 用爱与责任打造平安和谐有特色可持续发展 让人民满意的瓦渡教育 ——瓦渡乡教育工作发展状况汇报 校点分散,根底设施建设落后,办学效益差一直是制约山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辨证分析贫困山区教育教学存在的困难、成因及对策后,瓦渡乡中心学校在隆阳区率先实施了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全面实施了集中办学破解了制约山区教育发展的难题 2022年9月,瓦渡乡中心学校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10+3〞办学格局〔10所完小、1所中学、1所幼儿园和1所成技校〕2022年1月17日,隆阳区“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现场会在瓦渡乡浪坝小学的召开,更坚决了实施集中办学的信心,通过努力,最终使全乡十个村形成一村一所“大学校〞的办学新格局为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乡教职工的辛勤耕耘,围绕“以人为本,用爱与责任打造平安,和谐、有特色、可持续发展、让人民满意的瓦渡教育〞这一办学宗旨,通过自主创新、勤俭办学、教研兴教、科研强校,按照“降低重心、创新发展、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全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根本情况 瓦渡乡中心学校位于隆阳区东部,距保山城38公里,现有小学10所,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59人;有小学专任教师 116人,职工4人 瓦渡乡中心学校以“依法治教,以德治校,实现山区教育科学发展;教研兴教,科研强校,提升山区教育整体素质;教真育爱,特色发展,构建山区教育强势文化;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打造山区教育特色品牌〞为办学理念,以“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大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平安、卫生、文明、和谐〞为校风,以“厚德、博学〞为校训,以“严谨、善诱、教真、育爱〞为教风,以“勤学、乐思、创新、超越〞为学风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瓦渡乡中心学校本着“夯实根底、以人为本〞为主线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乡教职工的辛勤耕耘,抢抓机遇,创新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独具特色地彰显于保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办学新格局 中心学校根据区教育体育局“宜撤那么撤,适并那么并,逐步实现规模办学〞的原那么,遵循“一个村委会原那么上只办一所完小〞的思路,自主创新,大胆摸索,有计划、有步骤地收缩校点,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共收缩了全部的一师一校共计37所、6所单小,完美地实现了瓦渡教育的“10+3〞办学格局〔全乡10个村共10所完小、1所中学、1所民办幼儿园、1所成技校〕。
2022年3月12日,在5年试点工作成功的根底上,我校又将全乡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进一步集中到中心小学,成功实施了第二步集中办学成为隆阳教育甚至是保山教育的奇葩 〔二〕常规管理新特色 目前全乡十所小学都成了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有别于其他学校,涉及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等方方面面,我校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各项常规管理制度的探索,如实行家长轮流接送制、教师路途巡视制度、住校生教师夜间轮流值班制度、宿舍管理“成线〞制度、在学生中建立“大带小、强带弱〞的“一帮一〞帮扶制管理等等 〔三〕教科研工作新亮点 我校把“教研兴教、科研强校〞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发展壮大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实行“学年乡主题活动竞赛、学期片际教学研讨、每月学校校本教研〞,以“强化青年教师、物化中年教师、稳固老年教师〞为核心要求,稳步开展教科研活动,目前已有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正在研究或顺利结题,形成了我乡独特的教科研模式,实现了隆阳区教育体育局给我校定位的“科研型校本教研文化〞 〔四〕幼儿教育新模式 中心学校与民办小英姿幼儿园协商,在办好幼儿园本部的同时,在各村完小办班,实行双线属地管理〔幼儿园与完小双重管理〕,让各村幼儿在入学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在本地就享受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此举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
这既为山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给根底教育打下了坚实根底,让山区孩子享受到坝区甚至是XX县区优质教育,最终扎实做好幼儿与小学的衔接,让山区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五〕勤工俭学新思路 采取“种好一块菜地,养好一圈猪,腌好几坛咸菜,办好一个食堂〞的思路,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饱、学得好实施校点整合以来,各村共划拨菜地90余亩,专门用于学校伙食团菜园建设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实施“生产自救〞解决学生生活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开展在基地上种植大量的泡核桃,套种蔬菜、饲料草,充分利用校园闲置空地等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整体运转正常有序2020233月27日,XX县区农村学校取消小锅灶现场会在瓦渡乡成功召开,有效促进了瓦渡乡学校勤工俭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队伍建设新举措 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三支队伍〔领导队伍、教师队伍和家长队伍〕,不断加强家校互动联系,努力营造各方面齐心合力抓教育的良好气氛,进而为创办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瓦渡教育打下了坚实根底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瓦渡乡中心学校在全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了诸多殊荣: 1.2022年12月,校长王晓明同志荣获XX省人民政府颁发科技兴乡奉献奖; 2.2022年12月,荣获中共XX县区隆阳区委员会、XX县区隆阳区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3.2020239月,副校长杨建彩同志被XX省教育厅授予“XX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个人〞; 4.20202310月,被共青团隆阳区委、隆阳区教育体育局、 隆阳区关工委、隆阳区少工委表彰为:隆阳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万名少儿讲孝道〞主题队会竞赛组织奖; 5.2020231月,获“隆阳区202023度校长目标管理考核二等奖; 6.2020233月,获“202023度隆阳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7.202023度获中共XX县区委、XX县区人民政府颁发〔“2022——202023〕文明单位〞; 8.2020232月获全国少儿书信活动保山赛区组委会颁发“荣获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暨全市“万名少儿讲孝道〞书信写作比赛组织奖〞; 9.20202312月获“隆阳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一等奖〞; 10.在“隆阳区202023青年教师三项根本功暨课堂教学竞赛〞中我乡选派的两名参赛教师分别以该组最高分荣获一等奖; 11.在“202023XX省农村青年教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竞赛〞中,我乡代表XX县区参赛的周晓霞老师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荣获一等奖; 12.2020235月,我乡教师陈建娟代表XX县区农村学校在XX省第三届科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授?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荣获一等奖; 13.2022年,被中共XX县区委、XX县区人民政府授予〔“2022——2022年〕文明单位; 14.2022年3月,获“第五届XX省青少年学生、教师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大赛集体二等奖〞; 15.2022年6月,获“第四届XX省青少年学艺大赛优秀组织工作奖〞 16.2022年2月,获隆阳区教育体育局“2022年度学校管理优秀奖〞。
四、存在困难和不足 一是根底设施建设不足中心小学寄宿生达1341人,学生宿舍十分拥挤,一张上下床必须睡3名学生才勉强可以容纳,其他小学还有想到中心小学就读的 一、 二、三年级的学生就无法接受;教师宿舍也非常不足,2个教师同住一格宿舍的现象比拟突出;教室十分拥挤,仍存在大班教学的现象〔最多一班达61人〕;中心小学校园空旷,大门围墙没有标准化建设,师生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由于资金短缺,、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还是一片空白,实验仪器和图书也没有到达配备标准 三是寄宿制学生的“衣、食、住、行〞和管理工作需要大部分的教师,我校120名教职工与编制的138人相差18人,即使满足138人也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现在的教师工作量大,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四是职工较少,大量向社会招用食堂工作人员就增加了学生就餐本钱,从而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食堂大宗物品统一采购,一次送来的物品较多,存储室和加工间严重不足,全乡还没有标准化建设的食堂 五是生活用水难以保障自来水管径太小,正在建设的1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还远远不够,考虑到枯水季节的储水量,还需建设2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才可以根本保证师生的生活 用水。
六是学生往返困难目前,各完小都实行家长步行轮流接送学生,但中心小学就读的大部分学生离家较远,多数家长只好用摩托车接送,这就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能有校车是我们广阔教师和家长梦寐以求的愿望即使有一辆校车,解决一条线路或两条线路,也会为部分家长及教师减轻负担,为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瓦渡乡成功实现“10+3〞办学格局,开创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的新纪元,在无任何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理性地分析,我们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全体瓦渡教育人的共同努力,离不开“集中办学〞这一极具魅力的山区教育发展模式,我们绝不会因已取得的成绩而止步不前,如何在集中办学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如何让山区孩子真正享受到XX县区般得优质教育,这是我们将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通过对瓦渡教育现状进行重新审视,并进行全面、广泛、深入、细致的调研、剖析、查找问题,结合实际,调整、创新工作思路,如今,集中办学的第二步〔将全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全部集中到中心学校就读〕现已完美呈现 如何在第二步集中办学之后全面提升瓦渡教育内涵,促进全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的思路如下: 1.积极协调、抓住机遇,对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效劳于教育教学,整合乡内教育资源,促进乡内各完小教育均衡发展; 2.在完善外部设施的根底上狠抓内涵,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继续坚持“教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结合教学实际所需,做好课题研究,争取出成果出经验,破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二是抓好校本教研,建立完善“乡——片——校〞教研网络;三是加强对外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四是向管理要质量,从教学常规入手,抓“死〞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做到严格要求,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稳固提高瓦渡乡特色办学水平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有别于其他学校,涉及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等方方面面,虽然采用“情感管理〞成效显著,但必须还要丰富完善其内涵,“成线管理〞“家长接送制〞“帮扶制〞“教职工资源合理配置制〞等外在表现形式也要进一步提升层次,着力于“精、细、实〞在教研科研工作必须进一步立足现实,降低重心,在着力于破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上下功夫勤工俭学工作进一步抓实,从降低本钱、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坚持远、中、近结合,同时也努力使这一工作成为学生的教育基地,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意志品质得到锻炼,也使其成为“三生教育〞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办学模式,满足人民对子女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在管理上进一步加强,探讨好的保教方法,使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使孩子受到更好的培养,真真正正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优质教育,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4.因地制宜,努力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传承文明风气,把学校建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