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润滑油市场.doc
4页汽车润滑油市场汽车润滑油市场汽车润滑油市场分析汽车润滑油市场分析国内润滑油的需求在连年递增,但是,生产企业的良莠不齐,流通市场的鱼龙混杂,标 准的缺失,消费者的迷茫,原料价格的上涨,国外品牌的进攻.统计显示,未来 10 年中, 亚太地区润滑油需求量将增长 50%以上,达到 1550 万吨,而中国就将占该地区需求量的 40%这一数字表明,润滑油的需求在连年递增,进而在汽车产业内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与他们的汽车息息相关的润滑油,又有几人能明白?在润滑油领域,国内生产企业多达 3000 家大部分企业主要生产中低档产品而国有大 品牌、合资品牌、进口品牌,还有新一批准备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润滑油企业,使中国的 润滑油市场在高、中、低端都呈现出更加激烈的竞争趋势在表面的纷争下,必然是鱼龙 混杂,良莠不齐从落出的冰山一角,我们发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2004 年润滑油基础油的总生产能力 为 434 万吨,分别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 60%%和 30%%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的销售量突破 126 万吨,占据了国内中高档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在高端市场的销售量翻了一番;而中 国石油昆仑润滑油 2004 年销售收入突破 60 亿元,盈利在亿元以上。
也就是说,中石化、 中石油掌控着国内 90%%的基础油生产,这在原料上就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他们也正引领着 国产润滑油向高端市场迈进但从技术角度讲,他们同国际品牌恐怕还有一定差距进口大品牌企业的年产能已经达到近 100 万吨,他们有高端产品的成熟技术,但是,由 于国内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还很低,而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预期过高,造成初期投资过大, 为了占领市场份额不得不转而生产低端产品,这样的结果是,低端产品无利可图,基本是 用高端产品获利弥补低端产品的亏空,进而降低低端产品质量似乎也是“无奈之举”,而 高端产品的虚高价格也由此而来为了分得一杯羹,还有一些企业开动了脑筋某些所谓合资企业,不过是内企花相当于 5000 元人民币在国外注册一家润滑油公司,再给国内企业一个生产授权,就堂而皇之地号 称进口技术、合资企业,其实变化的只是名称而已至于那些在市场上占有更大比例的杂 牌企业,他们在低端市场混战,价格低廉,质量很难保障,技术也很难提高,为了在低端 市场的竞争,偷工减料已是不争的事实本就竞争激烈的低端市场依然是争夺的重点,大品牌为争低端市场不惜赔本赚吆喝,中 小企业为市场和利润双盈使出浑身解数,更有甚者不仅降低质量,还要偷工减料,据说, 市场上销售的某些润滑油 1 升桶仅装 0.8 升油。
由于润滑油的原料价格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透明度,而润滑油的生产企业首先要分走 大部分利润,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是“撑不饱,饿不着”,再加上国内的几大品牌都采 取统一价格体系的经销手段,所以,流通领域的经销商,尤其是车用润滑油的经销商几乎 成了搬运工,获利有限,因此经销商经常会变更经销品牌,以求更高利润,业内有句顺口 溜是“大旗一树,喽啰一簇,大旗一倒,喽啰全跑”即使是大品牌的比较固定的经销商,有时也会搞点副业,经销其他品牌,甚至更换经销 品牌,所以经销商的不稳定状态同样是造成润滑油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汽车润滑油市场从起点就被大公司分割掉,汽车初装油是几大品牌竞争的焦点而汽车 出厂后,都有一到两年或几万公里的保修期,期内几乎 100%%的车主会在 4S 店作保养,而 4S 店完全被汽车厂商控制,所以,这块硕大的“蛋糕”完全被润滑油企业“伙同”汽车厂 商共同吞食掉了,消费者无从做主保修期后,会有 50%%的消费者选择其他的渠道更换润滑油,而这才是众多润滑油企业竞 争的市场在高端市场,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润滑油企业以资源和网络的优势,向高端市 场发起进攻;成长起来的民营润滑油企业也树起品牌的大旗,迈向高端市场;还有一些国 际著名润滑油公司在国内市场纷纷登陆。
随着消费者对润滑油高品质的觉醒,使高端市场 已呈剑拔弩张之势由于受路况、气候、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中国汽车及润滑油消费 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原有的标准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市场情况我国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标准是 1995 年制定的,按照标准,汽油机油分为 SA、SB、SC、SD、SE、SF、SG、SH 八个品种,柴油机油分为七个品种其中 SA,SB,CA,CB 四个品种于 1996 年 8 月 1 日起废除,不再生产和使用然而目前国外汽 油机油的分类标准已经到达 SM,我国的分类标准已经远跟不上需求中国润滑油自主规格标准的缺失,让国产润滑油企业尝到了不少苦头送油样到国外做 级别评定,高额的评定费用和较长的评价周期,不仅抬高了产品研发成本,也延误了时间, 而且也不便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和仲裁国内一些润滑油企业在标准缺失和技术落后的情况 下,经常采取靠国外添加剂生产商调配好成品油,再由添加剂生产商在国外认证的方式, 而实际状况究竟如何,不仅消费者不知,就是润滑油企业恐怕也无从判断对于进口品牌 中的高端产品,如 SJ、SM 级别的润滑油,由于国内根本无法检测,只能默认进口品牌的企 业标准。
如果跟从国外的测评标准,为测评而成套引进发动机台架,需要巨额投资,同时因为油 品规格的快速发展,发动机台架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使得引进的台架存在落后的风险要消费者独自面对 3000 个品牌和鱼龙混杂的润滑油市场,作出正确的抉择,无疑是痴人说梦谁能告诉消费者该怎么办?谁又能为他们做主?有人长叹 “中国消费者糊涂花钱,糊涂用,要想明白,那叫一个累呀!”首先消费者对润滑油的了解知之甚少润滑油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磨擦、减少磨损、冷 却、防锈、传递、密封、减振、清净对于润滑油的级别、品质,消费者更是无从知晓另外,由于国产品牌的恶性竞争,偷工减料,杂牌、假品牌充斥市场,及进口品牌国标 无法监控等诸多原因,令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大部分消费者保修期内只能去 4S 店,保修 期之外,大多数人为求踏实,还是只好进 4S 店,价钱高自不必说,可是有谁探究过,4S 店究竟用的是什么润滑油?也有一些消费者,表面好像是比较聪明、较真儿,但是,有多少人明白,自己的爱车究 竟该用哪类润滑油,而从汽配城、路边店,甚至经销商那里买到的是否就是质量达标的产 品呢?更有许多添加剂厂商混淆概念,称自己的产品可以替代润滑油面对这样的市场, 恐怕 99%%的消费者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
消费者真可怜!这是对国内润滑油市场有所了解的人发出的感叹好不容易拥有了汽车, 却没有选择地进入 4S 店,以为这里花钱买安心,却并无知情权,好不容易想自己做回主, 却弄不好又被更深地蒙蔽了国内润滑油市场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由于门槛较低,政策缺失,缺乏监控等诸多原因, 目前,还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建立润滑油的中国标准,加强政策监控,不仅是专家的呼 吁,也是市场的要求,消费者的期待市场本身是无情的,在能源紧缺的国际大环境下,润滑油原材料价格不断提升,国外著 名品牌的进驻,这些无疑给国内的润滑油企业加重了负担和生存的压力,许多企业将面临 着不进则退的生存危机有人预言,在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将有 2000 家小作坊式的润滑油企业倒闭,这 也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不二法则而那些弄虚作假、坑害消费者的现象也必将在市场 的洗练中无法遁形2010 年之前汽车润滑油市场历史由于经济形势不景气,润滑市场需求量下降2008 年,全球润滑消费量约 3820 万吨, 比 2007 年下降 3%;2007~2009 年,按地域区分清楚,润滑消费量年均下降率别离为北美地 域 11%、欧西地域 9%、南美地域 7%、亚太地域 4%。
美国克莱恩咨询公司估计,受经济衰退 影响,2007~2009 年全球润滑消费量年均下降 9%,到 2012 年才能恢复 2007 年的消费水平 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润滑消费量持续下降?克莱恩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汽车工业、汽车快修 加金属成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需求量下降,严重影响金属加工液需求量,2007~2009 年金属加工液和重负荷策动机油的需求量下降幅度最大由于车胎工业低迷,工艺用油需求量也将大幅下降,而医药和食品用白油以及变压器油 的需求量不会大幅下降壳牌同一润滑公司总经理李嘉指出,汽车保养在国际金融危机到 来以前,润滑市场需求就已经出现颠簸现象2008 年上半年,全般汽车市场的财产链条都 存在库存暴涨等潜在风险克莱恩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车胎工业低迷、金属加工液 和重负荷策动机油的需求量下降,2009~2010 年润滑根蒂根基油工业的发展将受到较大影 响,润滑根蒂根基油生产正从Ⅰ类根蒂根基油向Ⅱ类和Ⅲ类根蒂根基油改变,减少Ⅰ类根 蒂根基油生产能力是大势所趋润滑市场持续 3 年低迷,使全球润滑生产和销售商开始调 整产品结构,汽车油漆寻找能够扩展润滑消费市场的新亮点这个新亮点在哪里?2009 年 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全球各大润滑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润滑 市场这一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壳牌润滑中国内地及喷鼻港地域总经理沈坚说 数值显示,2008 年,中国润滑市场需求总量为 550 万吨,成为全球第二大润滑市场据相 识,2009~2013 年,中国润滑需求量将以年均 3.5%的速率增加,中国市场将超过印度市场, 汽车养护品代理成为全球增加最快的市场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目前为每一年 1000 亿元 人民币,到 2010 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 230.17 亿美圆,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日 益扩展的中国高档车用润滑市场导致壳牌、埃克森美孚等跨国石油公司浓厚的乐趣怎样 能够尽早分享这块“大蛋糕“,成为其高层关注的焦点2009 年 7 月 21 日,壳牌第 100 家 高端汽车养护店高调亮相至此,汽车快修连锁壳牌在中国市场的各种养护中间超过 1200 家埃克森美孚也在 9 月举行第 1000 家店的开店仪式两大润滑企业不断增加在中国的汽 车养护店,中国市场润滑销售终端之争发出白光化润滑市场是中国油品市场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在这个强手林立的市场中,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越来越正视技能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研发实力去年 9 月是汽车更换润滑的旺季, 汽车润滑中国石化长城润滑尊龙系列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市场反响热烈。
尊龙系列产品 去年 9 月销量同比增加 150%中国石油润滑公司充实利用占国内资源量 60%的各种优质根 蒂根基油资源,开发一系列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截至目前, 昆仑润滑系列产品已开展对上海大众、长安铃木、比亚迪等国内数十家大型汽车生产厂家 的油品直接供应业务,供应品种包括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