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_Porter_diamond_Model].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09960872
  • 上传时间:2019-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及其对我国产业的启示 摘 要波特的“钻石模型”的提出为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分析方法突破了各种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范式然而,波特模型并非完美无缺的,针对其缺陷,鲁格曼等人将“钻石模型”拓展为适合加拿大分析的“双重钻石模型”;蒙等人又进一步将“双重钻石模型”拓展为适合所有小国经济分析的“一般化的双重钻石模型”;乔又以韩国为例构建了“九要素模型”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及启示关键词: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双重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and the inspiration to our industryAbstract:Porter's introduction of Diamond Model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competitiveness theory.His method of analysis break through those of vari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ies and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 model of analysi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But,Porter's Diamond Model can not be perfect without any blemish. His diamond model has lately been extended by several scholars.Authors like Alan Rugman propose a "double diamond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anadian backgrounds. Authors like Moon futher develops it into a 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each to be fitful for the small countries. Take South Korea as an example and establish a Nine-Factor Model.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to our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diamond Model double diamond Model目录第1章 前言 4第2章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52·1 钻石理论简介 52·2 关于生产要素 62·3 国内需求市场 72·4 相关和支持产业 82·5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82·6 机会 92·7 政府 9第3章 钻石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10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第1章 前言 有关国与国之间从事贸易的利弊分析和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理论学说也分流多派。

      从十六至十七世纪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重商主义理论,到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倡导自由贸易的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到本世纪初期强调国家资源优势的“Heckscher—Ohlin理论”,到六十年代中期雷蒙·弗农提出的“产品成长阶段理论(又叫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再到七十年代出现的着眼于有限市场、规模经济和捷足先登者优势的“新贸易理论”等,无不试图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经济与贸易格局,提出更完善、更贴近现实的国际贸易理论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菱形理论”),便是这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最新成果迈克尔·波特进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目的非常直接和清楚:他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及其理论是他与同事对遍布十个国家的一百个行业进行研究后的成果如同在他之前的新贸易理论学者们一样,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

      譬如,为何日本在汽车工业经营如此出色?从国家资源角度论述国际经济贸易的Heckscher—Ohlin理论无法圆满回答这些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也只能给出部分的解释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瑞士在精密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生产和出口领域独领风骚,是由于它在这些行业最有效地运用了它拥有的资源这固然正确,但却依然无法解释为何瑞士能够在该行业比英国、德国或西班牙有更高的生产力波特等人的研究试图揭开这个谜第1章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2·1 钻石理论简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下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2·2 关于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

      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因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根据推测,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对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不会有大的突破,同时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 2·3 国内需求市场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假如本地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间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它的客户要求就不在话下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久久缓不过神来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德国高速公路没有限速,当地汽车工业就非常卖力地满足驾驶人对高速的狂热追求,而超过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速在其他国家毫无实际意义。

      有时国家政策会影响预期性需求,如汽车的环保和安全法规、节能法规、税费政策等 2·4相关和支持产业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以德国印刷机行业为例,德国印刷机雄霸全球,离不开德国造纸业、油墨业、制版业、机械制造业的强势美国、德国、日本汽车工业的竞争优势也离不开钢铁、机械、化工、零部件等行业的支持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往往采用集中资源配置,优先发展某一产业的政策,孤军深入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其他行业,钟爱的产业也无法一枝独秀 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波特指出,即使下游产业不在国际上竞争,但只要上游供应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仍然是正面的 2·5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

      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一点与许多传统的观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认为,国内竞争太激烈,资源会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两到三家企业独大,用规模经济和外商抗衡,并促进内部运作的效率化;还有的观念认为,国际型产业并不需要国内市场的对手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个国家中,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放眼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2·6 机会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 2·7 政府   波特指出,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

      即使拥有最优秀的公务员,也无从决定应该发展哪项产业,以及如何达到最适当的竞争优势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业所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