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及解析.doc
17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出的答案的标号填在下表中对应题号下的表格内)1、 (2010• 乐山)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 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 D、用干冰作制冷剂2、 (2010• 甘孜州)氟化钙(CaF 2)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防弹玻璃和防护眼镜等.CaF 2 中 F 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1C、+1 D、+33、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A、塑料B、有害垃圾C、可燃垃圾D、金属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2010-2011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闻气体气味B、加热水C、倾倒液体D、移走蒸发皿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假药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该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药的原料即来自于江苏泰兴化工总厂的假“丙二醇”.其真丙二醇的化学式为 C3H8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2 B、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6C、丙二醇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 D、丙二醇分子中含有 13 种元素6、2011 年 1 月,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铅原子核内有 82 个质子 B、相对原于质量为 207.2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D、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7、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是( )A、用硫磺熏制白木耳 B、向面粉中添加熟石灰使面粉更白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D、用硝酸铵溶于水制的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8、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 2 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 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9、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 NaOH 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A 纯水和矿泉水 观察是否澄清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是否能燃烧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D 冰和干冰 室温(20℃)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A、A B、B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6 小题,共 35 分)11、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1) 《扬子晚报》刊登了营养专家向考生特别推荐的一份早餐食谱:一杯酸牛奶,一个鸡蛋,适量的馒头、面条和蔬菜、水果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水、蛋白质、无机盐和 _________ .(2)如图所示常见用品中,主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 .根据图 A 推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 .(3)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_________ .A.食欲不振 B.骨质疏松 C.甲状腺肿大 D.贫血病(4)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发生 _________ 作用.(5)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 “锌”、 “碘”是指 _________ (填“分子” 、 “原子 ”、 “离子”或“ 元素”) .1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煤、石油和 _________ (填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常称为化石燃料.(2)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是为了使煤与空气 _________ .(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_________ .(4) “低碳生活” 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13、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为:30℃时 70g、50℃时84g, 、60℃时 90g.右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则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为 _________ . (填 X、Y 、Z)(2)50℃时, 100g 水中加入 80g 木糖醇,充分搅拌,可得到 _________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将 50℃时 Z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30℃时, X、Y、Z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_________ .14、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 A 所示实验可观察到 “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_________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2)图 B 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3)图 C 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 达到着火点;③ 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4)图 D 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2)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 .若选择 F 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_________ 通入(填导管接口字母,广口瓶正放) .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1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意外现象的成因做了如下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丁: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高引起的.(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目的吗?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_________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_________ 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大家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5 分)17、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右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 1 片钙尔奇,放入盛有 1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 .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 11.34g.试计算:(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出的答案的标号填在下表中对应题号下的表格内)1、 (2010• 乐山)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 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 D、用干冰作制冷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常规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解答:解:A、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易导电.属于物理性质的利用.B、石墨用于做铅笔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石墨在纸张上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石墨的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C、用粮食酿酒原理是利用了将粮食中的有机物经过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性质的利用.D、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热.干冰可以用作人工降雨剂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的利用.解答的关键是要正确熟知引起物质变化的原因,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借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即可.2、 (2010• 甘孜州)氟化钙(CaF 2)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防弹玻璃和防护眼镜等.CaF 2 中 F 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1C、+1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CaF2 中 F 元素的化合价为:(+2)+2x=0,则 x=﹣1,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化合物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3、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A、塑料B、有害垃圾C、可燃垃圾D、金属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废旧电池中的镉元素,则被定为致癌物质;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废弃电池属于有害的垃圾.据此可判断应贴有的标志.解答:解:A、用于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故不符合题意.B、用于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废弃电池属于有害的垃圾,故应上贴上此标志.C、用于回收各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D、用于回收各种废弃金属及金属制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本题是一个与环保相关的题型,是中考的热门考点,也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加热水C、倾倒液体D、移走蒸发皿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B、加热水,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