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洞和酸雨教案和反思.doc
3页臭氧洞和酸雨时间:2013年12月5日下午第二节地点:建平世纪中学高一6班授课人:安良寿(区骨干教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酸雨,通过动画观察能描述酸雨的成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运用以前所学知识,设想出预防酸雨的措施3.能够说出臭氧层对地球的作用;了解臭氧洞的形成过程,归纳出造成臭氧洞的人为原因;4.认识臭氧洞的危害;能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保护臭氧层的措施5.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忧患意识,养成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酸要、臭氧洞的影响; 2.难点:臭氧洞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运用两个刑事案件引入,复旦投毒案和一起抢劫案(二)新课教学酸雨1,酸雨的化学方程式2,世界和我国的酸雨分布3, 动画演示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过程4,学生说出酸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5, 动画演示酸雨的危害6, 讨论酸雨的治理措施臭氧洞教师提问: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哪一层?1.读图:南极上空发生了什么现象?2.臭氧层的作用3.利用“臭氧洞形成图”,分析臭氧洞形成的原因4.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臭氧洞的影响5.治理“臭氧洞”的措施 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保护好臭氧层(三)复习巩固(四)作业酸雨1,酸雨:PH> 2,世界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 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3,酸雨的危害有: 3,治理酸雨污染的措施: 臭氧洞1,臭氧含量减少较多的地区主要有: 2,使臭氧含量减少的主要污染物是 3,臭氧层臭氧含量减少可能带来的危害: 4,针对“臭氧洞”的出现,人类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教学反思:时间:2013年12月5日下午第二节地点:建平世纪中学高一6班授课人:安良寿(区骨干教师公开课)课题:酸雨和臭氧洞本节课按照进度要求,计划完成两部分内容。
考虑到新闻时势更容易引起学生呼应,把酸雨内容调整到前半段,后半段学习臭氧洞根据课程标准,本部分要求基本属于理解水平,难度不大通过自制动画臭氧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避免“臭氧空洞”这样的书写错误课程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堂作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通过课堂作业及时把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完成了对酸雨治理措施的启发和思维框架的建立,但臭氧洞应对措施未能展开讨论,时间上还需进一步提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