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doc
7页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C ) A.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的改变2、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 D ) 物质酱油厕所清洁剂血浆牙膏橘汁蒸馏水肥皂水食盐水草木灰水柠檬汁pH4.81.77.48.23.57.09.27.010.62.5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3、小贝对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草木灰水的pH分别进行了测定,其中pH最小的是( A) A.柠檬汁 B.肥皂水 C.食盐水 D.草木灰水4、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C )A、浓盐酸 B、蔗糖溶液 C、浓硫酸 D、浓硝酸5、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D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6、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 、Ca(OH)2、Na2SO4溶液的是 ( A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稀硫酸 D. BaCl2溶液 7、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C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8、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C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9、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 )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氯化锌 D.氯化镁10、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B )A.紫色石蕊试液 B.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NaCl溶液11、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B ) A.H2 B.CO2 C.CO D.O212、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D ) A.氯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 D.二氧化碳13、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
硫酸铜属于( D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14、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D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15、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C )A.CuSO4 B.FeSO4 C.HCl D.Na2CO316、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A.CaCl2 HCl NaNO3 B.KOH HCl (NH4)2SO4C.K2CO3 Ba (NO3)2 NaOH D.FeCl3 NaCl KNO3 17、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B )A、氢氧化钠 纯碱 Na2CO3 B、氯化钠 食盐 NaCl C、硫酸铜晶体 胆矾 CuSO4 D、碳酸钙 生石灰 Ca(OH)2 18、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稀硫酸铜溶液中(见右图),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 A )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 B、溶液蓝色变为无色C、在试管底部沉积一层黑色固体物质 D、试管内溶液的颜色上浅下深19、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B )A.Cu、Ag B.Fe、Zn C.Pt、Cu D.Ag、Au20、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B)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21、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A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 D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23、由Na+、Ca2+、OH-、Cl-、SO42-五种离子里的两种构成的物质中属于盐的共有( C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24、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D )盐酸 酚酞 石蕊 二氧化碳 A. B. C. D. 25、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A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6、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27、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B )2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D )XYZW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29、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X>W>Y>Z B.X>Y>W>Z C.W>X>Y>Z D.Y>W>Z>X30、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 A ) A、AgNO3溶液 B、CaCO3固体 C、KOH溶液 D、生石灰(CaO)31、要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最好加入适量的…………………………( B )A.稀H2SO4 B.稀HCl C.H2O D.Ca(OH)232、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颜色是(A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33、将一定量的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C )A.稀盐酸 B.硫酸亚铁 C.硫酸铜 D.硫酸镁34、列下物质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 C )A、纯净物、单质 B、纯净物、化合物 C、金属氧化物、化合物 D、氧化物、金属氧化物35、下列几种物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C ) A、铁 B、银 C、金刚石 D、铜36. 鉴别氯化钡、硝酸钠、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 最好使用的一种试剂是( A ) A. 稀硫酸 B. 石灰水 C.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3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符号,“●”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C )A B C D38、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C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二、填空题:(共39分)39、(4分)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 二氧化碳 被吸收了,再通过浓硫酸时 水蒸气 被吸收了,最后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氧气 被吸收了,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