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4精品教育.ppt
13页知识回顾1 1、如图的实验中,、如图的实验中,A 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该现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什么?说明什么? NH3分子运动到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生成烧杯中生成NH3·H2O使酚酞溶液变红使酚酞溶液变红2 2、把、把COCO2 2通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会看到什么现象看到什么现象?该?该现象说明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会变红;会变红; 这说明这说明CO2和和H2O反应生成了酸,使反应生成了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石蕊溶液变红石蕊和酚酞都是酸碱指示剂第十单元 酸和碱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课题1 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 (第(第1 1课时)课时)1 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能跟能跟 或或 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示 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也简称指示剂注意:注意: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溶液。
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溶液石蕊和酚酞是常见的两种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常见的两种酸碱指示剂酸性酸性碱性碱性不同颜色不同颜色仔细观察、记录好现象仔细观察、记录好现象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苹苹果果汁汁苹苹果果汁汁加入加入紫色石蕊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后的颜色变化的颜色变化加入加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溶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液后的颜色变化白醋白醋 石灰水石灰水苹果汁苹果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变红红色色不变色不变色变变蓝蓝色色变变红红色色变变红红色色变变蓝蓝色色不变色不变色变变红红色色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盐酸稀盐酸,一瓶是,一瓶是氢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钠溶液,请问如何鉴别?,请问如何鉴别?答题要点:操作、现象、结论答题要点:操作、现象、结论①①用指示剂;用指示剂;②②用碳酸钙用碳酸钙CaCOCaCO3 3③③用活泼金属,如:用活泼金属,如:FeFe,,ZnZn等等④④用某些盐溶液,如:用某些盐溶液,如:MgClMgCl2 2溶液,溶液,FeClFeCl2 2溶液等溶液等讨论讨论1 1、酸碱指示剂的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一会儿却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
结果发现:结果发现: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最好的是地衣类植物——石蕊,这就是最早使用的酸碱指示剂2 2、、““酸酸”“”“碱碱””的由来的由来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资料卡片资料卡片步骤:步骤: 1)1)取适量花瓣取适量花瓣撕碎撕碎, ,放入研钵中放入研钵中研碎研碎;;2)2)加入加入2-32-3滴管滴管酒精酒精溶液(作为溶剂),溶液(作为溶剂),浸泡浸泡, ,用纱布过滤用纱布过滤;;3)3)分别取少量的分别取少量的盐酸盐酸和和NaOHNaOH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溶液于两支试管中;;4)4)用用滴管滴管吸取少量上层清液,分别滴入两试管,观察现象吸取少量上层清液,分别滴入两试管,观察现象探究活动探究活动2: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酸碱指示剂指示剂指示剂(汁液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白醋白醋石灰水石灰水盐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粉色康乃馨粉色康乃馨紫甘蓝紫甘蓝变红变红变红变红变黄变黄变黄变黄变红变红变红变红变绿变绿变绿变绿现象记录现象记录 讨论讨论:以上两种汁液是否可做酸碱指示剂:以上两种汁液是否可做酸碱指示剂?为什么??为什么? 可以,因为这两种汁液在遇到酸或碱时显示的颜色区别度很大。
小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酚酞: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红红紫紫蓝蓝无无无无红红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市售的瓶装汽水含有一种酸,向该汽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该溶液变为(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B B2、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或试纸)是 ( )A、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水 B B3、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鉴别它们? 分别取两种待测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向其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为紫色,则是蒸馏水;若溶液呈红色,则为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