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应用能力_1.docx
36页综合应用能力第一篇: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也叫《综合应用能力测试》,是2022年浙江省事业单位三次联考笔试主要测查的考试科目之一其原型最早是2022年出现在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公共考试科目,经过多年的考试实践和演变,《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从考试题型还是测查要素上都有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和充实像湖北、浙江、上海这些地方的事业单位考试都非常喜欢测查《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科目 [1] 展鸿教育是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研究与培训的标杆性机构,其对《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科目的研究也是遥遥领先与其他同行经过展鸿教育的专家对近年来多地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对比、分析后发现,《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题型多为主观性试题,有些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但实际上要比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题型上主要有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题和材料作文题几种,当然由于每年的题型都会有所变化,有些地方还会有策划题和应用类的题目其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要求:一律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试卷空白处可作草稿使用 主要题型: (1)辨析题 辨析题经常会给出常识类的一句话,较多地涉及到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时事中的某一方面,让考生去判断出这句话正确与否,并要求说明理由所以,考生在应对这类题目的时候,要首先要根据常识得出一个观点性的表达,判断出题目中的内容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片面的、偏颇的、不完全正确的然后要对这一观点给出合理的论证,论证的方法有很多,能够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等论证方式,也可以利用多种论证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前面自己判断出的观点 例题:挪用公款罪也就是贪污罪请辨析这句话是否有误,并给出解释 (2)论述题 论述题的题型一般比较简单,多是论述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事件但其一般是围绕事业单位考试来进行命制的,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业单位的了解,但考生在论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案的全面和完整 例题:简要论述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的作用 (3)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查本年度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持续性大家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通常是给出一到两个案例,通过案例来回答下面的题目,题目可能要求分析原因,也可能要求提出对策或是概括内容。
因此,这一部分的考查与申论客观题目考查的能力类似,有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可以通过申论题目来进行练习 例题:公民休息权与公民娱乐权问题武汉某居民小区住户刘某在自家举办钢琴培训班,没有规律的琴声影响其他居民的休息,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刘某被邻居告上法庭原告称:我们听音乐可以去音乐厅,被告昼夜弹琴干扰我们休息,影响身心健康被告辩称:钢琴声是最美妙的音乐,怎么会是噪音?法庭测量是否达到噪音标准,结果没有达到但法庭还是认定刘某侵犯居民休息权,要求弹琴者装隔音设备问题1:权利冲突现象产生的成因?问题2:如何解决权利冲突问题? (4)公文写作题(其中公文改错题是重点) 这也是很多地区事业单位考试常考的题目,有时候会让考生根据要求写一篇公文,比如让写一篇通知或者通报等但更多的情况下是要求对给出的公文指出其存在的不当之处,即公文改错这就要求考生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对公文写作有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公文的特点、公文的种类和公文的结构,哪里写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格式等等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公文改错就会简单很多——哪里有错改哪里 例题:下列公文存在四处错误不当,请在答题卡上分别予以更改 关于组织中层干部赴**监狱开展警示教育 **监狱: 为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我校组织中层干部赴贵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并附带参观监狱附近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活动定于六月二十日,活动内容按贵监狱的有关规定执行。
(5)材料作文题 材料作文题有点类似申论中的千字文,多是基于材料的基础之上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考生先要对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文章立意,在立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形成文章一般的结构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大的部分具体还要注意标题、开篇、正文和结尾部分的写法,这些还需要考生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展鸿教育的专家根据对各地《综合应用能力》考试的命题特点的研究和总结后发现,材料作文题的出题立足点基本上都是依据当年的社会热点事件、时政,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特别密切地去关注社会的动态和一些重要的时政要闻,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 例题:给出几段材料,要求根据这些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800—1000字的篇幅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6)策划与应用 经过几次演变后新加入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策划活动与撰写策划方案的能力,需要考生考虑问题全面、完整有思想性展鸿教育对这一类的题型有着非常独到的教学方法 例题:“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请你以某单位团委负责人的身份,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单位实际,设计一个学雷锋活动的方案。
要求:目的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2022年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 关于2022年度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试安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 各市及义乌市人事考试办公室,省级各有关单位: 为方便各地各单位统筹安排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工作,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试考务管理,规范考务操作,省人事考试办公室将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安排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安排 2022年度我办计划集中安排事业单位招聘考试3次,其中笔试时间为5月24日、8月2日和10月25日,面试时间为6月14日、8月23日和11月15日因命题、制卷期间人员需封闭等原因,其他需要委托我办命题的考试,原则上也统一安排在以上时间,不在上述时间的,我办不再接受相关委托 二、考试时间及科目 笔试: 上午9:00—11:30 《综合应用能力》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其中,《综合应用能力》为全主观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全客观题 面试: 上午8:30开始 《结构化面试》 面试包含3个题目,考生的答题时间为15分钟。
三、考试委托 省人事考试办公室接受省级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委托,按约定的考试科目和日期,承担考试的命题、制卷、评卷、公布成绩等工作对招聘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考试,我办可提供网上发布公告、报名、收费、安排考场和组织监考等考务服务 各市及义乌市人事考试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积极承担本市辖区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工作若在命题、制卷、评卷等方面确有困难,也可委托我办承办 各县(市、区)的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要委托我办命题、制卷、评卷的,需经市人事考试办公室同意各市人事考试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县(市、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的指导督查,对其考务工作承担起监督管理责任 四、具体要求 (一)各地各单位如委托我办承担笔试的命题、评卷和面试的命题等工作,应在每次考试前20日以委托函(格式附后)的形式提出委托要求,确认委托关系;如要委托我办网上发布公告、组织报名等,应在每次考试前30日提出书面委托 (二)只要求我办承担命题、制卷和评卷工作的,考试的具体考务工作由各单位自行组织 (三)报名结束后,各地各单位应严格按浙江省人事考试准考证号码编排规则(附后)编排考场。
考场编排完毕后,应在考前10日将试卷订单、考生数据库(考生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报考岗位)报送我办 (四)各单位在考前应告知应考人员,在参加笔试时需携带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2B铅笔、橡皮和卷(削)笔刀应考人员应严格按照笔试科目作答要求(附后)作答 五、考试收费 按省财政厅和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 1.委托函 2.浙江省人事考试准考证号码编排规则 3.笔试科目作答要求 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 2022年12月31日 第二篇: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案例分析题 提供较为典型的案例材料,要求分析案例中所给出的事实,回答案例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法律基础、公共行政等 文书写作题 根据给定材料按常用公文格式的要求拟写公文,或对题目给出公文进行改错,使之符合常用公文格式 材料作文题 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答题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报考者充分利用给定的材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
作文的答题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措施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流畅 综合应用能力是主观题案例分析就是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的理论的分析,文书写作就是写公文或者改错材料作文类似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大作文 第三篇:《综合应用能力》作文试题(参考) 作文试题范文参考 1、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50分) 公元前399年,在古希腊雅典城邦进行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审判年近七旬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被指控犯有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而被送上法庭法庭从希腊市民中通过抓阄选出了501人组成陪审团最后以281票同意220票反对的民主表决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根据雅典当时的法律,如果苏格拉底认罪,可以交纳罚金或者选择放逐的方式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无罪他的弟子和朋友们认为雅典的法律不公正因而不应该遵守这样的法律,所以极力劝他越狱,但苏格拉底又一次拒绝了苏格拉底的理由有二:其一,如果人人都以法律判决不公而不守法,那么社会国家能有规矩方圆吗?法律判决的公正固然重要,但秩序同样重要 其二,如果一个人自愿生活在一个国家,并且享受了这个国家法律给予的权利,就等于是以自身的行为和国家签订了契约,表示履行国家的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
在这种情况下,逃监是藐视法律的行为,是践踏自己曾经立下的契约,是十分不道德的因此,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接受判决---饮毒酒而死黑格尔称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但却种下了西方法律信仰的希望之种 结合以上材料,以“法律信仰”为话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参考范文】 树立法律信仰 建设法治社会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证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依法治国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公民的守法意识与法治精神仍比较淡漠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被信仰,人们才会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因此,要建设好法治社会,必须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公民的法治信仰 于个人而言,树立法律信仰是自觉履行法律的思想基础法律规定了公民所要履行的义务,也赋予了公民所能享受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是每一个公民建立美好生活的起点,而树立法律信仰则是公民自觉履行法律的前提法律信仰意味着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