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_学年高二语文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22页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6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两部分,共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易混易错题组1-2题,5-6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创(chuàng)伤 拽(zhuài)着 浩劫(jié) 连累(lèi)B. 襁(qiáng)褓 辗(zhǎn)转流离 靡费(mí) 悄然(qiǎo)C. 颠簸(bǒ) 祈祷(qǐ) 蜂窠(kē) 缴(jiǎo)获D. 精髓(suǐ) 赝(yàn)品 自怨自艾(yì) 角(jué)斗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字音的能力A.“创”读作“chuāng”,“累”读作“lěi”;B.“襁”读作“qiǎng”;C.“祈”读作“qí”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渔民 活菩萨 惨无人道 来龙去脉B. 和睦 光牒 阴谋诡计 殚精竭虑C. 频烦 炊事员 副员辽阔 烽烟四起D. 桀骜 惆怅 难以起齿 瞠目结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光牒”中的“牒”应为“碟”C.“副员辽阔”中的“副”应为“幅”D.“难以起齿”中的“起”应为“启”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语序不当,“除了”二字应在“出版社”前面B项,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仰赖的”C项,主谓搭配不当,“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观众”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4.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整理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B.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C.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现存的《庄子》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D. 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平等,不分厚薄亲疏;后者主张有等级差别的爱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前者强调……;后者主张……”错误,应为后者强调“亲亲”“尊尊”的平等,不分厚薄亲疏;前者主张有等级差别的爱。
故选D5. 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A. 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 自见者不明 C. 见贤思齐焉 D. 今急而求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例:“败”,使……败,动词的使动用法A.“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B.“明”,得到彰明,形容词作动词;C.“齐”,看齐,形容词作动词;D.“急”,危急,形容词6.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A. 察此何自起? B.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C.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例: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可以终身行之一言”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察此自何起”;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人”;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鸟兽草木之名多识”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累土起”B项与例句相同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意为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诗词大会”中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妹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蛛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手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有改动)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的特点B. 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C. 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D. 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B. 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C. 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 文章第五段以“中国诗词大赛”为例,意在表明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突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在人们心中的重量和影响力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边塞诗歌的巅峰之门,正是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B. 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只有多阅读这些古典诗词,才能实现这种家国情怀的传承C. 家国情怀积淀于所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整个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D. 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答案】7. B 8. C 9. D【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果倒置;C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D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故选B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中,C项,“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错误,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