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摩尔体积设计.doc
5页《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首师大附属密云中学 邓云兰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1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二课时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概念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较熟练掌握了物质的量及摩尔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目的是为以后学习关于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的基础教学目的】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制订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使学生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 1.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能力;2.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3.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德育目标 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规律和本质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二、教法设计二、教法设计1实验探究法:1 摩固体、液体、气体的体积探究要展示实物、做电解水实验引出氢气和氧气体积比 2:1,再通过计算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进行讨论,得出 1 摩任何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的结论。
2.对比分析法:引入新课时采用由具体数据列表对比(1 摩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体积)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即首先形成感性认识3.问题探究法:根据以上对比得出的结果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逐步深入探究,逐渐形成理性认识4.引导假设法:引导学生将微观粒子假设为宏观物质,化虚为实,便于讨论体积的影响因素5.演示法:多媒体演示、实物模型演示三、学法指导三、学法指导【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和应用,知道 1mol 物质的质量和微粒数的计算方法,此时引入气体摩尔体积水到渠成;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物理知识,如:体积的计算方法、物质的三态变化、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等,这些均为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学法指导】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需要及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引导并教会学生采用对比、讨论、推理、分析、假设等方法进行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而教师和多媒体仅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四、教学过程(见下页表格)四、教学过程(见下页表格)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取一装氢气的气球问学生:如果没有天平,你能否想 办法知道氢气的质量? 归纳:如果我们测出气体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质量 。
今天我们学习物质的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问:不同物质的摩尔质量一般不同,那么不同状态物 质(固体、液体、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呢? 投影:1探究 1 摩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提出问题:如何研究这个问题?归纳: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 展示:1 摩铁、铅、铝、硫、碳、水、硫酸样品列表计算七种物质各 1mol 的体积,对比分析数据, 就状态与体积的关系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各不相同 归纳探究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 论证 得出结论提问:1 摩气体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1 摩气体的体积受哪些因素影响?投影:2 探究 1 摩气体物质的体积引导:如何控制同温同压,最简单的方式是同时得到 两种气体,哪个反应具有这种特点?讨论说出想法猜测提出一些想法如: 取 1 摩物质测体积观察它们的体积是 否相同计算体积猜测讨论 温度压强对、 与气体体积的关系学生提出初步方案讨论出电解水实验 可以得到氢气和氧 气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演示:电解水 归纳:两极有气体生成 阴极和阳极气体体积比 2: 1 思考: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如果想知道 1 摩氢气和 1 摩氧气的体积是否相 同还需要什么条件?投影: 假设电解了 1。
8 克水,通过方程式计算填表H2O2物质的量之比 质量 物质的量思考: 由实验可知:氢气氧气体积比 2:1 由计算可知:氢气氧气物质的量之比 2:1 综合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投影:几种气体体积的计算摩尔质量 (g/mol密度(g/L)0℃,101KP一摩尔物 质的体积H22.0160.0899 O232.001.429 CO244.011.977得出结论:在同温同压下,1 摩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都是相同的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四个问题:1.2.3.4. 问题 1.从微观角度考虑:物质体积的大小受哪些因 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将微粒假想成一些看得见的球状物体,按 照一定方式排列后所占的空间受那些因素 影响? 多媒体演示: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逐一突出影响物质 体积的三个因素观察实验并说出实 验现象讨论,还需要知道 氢气和氧气物质的 量计算,巩固物质的 量、摩尔质量有关 计算思考讨论得到初步 结论 1 摩氢气和 1 摩氧气的体积在同 温同压条件下相等计算体积想象相互补充,使 之全面、完整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问题 2.当粒子数相同时,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性因 素是什么? 前提条件:微粒数一定。
多媒体演示: 微粒间距离很小时 增大、减小微粒直径;微粒间距离较大时 增大、减小微粒直径 引导、归纳 微粒数一定时: 如微粒间距离很小…… 如微粒间距离较大…… 问题 3.微粒数相同时,不同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通常 各不相同,为什么?物质三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教师引导 固体、液体微粒间距离很小 → 微粒数一定时体积决定于微粒大小 → 物质不同,微粒大小不同 → 1mol固体液体体积各不相同 引导假设 :气体微粒间距离很大 → 微粒数一定时体积决定于微粒间距离大小 →如果微粒间距离相同 → 1mol 气体体积就相同 问题 4.微粒数相同时,气态物质的体积大致相同, 为什么?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常识,怎样可以改变气体的体积?得出“只要温度、压强相同,微粒间平均距离也就一 定,因此 1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的结论由以上结论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给出定义、符号、表 达式并推出单位板书: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通过演示、推理、 分析和归纳学会研 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复习旧知,结合媒 体演示,得出“固 体、液体微粒间距 离很小,而气体微 粒间距离较大”的 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 行推理由微观粒子转入宏 观条件,讨论温度 和压强对气体体积 的影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单位:L/mol 和 m3/mol 符号:Vm Vm=V/n 标准状况:0℃、101KPa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Vm=22.4L/mol 强调:使用气体摩尔体积的注意事项 实物展示: 22.4L 自制模型媒体演示教师引导归纳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略理解定义回答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较好地理解相关 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在每一次多媒体演示之前一定要留给学 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决不能因为用多媒体演示而错过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