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热器组装工艺通用规程.doc
9页换热器组装工艺通用规程1 总则1.1 本守则适用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 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的组装2 半成品的验收2.1 熟悉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文件2.2 检查材料及其规格、材料标记应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规定2.3 检查焊缝坡口开关和尺寸,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2.4 检查每个筒节的高度、周长、圆度,端面不平度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2.5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做到不合格件不装配 3 壳体组装3.1 壳体按照工艺卡要求的对口间隙进行组对,纵缝对口错边量应≤0.l δs,且不大于 2mm;环缝对口错边量应≤ 0.l δs,且不大于 3mm 3.2 圆筒内径允许偏差用板材卷制时, 内径允许偏差可通过外圆周长加以控制, 其外圆周长允许偏差为 10mm,下偏差为零 用钢管作圆筒时,其尺寸允许偏差 Ⅰ级换热器应符合 GB8163和 GB/T14976较高级的规定 Ⅱ级换热器应符合 GB8163和 GB/T14976变通级的规定3.3 圆度(圆筒同一断面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e≤5%DN,且DN≤1200mm时, 其值不大于 5mm; DN>1200mm时,其值不大于 7mm。
3.4 圆筒 直线度允许偏差为 1/1000 (L 为筒体总长)且 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 4.5mm;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8mm直线度检查应通过方位中心线的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 0°、90°、 180°、 270°四个方位测量3.5 筒体与法兰装配时, 应保证法兰端面与筒体轴线垂直, 并且螺栓孔应跨中3.6 壳体内部的 A、B 焊缝的加强高度及接管凸起处必须铲磨至与壳体内表面平齐,以利于管束的装进和抽出3.7 重叠式换热器必须进行重叠预装配 并在单台制作时应留有不焊接的支座、接管 在预装配时予以调整,见图 4-1 重叠预装配合格后进行焊接对应的重叠式换热器预组装后应做上标记, 以全现场组装3.8 在壳体上设置接管或其它附件可能导致壳体变形较大, 影响管束顺利安装时,应 采取防止变形或预变形措施4 管箱、浮头制造4.l 管箱短节与管箱法兰装配时, 应以法兰背而为准, 两个法兰面的螺栓孔均应跨中4.2 管箱隔板装配前,应将管箱内 B 缝凸起处打磨平,然后组焊隔板4.3 焊接管箱隔板时,焊肉应与法兰端面齐平4.4 管箱接管开孔划线时,应使短节 A 缝处于水平位置。
4.5 管箱接管与管箱装配应保证接管高度公差符合要求4.6 管箱、浮头热处理 碳钢、低台金铜制的有分程隔板的管箱和浮头以及侧向开孔超过 l/3 圆筒内径 的管箱,在施焊后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热处理后加工密封面热工艺按《热处理工 艺守则》中的规定 奥氏体不锈钢制管箱、 浮头一般不作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当图样有规定时,可按热处理工艺卡进行热处理5 管束的制造5.1 换热器5.l.1换热器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观无折叠、裂纹等缺陷5.1.2用于胀接连接的换热管的硬度值应低于管板的硬度值5.1.3换热器拼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5.1.3.1同一根换热器,其对接焊缝不得超过一条(直管)或二条 (U形管) 最短管长不得小于 300m;包括至少 5Omm直管段的 U形管弯管段范围内不得有接缝 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管壁厚的 l5 %,且不大于 O.5mm;直线度偏差以不影响顺利穿管为限 对接后,应按表 4-l 选取铜球直径对焊接接头进行通球检查,以钢球通过为合格表 4-l换热器外径 d d≤25 25<D≤40 D> 40钢球直径0.75di0.8di0.85di注: dl 为换热管内径 对接接头应做焊接工艺评定。
对接接头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 抽查数量应不小于焊接接头总数的 l0 %,且不 少于一条如有一条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再出现不合格时,应 l00 %检查 形管的弯制5.l.6.l U 形管弯管段的圆度偏差,应不大于管子名义外径的10% 形管不宜热弯,采取热弯时应征得用户同意,并有工艺措施 当有耐应力腐蚀要求时,冷弯 U 形管的弯管段至少包括150mm的直管段,应进行热处理 对接后的换热管, 应逐根作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二倍换热管加工切管,切割管子可使用无齿锯,切口要整齐,偏斜量不大于管子外径 2%,管子长度的允许偏差为 0-2mm换热管表面应除锈, 两端磨光切口要整齐, 露出金属光泽的长度分别为:用 于焊接时为 25mm;用于胀接时为 2 倍的管板厚度5.2 管板、折流板、拉杆、支持板等应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规定5.3 管束的组装 在平台上根据划线位置分别装置好一个固定两管板的支架, 按预先的方位将固 定管板装在支架上,装拉杆,定距管,折流板,紧固螺母拉杆上的螺母应拧紧 连接部位的换热管和管板孔表面应清理干净, 不得留下有影响胀接或焊接连接 质量的毛刺、铁屑、锈斑、油污等。
穿管时不应强行敲打,换热器表面不应出现凹瘪或划伤 管束安装与胀接时,应保证管板与管子垂直,两管板平行,检查时测量四点,其两管板间距允差不得超过: 当DN<1000为2mm;当 DN≥1000为3mm 胀管后管板密封面不平度要求:当 DN≤800mm时,不得超过1mm;当 DN>800mm时,不得超过 2mm为防止管板胀后变形应采用以下措施: 胀接次数 : 当管子管板间的间隙小于 0.4mm时,可以一次胀成;当间隙大于或等于 0.4mm时,应二次或二次以上胀成,胀接次数为二次或二次以上时,可以先定位胀后再进行强度胀接 胀接次序:见图 4-2 对于浮头式换热器,应先胀固定管板,再胀浮头管板 机械胀接在正式胀接前,应进行试胀试胀时,应对试样进行比较性检查,检查胀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突变,喇叭口根部与管壁的结合状态是否良好等, 然后检查管板孔与管子外壁的接触表面的印痕和啮合 状况 换热管与管板间强度连接时,应按 GB151《钢制换热器》附录C的要求进行焊 接工艺评定 管束的焊接顺序见图 4-3 6 换热器组装6.1 换热器零、部件在组装前应认真检查和清扫,不得留有焊疤、焊条头、焊接飞溅物、浮锈及其它杂物等。
6.2 吊装管束时,应防止管束变形和损伤换热器6.3 紧固螺栓至少应分三遍进行,每遍的起点应相互错开 120°,紧固顺序可按图 4-4 的规定6.4 换热器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 4-2 表 4-2接管公称直径50-100150-300≥350Cmax1.52.54.5注:本表仅适用于与外部管线连接的接管7 压力试验换热器管程和壳程应按图纸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耐压试验附件: 图 4-1图 4-2图 4-3图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