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津市东丽区第一百中学2025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593999910
  • 上传时间:2024-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津市东丽区第一百中学2025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体育课中,学生在练习爬杆运动时,某同学沿竖直杆匀速攀上又匀速滑下,设匀速攀上时他所受的摩擦力为F1,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为F2,则( )A.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下,F1>F2B.F1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F1<F2C.F1、F2方向均向上,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且F1=F2D.F1、F2方向均向上,均为滑动摩擦力,且F1=F2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来计费的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不会大于路程D.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C.位移是标量,而路程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D.若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4、甲、乙两物体一开始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在t=0时刻甲、乙相距x0=3m,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s时刻甲、乙速度相等,且恰好相遇B.t=1s时刻甲、乙速度不等,但恰好相遇C.t=1s时刻,乙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t=2s时刻追上甲D.在t=0到t=4s时间内,甲乙仅相遇过一次5、一个质点以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t,位移大小为,末速度为,则比值为 :A. B. C. D.6、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比为( )A.1:2 B.3:1 C.3:4 D.4: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拿一根细竹竿波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C.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8、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运动时的加速度为-1 m/s2B.乙运动时的加速度为4 m/s2C.从开始计时到甲、乙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甲的位移为250 m,乙的位移为50 mD.甲、乙沿相反方向运动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两段曲线均为圆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t1时刻的加速度相同B.两物体在t2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C.两物体在t3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D.0t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10、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5 m/s,以质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A.质点的加速度为-5.0 m/s2B.质点的加速度为-2.5 m/s2C.第一个0.5s内的位移比第二个0.5s内的位移多1.25米D.第一个0.5s内的位移比第二个0.5s内的位移多0.625米11、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内和第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内和第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内和第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末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发生改变12、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t=0时刻,甲、乙相距250mB.乙运动后,甲、乙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乙运动后,甲、乙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D.t=3s时,甲、乙速度相同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4、(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 A 重 40 N,物体 B重 20 N,按图组装好装置,物体 B 被水平力拉出 A 稳定后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00N.(1)测得 AB 间的滑动摩擦力时 B 是否需要匀速拉出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测得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m1 为___________(3)若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m2 =0.4,水平拉力 F 至少为___________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

      质量为M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的物块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物块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A、B、C都处于静止状态1)求斜面对B的摩擦力;(2)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16、(12分)一个放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重40N,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它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N.当用8N的水平力拉物体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当用20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17、(12分)一物体从高空自由下落,下落5秒后张开降落伞匀速下落10秒后落地,忽略自由下落过程的空气阻力求:(1)、落地时的速度; (2)、物体下落的高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C【解析】匀速攀上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Fl方向竖直向上,F1=G;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1方向竖直向上,且F1=G,所以F1=F1.故ABD错误,C正确2、A【解析】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选项A错误,B正确;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不会大于路程,选项C正确; 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3、D【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的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BC错误,D正确。

      4、B【解析】AC. 由图可知t=1s时刻,乙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t=2s时刻甲、乙速度相等,但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围成的面积是0,说明乙回到出发点,甲的位移4m,所以两者此时没有相遇,故AC错误;B. t=1s时刻甲、乙速度不等,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位移是1m,甲的位移2m,两都位移之和刚好是3m,所以恰好相遇,故B正确D. t=1s时到t=3s时,甲乙两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说明这段时间内两者的位移相等,由B项分析可知,t=1s时恰好相遇,所以t=3s时也恰好相遇,说明在t=0到t=4s时间内,甲乙仅相遇过二次,故D错误5、B【解析】根据公式可得:2at2=v0t+at2,所以v0=1.5at;该运动的逆过程为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的减速运动,则:2at2=vt−at2,所以:v=2.5at;所以:v:v0=2.5at:1.5at=5:1.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C【解析】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则由v=v0+at得: ,4s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4s内的位移与刹车6s内的位移相等.汽车刹车2s内的位移为: ;刹车6s内的位移为: ;所以汽车刹车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3:4;故选B.【点睛】对于汽车刹车这种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检验解题结果的合理性,往往要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计算.7、AC【解析】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与重力无关,从而即可求解.【详解】拿一根细竹竿波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正确;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可以与物体重力无关,故B错误;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还要看接触面是否粗糙以及有没有性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是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选项C正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选项D错误;故选AC.8、ABC【解析】由v-t图象的斜率可求得加速度,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知两物体通过的位移关系.根据速度的正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详解】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得,甲运动时的加速度为:,乙运动时的加速度为:,故AB正确;t=10s时,两图象相交,说明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甲的位移为,乙的位移为,故C正确;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相同,故D错误.所以ABC正确,D错误.【点睛】速度时间图象: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9、ABD【解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详解】A、在t1 时刻,甲的斜率为正,乙的斜率为负,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加速度方向不同;故A错误; B、甲乙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都为正,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3时刻两者位移之差最大,相距最远,t4时刻位移相等,两者相遇,故C正确; D、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知0-t4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等于乙物体的位移,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从速度时间图线中获取信息,知道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0、AC【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据两个平均速度得两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再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得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之差,据加速度和时间求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详解】A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是0.25 s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