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两地办学通勤班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6页浅析两地办学通勤班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吴 亮[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高校两地办学格局形成在多校区的状态下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也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校区通勤班车运营管理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对校区通勤班车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效益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不仅可以提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而且对于两地办学的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关键词]两地办学 通勤班车 班车管理:G47:A:1671-7597(2009)0910190-01从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各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空间不断的增强和改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随着高校两地办学格局形成,校区通勤班车应运而生通勤班车是联系各校区的纽带,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秩序、师资的稳定以及办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得益本文以本校为例,对通勤班车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和研究一、目前两地办学通勤班车运行与管理现状我校从2000年开始,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原有校区面积狭小,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影响了本校的规模扩展和效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在南汇区购置了土地,形成了南汇和杨浦两大校区同时运行的办学模式。
南汇校区作为学校的教学基地,已有学生近8000人,成为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格调新颖的新校园,对学校整体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为学校上水平、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绩固然喜人,但是两地办学带来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容回避,首当其冲的就是通勤班车问题,时时羁绊着南汇校区的发展每天来往班车不仅每年耗费了学校100多万元的经费,天气变化更给交通安全和保证教师准点上课造成了困难我校通勤班车有8辆,除3辆自有外,其余5辆均为外借校班车由学校后勤车队承担部分通勤班车任务车辆购置、班车司机、运行费用支出均由学校负责;其余通勤班车任务委托社会运输部门外包,学校不购置车辆,只按实际班车运行趟数付费校通勤班车的安排和调配归属学校办公室,日常的运营管理由车队负责班车管理本着建立良好的通勤班车乘坐秩序,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进行,保障通勤班车乘车人员和班车驾驶员的安全为原则教职员工必须提前在规定站点候车,一般情况下沿途站点应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当班司机必须提前5分钟到发车地点,按照班车时刻表准时发车,车辆必须按规定线路、站点、时间运行同时应查验读卡机是否正常开启并监督上车人员是否刷卡定时配合乘车卡管理人员做好数据采录工作。
当班车在中途发生交通事故、客伤事故或车辆故障不能行驶时,司机应向乘客说明,及时通知车辆调度员、学校及相关部门,联系安排乘客改乘随后同线路运行车辆对于全校性重大活动临时用车,由校办提前2个工作日通知车队安排为确保教职工的乘车安全,车辆必须严格按车辆核定的座位数乘车,不得超员为确保班车的服务质量,由车队队长负责对班车司机的服务态度、车辆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二、两地办学通勤班车存在的问题(一)乘车人员人数及需求无法满足高校通勤班车是为广大教职员工服务的,理想状态是教职员工只要有需求,学校都应能满足,但实际是难以做到的一是班车乘坐人数问题通勤班车一般在每天固定时间开行,每天车辆数也比较固定,但是由于每天来往两校区的人员不固定性,班车乘坐人数也不固定有时还出现班车空驶等现象,造成很大浪费,在整个社会提倡节约型的今天,势必使得许多教职工不能理解二是班车线路设置问题班车线路设置一般是以行驶方向、乘坐人数设定,学校不可能都满足居住城区东南西北各方向教职工需求,这就可能会忽略一部分老师的需求,造成部分教职员工的抱怨,对通勤班车现状不满意、投诉,给班车管理增加了不少压力二)班车服务功能不清高校通勤班车功能是学校教学服务班车,也就说班车是因学校办学需要而开通,是为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的师生员工提供的“内部服务”功能的交通班车,与社会上的公交车是有别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部分社会人员为了业务来往,在校的临时工或流动人员也搭乘班车,尽管学校也有一些管理规定,如凭校园卡、乘车票、刷卡计费等乘坐,但人员很难辨清加之这部分人坐车没有规律,时多时少,班车安排上难以控制,超员或空放时有发生,给班车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三)班车安全问题两校区间运行距离较远,路上突发情况无法遇见,而且全国高校多校区间通勤车辆事故时有发生,这就给我们管理部门提出班车安全问题同时运行车辆、驾乘人员也在逐年增加,车辆本身的保管养护,驾乘人员的服务意识,校区多不便于管理控制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特别是在学生上下课高峰期间,运行在校区主干道的班车极易造成事故,是重大事故隐患三、两地办学通勤班车管理的对策(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班车乘坐制度通过认真调研,掌握教师乘车的规律与规模,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并相应制定配套措施与组织保障,规范乘车秩序理论上一周五个连续工作日,每天来往的教职员工人数是可以确定的,可以通过教务处和各机关处室统计出任课教师、坐班教师人数,科学制定班车线路、站点设置、运行时间、车辆安排,不断完善班车管理制度统计数据的同时能计算出各时段各上车点班车乘坐人数,从而减少发车班次和发车数量,节省运营成本。
与“校园一卡通”接轨,有效控制外来人员乘坐加强运行班车车辆与司机管理,制订通勤班车司乘管理办法,建立良好的通勤班车乘坐秩序,如遇突发事件或气候突变等要有处置应急方案,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对于一些教职员工集中反映的班车意见和问题,可以专门就此议题提请教代会讨论,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听取教代会意见的基础上,对班车方案进行了修订,努力使班车既保证学校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又尽可能方便师生员工来校区工作二)加强安全管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日常加强班车车况检查力度,把班车隐患降低到最小班车在进入校区后,有多个停靠点,而停靠的站点,都是学生上下课的主干道根据学生上课时间、教师较集中的下车点、学校边门等情况,合理制定班车校区内行驶路线,尽可能减少在校园内不必要的站点,这样不仅避开了学生必经的主干道,消除了重大事故隐患,而且便于集中统一管理三)建立班车文化,把学校文化理念融入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两校区教职工每天乘坐8辆班车上下班,往返时间两个小时,行程100多公里,于是班车文化生活自然诞生班车文化是指在大学文化精神的影响下,经过教职工的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部门特色的、为部门职工和乘车教职工所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态度、行动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和习惯等。
班车文化以满足教职工舒适休息为前提,以和谐教职工身心为宗旨,寓服务性、引导性、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优化乘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新媒体研究2009年17期新媒体研究的其它文章浅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小议算法多样化基于动态变粒度的改进基态修正模型研究P2P网络安全性现状研究浅析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高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教学研究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