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内容深度规定.doc
44页word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评审内容深度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某某公司2015年8月目 录1 X围12 总如此13 评审条件24 变电工程〔含换流站〕25 输电线路工程96 系统与电气二次局部167 技经局部18附录22附录1 初设会议通知22附录2 初设会议纪要通知23附录3 初设评审意见30 /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评审内容深度规定1X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评审的内容与深度要求1.2 本标准适用于35kV与以上新建、扩建、改建交直流输变电工程项目2总如此评审工作应满足以下根本要求:1〕贯彻执行国家当前产业政策的要求〔如环保、节能、节地、节水等〕;2〕遵守政府主管部门已批复的意见〔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3〕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定条款的要求;4〕符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基建有关管理规定和方法;5〕确保概算动态总投资不超过已批复的可研估算评审的原如此要求:1〕坚持“独立、公正、科学、可靠〞原如此;2〕保证评审质量,主要技术方案应表现安全可靠、优质工程、技术先进、合理造价等;3〕在工程评审中,充分考虑业主方建设、计划、调度、生产运行和管理各方面的合理要求。
初步设计评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2.3.1确定变电站〔换流站〕工程建设规模、主接线型式、电气布置、主要设备选择、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建筑结构型式等;2.3.2确定线路工程路径、气象条件、导地线、绝缘配置和杆塔根底等;2.3.3确定各专业主要工程量;2.3.4确定专题项目和费用;2.3.5对外委单项工程的设计文件进展评审或确认;2.3.6对环境保护〔含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以与消防等专篇与地方主管部门共同进展会审;2.3.7对预规中没有规定的特殊费用提出处理意见;2.3.8审定工程概算投资2.3.9 确认主要设备技术规X书 扩改建工程应了解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现有实际情况,在评审中要处理好扩改建局部和现有局部的衔接3 评审条件3.1 评审工作应按照现行根本建设程序进展,并具备如下条件之一:1〕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已获国家或地方开展与改革委员会核准或备案;2〕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已上报国家或地方发改委3.2 工程设计单位提交的初步设计文件齐全,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图纸、设备材料清册、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概算书,以与外委设计文件〔需要时〕等4 变电工程〔含换流站〕4.1 变电工程设计和评审有关的主要标准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X》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X》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26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X》GB 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X》GB 50063 《电力装置的电力仪表装置的设计规X》GB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X》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X》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X》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X》GB 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X》《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DL/T 5218《220-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220-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3《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4《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453《串补站设计技术规定》DL 5014 《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规程》DL/T 5149《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5《220-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 5457《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3《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4.2 建设规模评审工作应核实初步设计的建设规模是否与项目核准文件〔或可研评审意见〕一致。
对于规划留有扩建可能的局部宜预留在本期围墙外4.2.2 根据审定的系统规划和接入系统方案校核明确本期和远期规模,包括主变压器的台组数、容量,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和台组数4.3 电气一次局部4.3.1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系统规划与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做到安全可靠、节约占地与投资,远近结合应重点对以下内容进展评审:〔1〕变电站各级电压电气接线是否符合规程,是否完整、合理;〔2〕配串方案和间隔排列、出线方向是否与系统地理接线图和线路走廊规划协调,是否满足运行调度的要求,有无线路交叉现象分期建设与过渡方案是否合理;〔3〕设备配置〔如避雷器、接地开关等〕是否合理,设备参数是否合理,常规工程宜防止高参数设备;〔4〕扩建与改造的局部是否与已建工程协调,应充分利用已建的设施;〔5〕评审意见中应明确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本期主要设备数量4.3.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如无特殊情况,初步设计宜与可研阶段确定的设备型式一致应重点对以下内容进展评审:〔1〕设备的短路电流水平和额定电流是否符合系统规划要求、裕度是否合理,是否具备通用性;〔2〕对采用价格较高或较特别的设备的必要性论证是否符合变电站的系统地位和地理位置环境、运行、运输等内外条件的需要,如采用GIS设备、现场组装三相一体变压器等;〔3〕评审意见应明确各级电压断路器型式;断路器是否装设分、合闸电阻;同塔双回线路出线隔离开关的接地开关类型;主变型式、调压方式;高压并联电抗器、低压并联电抗器、低压并联电容器型式;一次设备的监测X围;设备外绝缘爬电比距;〔4〕扩建和改造工程设备型式宜与原有设备一致,并应对原有设备参数进展校核。
4.3.3 电气总平面与配电装置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以节省占地和工程量为目标,应重点对以下内容进展评审:〔1〕电气总平面是否满足电气主接线和设备型式的要求,与线路投资统筹考虑是否投资最小,线路交叉是否最少,围墙内场地利用是否充分等;〔2〕配电装置选型在布置上安装、检修和巡视维护通道是否合理,各种带电距离与裕度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抗震要求,高海拔修正是否合理等4.3.4 防雷接地与站外电源局部应重点评审以下内容:〔1〕站用的容量和调压方式是否合理;〔2〕外引电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否合理,施工用电方案是否合理;〔3〕土壤电阻率的勘测与数据处理是否合理;〔4〕接地材料的选型和截面是否合理,降阻、隔离等措施是否恰当;〔5〕防直击雷保护方式是否合理评审中应注意概算中与电气一次专业相关的设备和材料与其他费用等工程量是否与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一致4.3.6 换流站工程的评审深度除符合本标准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如下深度要求:〔1〕评审中应注意换流站局部的电气主接线是否与成套设计一致,包括极数、换流器、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避雷器等注意交流滤波器大组、小组的配置和站用变压器的引接是否合理〔2〕评审中应注意换流变的选型、备用相的配置、换流阀的选型、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的选型以与直流开关场、交流开关场和交流滤波器场的设备选型是否合理。
〔3〕评审中应注意换流阀、换流变、阀厅、直流开关场、交流开关场、交流滤波器场的布置〔4〕评审意见中应明确换流变进线回路和滤波器小组回路断路器是否装设选相合闸装置〔5〕评审意见中应明确自然积污等值盐密以确定直流设备爬电比距〔6〕对接地极的评审应注意其类型、形状、埋深、馈电材料、活性填充材料、注水装置、工程量等,应考虑接地极对周围设施的影响4.4 土建、水工和消防4.4.1 评审工作应核实初步设计的站址地理位置是否与项目核准文件〔或可研评审意见〕一致,用地X围是否对应评审工作应核实设计报告中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参数,核实设计主要技术数据的取值是否合理站区总布置和交通运输局部应重点评审以下内容:〔1〕总体规划和站址位置核实站址地理位置与与城镇规划和公共设施的关系站址坐标位置确定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使拆迁工程量最小,工程建设难度最少扩建条件是否具备、出线方向是否合理等站外交通运输与公路的引接是否合理进站道路与大件运输途径要合理确定,并核实有关大件运输桥梁加固等工程量〔2〕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以节省占地和工程量为目标针对设计提出的各方案进展技术经济比拟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要做到按最终规模建设的合理性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站址周边的城镇规划,是否很好地利用了站址与其周边的地形地貌,重要设备与建筑是否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围墙内场地利用是否充分等各配电装置布置、主控通信楼位置和变电站入口位置是否顺畅合理、满足防火防爆要求;上下水、消防等工艺布置是否合理;辅助建筑紧凑布置、节约用地、尽量采用联合建筑,不单设站前区〔3〕竖向布置站区竖向布置是否按地形、地质、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的原如此,应紧凑布置、节约用地、努力做到土、石方开挖量最小并根本平衡;确定变电站洪水位〔或内涝水位〕标高与防洪措施是否合理在满足最高洪水位与内涝水位的要求下尽量减少土方量,站区标高确定是否合理防、排洪措施是否可靠、安全、经济、合理,并注意与当地防、排洪系统的协调对于阶梯式布置,其台阶划分、高度,是否考虑工艺与道路坡度、交通贯穿要求设计挡土墙或护坡方案,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对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变电站,是否对山区回填、边坡、挡土墙的方案进展了充分论证站区排水系统布置设计是否合理经济〔4〕道路站区道路规划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大件运输、设备检修与消防的要求应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却站内道路结构型式根据区域气候条件和碎石采购情况,确定采用绿化或碎石地坪。
〔5〕电缆沟根据地质情况确定电缆沟结构形式采用砖沟和混凝土电缆沟电缆沟过道路的方式是否合理4.4.4建筑和结构局部应重点评审以下内容:〔1〕建筑规模变电站的建筑物宜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个别工程的保护小室可根据布置情况分期建设站内最终规划总建筑面积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确定的标准〔2〕建筑方案和装修标准确定主控通信楼的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便于巡视,出口布置满足消防要求,立面设计简洁,便于施工和维护等下放至配电装置间隔的继电器保护小室的设计尺寸其宽度和高度是否满足与配电装置距离的要求,并应采取适当屏蔽措施站区建筑物的装修标准、门窗材料和色彩等是否合理,根据地点、环境不同适当掌握〔3〕建筑结构主建筑物结构选型、楼面、屋面结构方案,抗震布置和抗震措施是否合理对其它生产建筑物的建筑布置、结构选型进展评审,是否满足工艺运行要求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4〕构架屋外构架的布置方案和选型是否合理,构架的连接方式,构架的防腐方式等是否合理核实计算条件和计算模型,截面选择能否满足要求〔5〕地基根据建构筑物结构选型、站址自然条件与设计主要技术数据,确定主要建构筑物的根底形式和埋置深度、地基处理方案是否安全、经济。
4.4.4 采暖通风局部应重点核实站内各建筑物的暖通方案、负荷计算、设备选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