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第1次作业材料.doc
9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阶段测试试题(第一、二专题)专题一: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代中国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始终没有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西方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不仅在中国倾销商品,而且经营了许多企业,不断扩大外资在华的势力,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据统计,1894年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为60.7%,1936年为78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有明显优势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避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提倡“实业救国”的张謇,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的最成功的开平煤矿,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资本家已提出问题:“究竟中国纱厂的致命伤是什么?"他们自己回答道:“痛痛快快地说,中国纱厂的唯一致命伤,在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纱厂一业的复兴与繁荣,必然在现状变化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命运更为悲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据统计,1949年近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7%这个数字表明,在109年里,近代工业经济才积累了17%,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毛泽东指出:“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 --选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材料2: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选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3:当丰收的馨香溢满神州大地,甜美的思绪冲涌着人们的心灵,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回首新中国60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当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一起飘扬的时候,当“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唱响的时候,当奥运圣火在北京夜空熊熊燃烧的时候,当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的时候,无数华夏儿女饱含热泪、激情穿越……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景,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选自新华社社评《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明天-—献给新中国60华诞》1、原理或结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2、分析过程.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3、结论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二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代百年,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致使国都三次沦陷其中,大规模的战争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通过战争和武力威胁,列强割走香港、台湾,“租借”澳门,侵夺、蚕食了大片国土……其间,中国与外国先后签订了1100多项条约、章程,其中大部分是帝国主义迫使中国接受的不平等条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文化教育各个方面……甲午战争后,日本勒索赔款和赎辽费2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廷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收入的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须付赔款4.5亿两,加上利息以及各省的地方赔款,合计白银10亿两,至少相当于清政府12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遭受过如此频繁、惨重的战争伤害?又有哪个国家在支付了自己年收入3倍乃至12倍的赔款后,还能指望得到发展?“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国家一旦失去主权,人民的生命与尊严也就没有了保障。
英军血洗定海、镇江,日军对旅顺屠城,俄军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赶尽杀绝,沙基惨案、五卅惨案、济南惨案,以及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可以说,为摧毁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侵略者进行了最为野蛮的持续杀戮……英法军队对圆明园劫掠后的焚毁,八国联军对五代帝都北京的洗劫,西北流沙古道上“探险家"们对文物的盗骗……公开的劫掠伴之以无形的摧残殖民者借助传教、办学、出版等方式,传播奴化思想,消解民族精神.ﻫ 事实清楚不过地表明:殖民化没有带来文明的福音,而是将中国逼入沦亡的深渊就经济而言,相对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外国资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那样艰难缓慢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109年里,中国仅仅积累了17%的近代工业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的资本家们已开始呼号:“中国纱厂的唯一致命伤,在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在政治方面,近代中国所有抗拒民主的政治势力,无论是晚清统治集团、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各大派系,无不得到一个甚至数个国家的支持.……——选自《怎样认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材料2: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看来,胜利女神可能是个窃贼。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由两个战胜者分担.……如果把我们所有大教堂的所有财宝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我们是文明人,中国人对我们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维克多·雨果1、原理或结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分析过程根据材料,分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结论谈谈你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影响的认识第三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选自陈天华《猛回头》材料2: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为此,它们到处致力于保持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一切剥削形式(特别是在乡村),主要是封建地租剥削和高利贷剥削,并使之永久化,因为这些形式“是它的反动的同盟者生存的基础”。
在倾销商品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由此,它们便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主义1936年控制了煤产量的55.2%和新法采煤量的774%:1937年掌握冶铁工业的95%,1936年掌握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77%.在交通运输方面,外国资本1936年掌握铁路总长度的88%;1930年即已掌握外洋航运和国内航运吨位的812%.在轻工业方面,外国资本1936年也已掌握纱锭的48.2%,织布机的56.3%(东北日本纱厂尚未计入);在这前后还掌握了毛纺锭的62%,毛纺机的48%;1935年即掌握烟厂产值的63%以上.在抗战前夕,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在银行方面,外国银行1936年的在华资产要比华商银行大l⁄3这就是说,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重要的轻工业它们“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在这少量的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只是非主体部分。
194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资本按1952年人民币币值计算,不过20.08亿元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它们规模小,设备落后,多数为工场手工业中国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加工工业(即以外国的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和装配工业(即以外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而已. ——摘选自沙健孙《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材料3: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资源,人们也不肯放过人们在大海里找到小手指般大的贝类,那些海菜已成为饭桌上的一道主菜,每天在海滩上寻来找去的,就是为了满足那张嘴的需要……他们淘干水沟里的水,寻找比手指还小的小鱼.……穷人饭桌上的主食是红薯.那些年纪大的、撑着拐杖专门拣取柴禾作为燃料的老汉老妇们,每天蹬着眼睛寻找草和树枝,甚至连小孩子都会细心地拾起地上的落叶……五分之四的平民谈话的内容都与食物有关,连邻里间见面的第一句话也是‘您吃过饭了吗'……中国的平民大众就是这样生活在贫困的边缘——选自罗斯(美)《变化中的中国人》(1911年)1、原理或结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析过程.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3、结论.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
第四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彼(指英国)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 材料2: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朝廷命钦差大臣奕经,向被俘的英军军官询问英吉利国“距离内地的水程,以及来华途中共经几国”?“该女王年甫廿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处人?在该国现居何职?” ……同年四月又谕台湾总兵达洪阿及道台姚莹查询英吉利国“周围几许"?“英吉利至回疆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材料3: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一年正是慈禧太后的60大寿,她不顾弹药不足、粮饷不继,却热衷于加紧筹办“万寿庆典”,极尽铺张之能事……除去最高统治者外,吏治、军队也很腐败……至于军队士兵更是多无斗志,将领大都怯敌,贪生怕死,闻风而逃.有人做诗描绘:“‘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时北洋谚辞如此)。
四脚脱如飞,还恐被追攫……制敌不在斗,与斗何如走."如此腐败不堪,即使武器精良,也难免失败.甲午战争失败后,时人就反思武器与人的关系问题如《申报》于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七发表《论置备利器必先储人才》的评论,指出:武器是重要的,武器的精劣,关系着战争的胜败;但只有精良的武器还不行,还必须有能掌握兵器的可靠人才,不然,这些精良武器只能“弃之以为敌用"文章中引用日本公布的战争中从中国获得的战利品的资料,其中大炮607尊,仅旅顺一处就占330尊,还有大量其他武器、弹药、钱、物等作者感慨说:“呜呼,此非我中国二十年来所经营缔造者哉,一旦边氛不靖,竟拱手而让诸他人,彼怯将惰兵之罪,可胜诛哉!”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就败在清政府的腐败—选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1、原理或结论.从中国社会内部因素来看,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析过程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3、结论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的认识第五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以巨大的牺牲遏制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趋势,振奋了国民精神,启迪、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