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doc
3页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 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兴起与发展1.背景(1)客观原因:①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激化了阶级矛盾②连年自然灾害2)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组织2.过程(1)起义:1851年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建制:永安建制分封,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3)定都:________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4)全盛:1853年,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三次战役,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中心:解决______问题2)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制度3)目的: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__________、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________________、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4)评价: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结晶②空想性: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__________的空想。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思考1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提倡广开言路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等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④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____________3)评价: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_____________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思考2 怎样认识《资政新篇》的革命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原因:天王洪秀全和东王________的争权夺利,破坏了运动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2)概况:1856年,韦昌辉杀杨秀清,后洪秀全杀掉韦昌辉,石达开负气出走3)影响: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2.失败(1)标志:1864年,__________2)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意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4)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思考3 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探究一 中国人民的抗争问题 写出以下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按顺序进行排列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________(2)“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3)“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4)“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5)“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6)“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问题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4)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5)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探究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原因材料 浩浩乾坤——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特点? (2)试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3)太平天国的失败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探究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材料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贼情汇纂》问题 (1)材料反映出的信息有哪些? (2)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导致,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1.(2)拜上帝会 2.(3)1853二、1.(1)土地 (3)有田同耕 无处不均匀 (4)②平均主义 2.(2)④社会福利机构 (3)①资本主义色彩三、1.(1)杨秀清 2.(1)天京陷落思考1.(1)革命性:它主张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也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纲常和礼教2)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2.(1)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2)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局限性: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从实践上看,因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因此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3.(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近代,农民阶级由于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2)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西方列强迅速把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课堂活动区探究一 邓世昌;三元里抗英;义和团运动;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林则徐虎门销烟;天京变乱顺序:⑤②⑥①④③探究二 (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2)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3)《天朝田亩制度》——背离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4)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判断,缺乏坚实社会基础5)对,《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两者的经济思想有本质区别探究三 (1)特点:①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②太平天国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2)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鸦片战争后,开始“向西方学习”③西方列强入侵中国3)启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又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探究四 (1)材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革命意志逐渐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大兴土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同时也反映出太平天国内部封建等级森严,为日后领导集团的内讧和太平天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2)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外因)②主观原因:是一场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
③内因: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自私、狭隘、分散、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