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案例库.doc
48页运输事故1、大屯公司姚桥煤矿“7.26”运输死亡事故2003 年 7 月 26 日 12 时 40 分,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煤二队在新东四采区轨道上山三甩道发生一起运输事故,死亡 1 人一、事故经过七月二十六日早班,采煤二队吕某等 4 人按照班长薛垂松的安排,首先把材料道口的推移千斤顶用平板车运到 7505 工作面,然后在材料道里端拆下 8 根轨道,并把 8 根轨道和 5根钢梁一起装进了已有半车铁料的料车内,装满后用钢丝绳封了两道吕某等 4 人用 25kw绞车将料车拉到材料道外口的车场,改用人工向甩道口推车,吕某在料车的左后侧,吕高会、蔡呈刚在料车的后面,田呈舟在料车的右后侧4 人配合将料车推过道岔,进入车场左边一组轨道约 12 点 40 分,当料车推到该车场的拐弯处,左前轮掉道,车子倒向巷道左帮,压在吕某的胸部及头部,致使其头、胸部受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1、新东四采区三甩道弯道处轨距大,曲率半径不符合要求,且没有轨距拉杆,致使料车掉道翻车2、吕某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料车两侧推车,推车位置不当二)间接原因1、甩车场无调度绞车,导致职工违章推车2、车场轨道铺设不符合要求,验收、检查、维护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隐患长期存在。
3、班长分工未指定临时安全负责人4、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自我保安意识不强三、防范措施(一)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一次认真全面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运输系统,特别是轨道质量、运输作业,集中力量查处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限期整改,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二)要进一步加强运输管理,特别对一些边远地带、单位之间结合部位及零散岗位、辅助作业岗位要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责任,遏制运输事故频发的势头三)加强斜巷运输管理,管理人员、安检现场跟班,落实安全责任人四)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规范职工的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五)加强安全教育,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和死角,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安意识,树立时时处处抓安全及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六)加强“三大规程”的学习、贯彻、落实,不折不扣地按规定去做,严格按章作业2、白水煤矿“12.3”运输事故2006 年 12 月 3 日 12 时 40 分,运输队在+450 运输大巷 2.19KM 处发生一起运输事故,伤亡一人一、事故经过: 2006 年 12 月 3 日,早班运输队安排:吴某某负责与其余 3 人在+450 运输大巷抹标准化里程牌。
当抹到 2.1KM 处牌子时,孟某某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向里边走去,经其余三人劝阻,均无效果,孟某某私自到 2.19KM 附近罗某某与杜某某驾驶 6#机车在一九采区口处理架线卡子后沿重车道向外行驶,在 2.3KM 处与沿轻车道向里行驶的 10#机车相遇,两车按规定鸣铃、减速会车大约 12:40,6#机车头行至 2.2KM 附近时,发现前方人行道上有人向井底方向行走,开始鸣铃、减速当机车距行人不足 1 米处时,孟某某突然由人行道拐上轨道中心,当即被机车碰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机车撞倒孟某某致死 2、重要原因: (1)孟某某工作纪律性差,安全意识淡薄,自保意识不强2)吴某某三人与孟某某在一个工作小组,制止“三违”不力,对孟某某擅自离岗未能有效制止 3、间接原因: (1)工作小组内部互保意识不强 (2)电机车司机,遇险应变能力不强, (3)区队对职工教育不够,对大巷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预知不足,管理上存在漏洞 三、事故点评: 这次事故的直接受害人孟某某本人组织纪律性差,临近退休,工作资历老,擅自脱离大巷临时工程警戒线外,服从意识差,自由主义严重;同时,职工普遍认为大巷比较安全,对大巷工作安全警惕性不高;再次,小组负责人属于区队临时指定的,没有强制阻止孟某某离开现场,没有尽到负责人的义务;而孟某某在横跨轨道时对车距和车速确认不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在井下工作中,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措施要尽可能严密、周到,职工要最大程度地明确其相应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激励工程负责人尽职尽责带领其他人员安全完成临时性工程;再次,区队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让职工对大巷管理的相关规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执行矿“严禁大巷行人”方面,不能有任何偏差和优越权;加强临时性工程中的安全确认管理;在大巷停车检修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机车的行车速度和制动距离,在距离停车检修或施工地点前后一定范围内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大巷运输事故的重复发生3、太原煤气化公司炉峪口煤矿“7.17”运输死亡事故2004 年 7 月 17 日 11 时 15 分许,太原煤气化公司炉峪口煤矿二采区 2418 回采工作面发生一起运输伤亡事故,死亡 1 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12.1 万元一、事故经过简况2004 年 7 月 17 日约 11 时 15 分许,在机尾落山处的安全员郝和平听见马某“哎呀”了一声,就急忙跑过去,看见马某脸朝机头方向脚朝落山躺在机尾防护罩与巷帮木棚之间事故发生后,将马某抬到井底用人车拉到坑外,于 11 时 56 分送到公司职工二院,经诊断已死亡二、事故原因(一)事故直接原因人员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机尾滞留,被从运行的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机尾防护罩检查口带出的构木顶在巷帮,撞击致死,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间接原因1、对工人的违章行为制止不力,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未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查检修,致使设备在不完好的情况下运行,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工作面机尾安全出口高度和宽度均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4、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职工自保互保意识差,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 防范措施(一)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增强职工自保互保意识,提高作业人员素质二)强化日常安全监督检查,杜绝违章行为三)做好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消除事故隐患四)严格生产工序和交接班管理,保证现场安全生产4、平朔公司安家岭井工矿 1 号井“4.25”运输死亡事故2005 年 4 月 25 日零时 15 分,平朔公司安家岭井工矿 1 号井在检修皮带运输机时发生一起运输死亡事故,死亡 1 人一、事故经过2005 年 4 月 24 日夜班,王敦建发现皮带开动后皮带上有灯光,马上跑向变电所并晃动头灯通知张敬光停皮带皮带停止后,王敦建、张敬光寻找胡某,未发现王敦建汇报调度室,同时组织寻找1:30 时左右,胡某在地面 01 号皮带机尾处被找到(胡某由 5号皮带(东翼主运皮带)拉运约 25 米落入煤仓,煤仓深 28 米,后通过给煤机进入主井皮带后提升至地面) ,经确认死亡。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现场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并违章开动皮带,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二)间接原因1、东翼主运皮带(5 号皮带)远程控制开关按钮出现故障后,综采一队仍违章组织生产;矿值班领导没有得到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2、调度室及电器设备主管部门工作未能尽职尽责,致使综采一队违章组织生产的行为数日得不到制止,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3、矿主要负责人对综采一队违章组织生产的行为默认、失察;矿井安全人员配备不足;职工全员培训不到位、被考核录用人员素质差,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一个原因三、防范措施(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达 100%,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二)要认真吸取“4.25”事故教训,对所有机电系统各种设备保护进行全面检查,完善安全防范设施严禁违反操作规程从变电所启动皮带,如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到变电所启动皮带,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方可实施三)强化领导干部值班制度,深入生产一线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要加强特殊工种的管理,严禁无证人员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特别对中央变电所等重点部位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变电所的管理规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五)加强对全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自保互保能力5、违章跨越刮板输送机受伤事故案例一、事故经过:2003 年 8 月 15 日, XX 煤矿综采队 XX 工作面夜班,工作面正常生产,采煤机在机头向机尾行驶,端头支护工张 XX 从工作面轨中巷到工作面找高压管子,因刮板输送机距机尾间隙较小,张 XX 直接从刮板输送机上跨越,就在张 XX 把脚踏在输送机上时,他没有注意到机尾的刮板已经出槽,随即被出槽的刮板刮倒,接着被带着向机头走支架操作工钱 XX 及时向煤机司机发出停机信号,待张 XX 被救出时已经奄奄一息跟班副队长迅速组织人员抢救,经送医院抢救虽然张 XX 保住了一条命,却造成下肢截瘫的重伤事故二、事故原因:1、支护工张 XX,违章在刮板输送机运行时直接跨越输送机,是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综采队在工作面机尾侧没有按照规程的设计在机尾设置人行过桥,致使张 XX 在跨越刮板输送机时被刮倒,负有管理的责任也是此起事故的主要责任三、防范措施:1、工作面端头安全出口的行人宽度及高度必须符合规程及措施要求,当工作面没有行人出口时,必须加设行人过桥或采取其它措施保证出口畅通在没有行人过桥的地点通过运输设备时必须坚持停机行人制度,严禁人员跨越运行中的运输设备。
2、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管理,及时更换面溜刮板及溜槽,防止面溜飘链移溜时,要严格按照两种要求,顺直溜子,杜绝操作不当造成面溜出链等事故3、立即对全体职工进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奖优罚劣,不合格者停班学习,狠抓落实,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对隐患的防范能力4、组织职工重新学习“三大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结合此次事故教训,深刻反思,开展好警示教育5、加强斜巷运输管理,管理人员现场跟班,落实安全责任人6、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关键工序和重点隐患的双重预警,并加强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6、上扒勾绞车绳伤人事故案例(小绞车司机)一、事故经过:2006 年 11 月 20 日中班,掘进 X 区值班人员董 XX 安排-480 轨道上山迎头正常出矸17 时 10 分左右,当第二勾三个重车提至上变坡点 6 米处时,扒勾工在车已停稳的情况下摘勾头,由于矿车前有余绳,绞车司机刘 XX 加速操作 55KW 绞车带绳,钢丝绳猛然弹起,将正在摘勾头的刘 XX 击伤,造成刘 XX 右小腿胫腓骨骨折,二、事故原因:1、绞车司机刘 XX 安全意识淡泊,互保意识差,没有认真观察绞车前方情况,便违章加速带车,且作为现场安全责任人,没有尽到应尽的安全责任,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扒勾工刘 XX 安全意识淡泊,自主保安意识差,在绞车没有停电的情况下,违章冒然摘勾头,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3、扒勾工王 XX 互保意识差,对绞车司机刘 XX 和扒勾工刘 XX 的违章作业行为没有制止,且在绞车没有停电的情况下,违章摘保险绳勾头,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4、班长谢 XX 现场工作安排不严不细,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5、跟班副区长陈 XX 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现场重点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6、掘进 X 区区长、支部书记、技术员,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有一原因三、防范措施:1、 掘进 X 区要认真吸取本次事故教训,对事故进行深层次剖析,找出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管辖范围内进行全面自查自纠,消除现场隐患,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发生2、加强斜巷运输管理,管理人员现场跟班,落实安全责任人3、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争强员工的自保互保意识,对安全不放心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帮教,消除现场低标准作业和违章蛮干现像,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4、 严格落实“三高、三严、三移”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安全工作重点,明确现场安全责任7、**煤矿 790 翻笼挤人事故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