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奥多尔·蒙森《罗马风云》.docx
4页历史长河中的那一股清风——特奥多尔•蒙森之《罗马风云》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班 熊小华 2008150304028特奥多尔•蒙森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划时代的学术巨擘1902 年,瑞典文学院主要由于他的“里程碑著作《罗马风云》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 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而授予这位“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 师”诺贝尔文学奖《罗马风云》是由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历时30余年编 著的一本历史巨著这本书既是一部历史巨著,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因之,蒙森 被誉为"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历史 的研究五卷本《罗马风云》(1854-1885,第四卷未完成)是他积30年的努力 得以完成的史学巨著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的信念,使他能以新的光辉烛照这 个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他热烈赞扬富于民主精神、奖掖科学、艺术的凯撒,而 把庞掊只看作一个善于练兵的低级军官在展示古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这部巨著具有百科全书般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 动,富于戏剧性,人特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罗马风云》的巨大成 就,为作者赢得极高声誉,俾斯麦曾手持这部书对作者说:“尊著《罗马风云》 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要磨破了。
这部著作的撰写工作开始于1854年,共五卷,第4卷虽未出版,但他于1885 年却写出了第5卷这是一部记叙罗马帝国各行省历史的卓越著作,其中的记叙 在许多方面符合诺贝尔奖评奖条例的规定并可以作为评价全书以及作者的出发 点蒙森的《罗马风云》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它不仅以其深厚而广博的学术功 底见长,而且叙述风格活泼生动作者把驾驭浩瀚材料的能力与富于时代感的判 断、精确的方法、充满活力的文风结合得天衣无缝,而富于艺术性的行文又使叙 述如此精彩而具体蒙森懂得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大量人物的褒贬适当 他那渊博的知识、杰出的组织能力、建筑在直觉上的想象以及将各种事件和事实 用生动的画面描绘出来的能力的确令人惊叹正是他的直觉和创造性才华填平了 历史学家与诗人之间的鸿沟蒙森在《罗马风云》第5卷中曾写道,想象力不仅 是诗,而且是历史的母亲的确,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德国著名历史 学家兰克的超然的客观性使人想起歌德宁静的伟大,而英国将历史学家麦考莱葬 于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墓地也完全是正确的剧中的主要人物:东方怜星(盖里乌斯•雷克东):来自中国的少女,在近东的迦底战役中拯救 了克拉苏,为免糟卖成女奴隶的下场,女扮男装。
后成为克拉苏的嫡系,在克拉 苏死后,成为新的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罗马三巨头之一,罗马富商,用金钱铺路得到保民官一职,后组织 军队,消灭了起义的斯巴达克斯部队极其赏识主角,后死于阴谋凯撒:罗马三巨头之一,古罗马的政治、军事天才在历史上曾经与埃及女 王克莉奥佩特拉有过爱情史后在企图成为罗马皇帝过程中,被共和派刺杀庞培:罗马三巨头之一,罗马著名家族的传人最后的共和派指挥官,与凯 撒争夺罗马统治权,后失败在许多章节中,蒙森描绘了罗马人的性格,表现了罗马人对国家的忠诚就像 儿子对父亲的服从那样他以精湛的技巧展示了罗马由一个弱小的地区发展成世 界大国的宏伟画卷;描写了随着帝国的强大产生的新问题以及旧的顽固势力的反 抗,公民会议的主权如何由于蛊惑家强行贯彻自己的意志而变成一种幻想,开始 时公正而严明地处理公众事务的元老院如何由于旧的贵族寡头政治的兴起而由 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机构变成获取私利的场所;展现了不顾国家利益的资本主义 如何在政治投机中滥用自己的权力以及自由农民的流失如何导致全国灾难性的 后果蒙森还描写了执政官的频繁更换如何影响了对战争的统一稳定的指挥,从 而导致军事战线的延长,而与此同时将军们却愈来愈独立;凯撒主义由于行政管 理无法满足帝国的现实需要而在许多方面势在必行,这种极权主义在某种意义上 比寡头政治对人的统治较为温和。
在这位历史学家毫不妥协的目光下,曾显赫一 时的虚假繁荣像烟雾一样消失了,蒙森从这段历史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像他所 赞赏的凯撒一样,他也有一副现实需要的头脑,而想象的自由使他对这位高卢的 征服者作出了高度评价一些评论家指出,蒙森虽然才华出众,但出于主观的激情,在叙述中有时却 有失公正,特别是在涉及那些渴望自由的凯撒的反对派以及在困难时刻摇摆于二 者之间的人时更是如此这种指责在整体上也许并无不之处,它针对的是蒙森对 天才作用一一即使他们往往与法律背道而驰一一的赞扬以及他的下列观点:在历 史上,大背叛的时代绝不容许三头政治;一位革命者应当是目光远大、值得钦佩 的政治家但是另一方面应当强调,蒙森从不美化残暴力量,相反却赞颂那些为 了田家的崇高日的而献身的人我们应当注意到他那坚定的信念:“赞美已被罪 恶的天才所败坏,被用来反对历史的神圣精神此外,人们指出,蒙森在这部 著作中使用了一些与古代条件不甚协调的现代术语(如容克地主、罗马骑士、秘 密社团、雇佣兵、将军、宪兵等等),但是这种突出不同时代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似之处的方法并非蒙森想象力的创造,而是他所借鉴的处理各历史时期相同点的 一种方法这部著作由于作者加进了许多叙述的成分而增添了清新的色彩。
在这 方面蒙森并不是一位历史唯物主义者,他高度评价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皮乌斯, 却批评他忽视了人的伦理力量,遵循一种过于机械的“世界观”;关于C•格拉古, 那位充满激情的革命家,他有时赞扬他的胆略,有时则批评他的方法他说,一 个国家没有强有力的统治者只是建筑在沙滩上,被治理者是靠共同的道德观而凝 聚在一起的,对他来说,健康的家庭生活是民族的核心他猛烈地谴责罗马的奴 隶制度,认为一个具有活力的国家的人民在道德力量的鼓舞下可以度过灾难当 人们看到古代雅典的自由恰恰是从波斯人毁灭阿克罗波利斯的烈焰中诞生的,今 天意大利的统一是从罗马人点燃的高卢战火中产生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 蒙森的这些话包含着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真理蒙森以熟练、生动、博学、有时带些讽刺的笔触描写了罗马的内政和外交、 宗教、文学法律、财政和风俗民情,这种描写是宏伟壮丽的没有哪位读者会忘 记他对特拉西米诺湖、坎尼、阿勒里亚和法萨卢斯战役的描写他对人物性格的 刻画也是极其生动的,通过他精炼而清晰的笔法,我们看到了“政治纵火犯”C•格 拉古、看到了“当疯狂变成权力,为了逃避领导责任而跳入深渊”的马略的最后时 刻特别是苏拉、蒙森心中罗马历史中的理想人物伟大的尤利乌斯•凯撒以及汉 尼拔、扎马战役的胜利者西比阿•阿非利加努斯的形象给人以难忘的印象,他对 他们无可比拟的描写已经成为经典。
诸如此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这 位大师用他的笔清晰地描绘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关于这些形象,历史学家特赖奇克曾说,《罗马风云》是19世纪最伟大的历 史著作,蒙森笔下的凯撒和汉尼拔将激起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位年轻士兵的热情在蒙森身上我们看到了各种才华的聚合,他知识渊博,是一位头脑清醒的史 料分析家,但他也会作出充满激情的判断他既以细致的笔法和广博的学识叙述 了政府的内部工作和复杂的经济事务,又极其精彩地描写了战斗场面和人物性 格也许他首先是一位艺术家,他的《罗马风云》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 文明的灿烂花朵,文学在诺贝尔的遗愿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而蒙森在这方面无 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当他把《罗马风云》的第一卷交付给出版商时,他写道:“这 项工作是艰辛的”,在他进行此项工作的5周年之际,他感叹学术海洋之浩瀚但 是,在他毕生的工作中,不论他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他创造了一种可以与任 何一部艺术作品相媲美的自然的形式读者可以在其中放心大胆地遨游这部伟 大的著作无可辩驳地摆在我们面前阿克顿勋爵在剑桥大学的就职演说中称赞蒙 森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从这个观点来看,蒙森被授予一项特别的文学大奖是当 之无愧的。
它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像一块纪念碑,虽然没有大理石的柔美,却闪 烁着青铜般的光辉大师的手笔,一位诗人的手笔到处可见的确,蒙森在青年 时代曾写过诗,1843年出版的《三友歌集》便是证明他本来也许会成为文艺 女神的宠儿,如果不是环境改变了他的命运的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书本和 散文/不能使每一个花蕾成长为一朵玫瑰”历史学家蒙森是特奥多尔•施托姆的 朋友,默里克的崇拜者,早在青年时代便翻译过意大利诗人卡尔杜齐和吉亚科萨 的作品艺术与科学常常有一种使从事它的人变得年轻的力量蒙森作为学者和艺术 家,85岁时在他的作品中仍然年轻即使在1895年,年迈的他仍然对普鲁士科 学院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记述了一位青年人对文艺女神启示的聆听,蒙森虽然是 一位老前辈,但他仍燃烧着青春的火焰,而人们在读他的《罗马风云》时绝不可 忘记,克莱奥是文艺女神之一这部纯粹的历史文献唤醒了我们青年时代的热情, 给我们的思想倾注了力量,像一股无形的风吹醒我们,当我们年长时重新阅读它, 仍然能够学到许多东西而这便是与伟大的艺术结合起来的史学研究的力量之所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