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场中学五年发展规划(最新)1.doc
10页1龙场中学学校概况及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一、目前学校教育现状(一)学校基本情况龙场中学位于纳雍县西面龙场镇的龙场村与跑马村交界处,学校距纳雍县城 34 公里,坐落在未来夏蓉高速和瑞杭高速的交叉处原主要服务范围为龙场镇、猪场乡、昆寨乡和左鸠嘎乡的高中教育和龙场镇的初中教育龙场镇辖 1 个居委会 24 个村,面积 118.4 平方公里,人口 41877 人龙场中学前身为 1972 年由纳雍县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批建的龙场中学,位于龙场镇跑马村,1974 年 8 月升格为完全中学,建校已有 38 年之久学校占地 35 亩,校舍建筑面积 3184 平方米,有教室 27 间,办公室 7 间建有 图书室一个,有图书 23450 册,图书借阅每天达 100 册以上,学期借书率远远超过“ 两基”规定的一期生均 6 册;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有设备 27 台;有微机室一个,有计算机 30 台;勉强能满足现有学生需要现在全校共有 19 个教学班(多为大班额),学生接近 1400 人,有教职工 60 人(1 名特岗于上周辞职)2008 年 8 月,龙场中学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了“改善办学条件,增进内部团结,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竞争机制” 的管理理念。
尝试教育教学改革,积 极开展教师学科及业务培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创设奖 励机制,不断探索学校管理、教师培训、课堂改革、学生发展等几方面的有效措施,努力形成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求实严谨的良好氛围二)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硬件设施方面(1)、学校无寄宿制校舍,走读学生较多,在外住校生 326 人,留守儿童 189 人, 给学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2)、由于经费欠缺,学校硬化面积少,美化差 (3)、现 主教学楼已很陈旧,且 设计不规范,照明设施老旧;(4)、各种图书及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学生增长的实际需要 (5)、教师学科结构极不合理,部份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学生若按标准班计算,应有 24 个班,需数学教师 12 名,不校实际有 7 名,尚缺 5 名);(6)、体育设施设备欠缺,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7)、办公室少,办公 设备差;(8)、无音体美室和语音室;(9)、只有唯一一个多媒体教室(10)、尚缺 150 左右围墙 (11)、厕所不 够学生使用 (12)学校班2额过大,影响教学效果2、教育教学方面(1)未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才观 (2)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引导还处在规范和严管阶段;(3)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教学主要地位; (4)教师缺乏改革课堂的愿景且无改革的方法;(5)创新有效的课堂模式未形成。
二、办学理念及思路(一)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培养师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二)管理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增进内部团结,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竞争机制三)一训三风:校训:崇德尚文,和谐共生校风: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发展个性教风:科学,严谨,善 导学风: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一训三风”的提出,是结合龙中的历史和教育发展的远景作的思考,是龙场 中学未来追求的目标三、办学总目标立足“以学生 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培养师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的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师生综 合素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五年建成县级教改示范校四、具体目标及措施(一)、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主要措施1、第一阶段:(2010.9---2011.8 )目标:落实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改善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按知识、能力、德行充 实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措施:(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开展创建“勤政廉洁, 团结务实”好班子月反思活动;建立和完善各项领导班子职责制度2)优化班子结构,选拔一批既能做行政工作又能做学科带头人、既有较高的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组成学校后备干部,条件适合的进行提拔使用,努力建设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班子。
3(3)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他们培养、跟踪、考察,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既要看能力,更要重品德,要强调 学历,但重在工作实绩,把确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年轻后备干部纳入视野,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努力做到领导班子成员在年龄结构上形成合理的梯次,在综合素 质上有明显的提高,真正把思想素质好、能力强、廉政勤政、教师公 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力2、第二阶段:(2011.9---2013.8 )目标:通过教育培养,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措施:(1)加强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制定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对干部的理论与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组织年 轻干部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思想修养,提高管理水平每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3)做好表率作用,廉洁奉公,时刻明晰权力来源和使用职责,一切以学校的发展大业为重,每学期让全体教师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4)树立“ 五个意识 ”,即: 责任意 识、大局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争一流意识和能上能下意识。
领导干部要遵守“五要五不要 ”准则,即: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搞自由主义;要勤奋工作,不要敷衍和拖沓;要率先垂范,不要成为群众的尾巴;要团结协作,不要相互拆台;要廉洁自律,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形成一支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能力的服务型优秀干部队伍措施:(1)深化改革,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考察预告制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加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监督的力度 (2)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力严格执行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职务升降调整的重要依据 (3)学校干部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集体意识、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办事程4序规范、责权分明的职能意识学校各职能机构既职责分明又团结合作,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益要“ 以德建威,以信立威,以情 树威”,增强服务意识,塑造诚信形象,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善于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1、第一阶段:(2010.9---2011.8 )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完善考评制度,强化管理,努力形成一支既和谐、有改革意识、初步实施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措施:(1)认真贯彻《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毕节地区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十个不》要求,以开展“ 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 为主题的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为导 向,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教研实绩,作为选聘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确定待遇的主要依据以“ 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 爱生、奉献” 为主体,以 “关注学生成 长、为了学生 发展” 为核心,以学习、研讨等活动为载体,以考核、 评比为驱动机制,大力推动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为学生、 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和敬业、勤业、创业以及献身教育的精神 (2)建立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开展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无违法犯罪行为;年度考核全部称 职以上;与学校发展步伐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初步建立 (3)积极营造尊才、重才、爱才、请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优秀创新人才的支持体系。
改革现行用人制度,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在“ 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优化岗位聘用办法 (4)围绕重点学科,有效整合人力资源,精心建设学科及教研团队以教研组长为核心,围绕课 堂改革凝聚教师队伍,使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促 进人才培养和发展 (5)选拔出镇级骨干教师 6 名2、第二阶段:(2011.9---2013.8 )目标:加强学习,从实际出发交流实验,不断总结,不断推进,挖掘典型,培养典型,形成一支思想先进、教学改革初见成效的教师队伍措施:(1)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 校兴我荣、校衰我辱”的意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重点突破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拜师学艺,骨干教师传、帮、5带的“青蓝”工程,使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新老教师的素质迅速提高 (3)发挥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课改的力度引 领教师对课改理念的学习和研究,牢牢把握课改的实质和关键,深化研究。
把教师实施新课程制度化,用新课程理念来规范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理念真正地落实到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上,渗透于师生的每一项活动中 (4)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强化基本功训练,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和课件制作培训40 岁以下教师能够熟练地上网查阅、下载资料30 岁左右教师能制作课件教师能较好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 (5)争取实现县级骨干教师 2 名,地级 1 名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创造机会,加强培养,形成一支思想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措施:(1)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组织教师参加旨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及学历提升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活动扩大教师视野,开阔教师眼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深化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坚持“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形成重业绩、讲贡献,向骨干教师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3)强化教师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探索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做到 师德表 现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惩的依据加强教师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对不能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或者经考核不称职的,可以上报主管部门调离等形式解除聘用合同 (4)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 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教风 、校 风的形成实施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方案,优化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建立校本教学研修模式,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力争至 2014 年,培养出 3-5 名县级骨干教师,2 名以上地级骨干教师三)德育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61、第一阶段:(2010.9---2011.8 )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初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的思想品德明显提高措施:(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团 委书记、各班班主任)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及学生会、团委干部组成的德育骨干队伍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奉献精神、理论素养、德育工作专业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并造就和培养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 (2)调查分析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做好两基国检结束后的教育目标转变工作,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把准成绩与品德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