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井子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doc
24页甘井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甘井子区发展和改革局二 Ο 一 Ο 年六月2第一章 规划的基础和背景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2009 年,甘井子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44.3 亿元,增长 1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6.1 亿元,增长 32%;固定资产投资 446.1 亿元,增长 3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7.9 亿元,增长 20.6%;工业总产值 745.5 亿元,增长 28.9%;引进内资 68.9 亿元,增长 25.2%;实际利用外资 4.51 亿美元,增长 22.4%;农 民人均村收入 19172 元,增长 12.2%前四年主要指标增长速度达到或超出规划的平均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19.1%,达到 规划平均增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 30.5%,超出规划平均增速 6.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 36.6%,超出规划平均增速 6.6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长 19.1%,超出规划平均增速 4.1 个百分点;自营出口平均增长 22.1%,超出规划平均增速 7.1 个百分点;累计使用外资 11 亿美元,超过规划任务 3 亿美元。
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 预计到 2010 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29 亿元,年均增长 19.1%,人均 8100 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32.5 亿元,年均增长 29.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0 亿元,年均增长 35.3%,五年累 计 1850 亿元;工业总产3值达到 873 亿元,年均增长 27.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 269 亿元,年均增长 18.9%;实际 使用外资五年累计 17亿美元;引进内资达到 81.9 亿元,年均增长 24.6%;自营出口创汇达到 21.6 亿美元,年均增长 21.7%二)发展战略执行情况“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城市化战略、 产业升级战略、 环境优化战略、全面创新战略”得到较 好执行城市化战略2007 年 1 月,营城子、革镇堡撤镇建街,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至此,甘井子全区实行了城市建制,通过实 施城市化综合改革,实现了政策并轨对城改街地区各村,陆续实施了“三新工程”,将分散居民点整合为新居工程,农转居人员迁入新居,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盘活的建设用地用于城市建设目前共实施 8 个“ 三新工程”,建筑面积 176 万平方米,已建成 3 个,建筑面积 32 万平方米。
对镇改街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开了城市框架,全域开发的条件基本具备产业升级战略建立了产业升级的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工作的若干意见》,制订了“ 四带两区”产业布局和产业准入、投资准入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较快发展,汽车物流、装备制造业、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了集群发展2009 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2:67.9:29.8其中工业发展较快,前四年平均增长30.4%2009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805 家,比 2005 年增加 502 家,实现产值 522 亿元,增长近 6 倍环境优化战略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建设了西郊国家森林公园新建梭鱼湾公园、明珠公园、周北公园、东方路带状公园、大黑石海滨公园、夏家河海滨公园、前关城市湿地公园实施了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202 国道、201 国道、旅顺中路防护林建设启动了对河流、海域的治理完成了对砬夏河的治理工程对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关闭了区属水泥矿山企业,拆除违章建筑 1.5 万余处、 总面 积 122 万余平方米全面创新战略体制创新取得重要成果2009 年, 《甘井子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得市委市政府批准,标志着体制机制创新迈出重要一步。
加快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了“全国科技进 步县(市)”考核,大高阀门、 汇 新钛设备等 10 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新办法认定,汽 车空调流量控制组件研发等 9 个项目列入“ 辽宁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三)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执行情况坚持贯彻大连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定位,根据规划确定的“中心 带动、轴线拓展、组团布局 ”思路,加快了重点城市组团的开发建设在机场新区,区级公共行政中心建成投5入使用沿大连湾轴线、旅顺北路轴线和旅顺中路轴线,形成了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中华路商业区、空港经济区、营城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东沟服务外包基地、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等重要城市组团四)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执行情况形成了以快速路、主干路为框架的道路交通体系前四年实施公路建设总里程达 210 公里,快速公路连接到每个街道,主干路连接到每个社区,发展公交线路 61 条,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 “九横九纵”路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已有 5 条得到实施,部分解决了“断头 路”等干线连接问题规划的 220KV 变电所有 2 座已开工建设,2 座完成前期工作农村自来水入户问题基本解决夏家河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营城子污水处理正在建设主体工程。
甘井子热电厂开工建设自来水、管道燃气、 污水排放主管线覆盖多数区域但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消防、燃气、环卫设施等部分市政配套没有按规划建成五)产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被列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点支持区域,集聚效应基本形成,年产值达250 亿元在旅顺北路沿线,培育了新的高端产业载体,形成空港经济区、营城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了大东沟6服务外包基地、砬子山总部商务园,培育了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在华北路沿线,形成了汽车产业带,汽车销售额占全市 60%以上在中 华路商业区,商业设施面积已达到 70 万平方米,安盛购物广场、沃特时尚广场投入运营,五金机电城、红星美凯龙等一批现代服务产业相继开工建设六)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优化了教育资源,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化,实现了“双高普九”健全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增强了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就业和社会保障成果显著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了全域覆盖累计开发就业岗位 12 万个,实现实名制就业 17.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8%以内。
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14486 万元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区图书档案馆建成主体工程,设立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推进了全民健身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了湾家体育公园、大山文化广场、金家街公园市民健身步道等设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04‰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经济增长放缓,使“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淘7汰落后产能等专项工程受到较大影响随着后危机时代到来,外部环境更加多变,重要原材料价格、外贸需求、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更加难以预料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问题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部分基础设施,因投资主体不在区本级,推进难度较大,加之区本级财力有限,导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三是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由于工业发展加快,二产比重持续上升,三产比重下降在工业发展中,虽然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支撑了工业的较快增长,但生物制药、信息电子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服务业中,虽然汽车物流业发展较快,但总部经济、生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刚刚起步,没有形成对服务业的支柱作用在房地产开发中,住宅开发比重较大,加剧了人口膨胀和社会负担,使住宅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比例失调。
四是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加剧由于公共服务的重心不断下移,财权事权失衡,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教育经费快速增长,城维费缺口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保持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现代化的压力较大三、十二五规划期的宏观环境(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8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较大调整,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明显提高我国将从制造业国际转移对象转变为综合经济要素转移对象,国外的服务业、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空间扩大,导致我国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发生深刻变迁,外商投资结构及出口结构改善二)我国进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在资源环境、社会公平、社会经济协调、区域协调等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科学发展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的主旋律今后五年将成为向科学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追求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如 何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发展改革的重点。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被纳入国家批准的九个区域规划之一,其中大连被确定为核心城市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推动下,沿海六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和产业集群化步伐将大大加速,新一轮城市功能调整、区域分工已经拉开序幕大连作为核心城市,肩负发挥对沿海其它五市的辐射和拉动功能的重任,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9优化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作为重要战略目标甘井子区作为大连全域城市化主要区域,主城区组团的主要增长极,在承担国际城市、核心城市的功能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四)我区被确定为大连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委、市政府批准了《甘井子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一个目标、四个机制、六项措施在我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是对我区在全市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可, 《方案》的实施将使市对区管理体制在今后五年基本稳定,并要求我区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这有利于我区在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先行、先试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五)大连市实施新战略为贯彻国家和辽宁省的新战略,为适 应新的发展形势,大连市制定了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战略, 进行了全域谋划,推动城市组团化发展,城市布局从“ 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型。
甘井子区被纳入主城区组团,作 为主城区未来的主要发展空间同时将金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普兰店市的城区部分、瓦房店炮台和复州湾两个镇,共计 2299.6 平方公里的空间规划为新市区,进行大范围空间资源整合,组成了金州新区组团、保税区组团和普兰店湾新区组团三大功能区组团,并结合功能区组团进行管理10体制改革在新战略推动下,许多城市功能从传统的市中心向外扩散,港口、机场、火 车站、体育中心、高等学府、重工业等外迁速度加快,一些重要城市功能布局到我区,将显著改善区位条件和城市功能11第二章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大连市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领先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全域开发建设、提升城市功能、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新跨越,把甘井子区建设成为现代城市示范区、绿色经济增长区、体制创新引领区、社会和谐发展区,在大连市新一轮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二)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贯彻以下战略:功能国际化战略紧紧围绕大连市建设“ 三个中心”、 “一个聚集区”和区域核心城市要求,着眼于 发挥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的辐射服务作用,坚持中心带动、板块布局、全域开发,以国际现代标准和生态理念规划建设,成为大连市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高端产业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