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硕士研究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docx
14页2024硕士研究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对于课程的定义,各类教育著作可谓见仁见智,其中一种定义认为课程“就是从一定社 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这种课程观点是( )A.课程即教学科目 B.课程即学习经验 C.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D.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2.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A.晏阳初 B.梁淑溟 C.陶行知 D.陈鹤琴3.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据科尔伯格道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水平的特点是()A.惩罚成服从的定叫阶段 B.个人工具主义的定向阶段 C.好孩子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记向4.下面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B.20世纪20~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C.20世纪50年代,奥苏泊尔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D.20世纪8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5.为了体现“士族贵庶皆须教”,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设一个专习儒家经典的中央官学是(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6.《学记》中“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A.小学 B.大学 C.乡学 D.塾7.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
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8.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 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 )A.古儒学校 B.职官学校 C.宫廷学校 D.文士学校9.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 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10.在测量调查中,对于生活水平,可以给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等级,这种测 量方法属于:( )A.定序测量 B.定距测量 C.比率测量11.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 )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 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 C.新大学运动 D.提高教育质量12.被称作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的是( )A.天津武备学堂(1885李鸿章)B.福建船政学堂(1866左宗棠)C.江南陆师学堂(1896 张之洞)D.湖北武备学堂(1896张之洞)13.“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的观点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14.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15.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这 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16.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17.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夫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其中一 种方式的定义是指“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这种定义是( )A.规定性定义 B.操作性定义 C.描述性定地 D.纲领性定义18.建立在对学生道德发展状况与需要的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德育模式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19.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老师强制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某老师让全班学生轮 流扇犯了错误的学生的耳光,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惩罚给儿童造成了太深、太多的心灵伤害, 这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所发挥的( )A.正向教育功能 B.负向教育功能 C.显性教育功能 D.隐性教育功能20.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 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 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21.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 )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 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C.学科知识结构 D.程序教学方法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 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鲍尔斯 C.克伯屈 D.狄尔泰23.在众多的道德教育模式中,有一种模式强调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 分的新行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儿童可以通过替代性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 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这种道德教育模式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育模式24.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25.学生在学习“tiger” 这一单词时,学生把单词的音和义形成关联,想象为“泰山上一 只虎” 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26.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 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活需要起源说2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A.反求诸己 B.养子使作善 C.以身垂范 D.上施下效28.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 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 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
这种评价理论是( )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29.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新教教育的主要区别为A.具有精英性与平民性 B.现代性与古典性 C.实践性与理论性 D.职业性与学术性30.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A.学习者 B.教育管理者 C.研究者 D.家长代理人31.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A.经正女学 B.南洋公学 C.广雅书院 D.通艺学堂32.“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观察阶 段的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和特长,以便通过考试遴选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这个计划是( )A.魏玛宪法 B.《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 C.高等教育总纲法 D.汉堡协定33.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34.行,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行”这方面,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孔子35.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影 响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 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二、判断题(5题)36.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
A.正确 B.错误3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A.正确 B.错误38.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A.正确 B.错误39.学习者就是学生A.正确 B.错误40.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C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 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换言之,课 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2.C陶行知主张“小先生制”,认为在所有的老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所以本题选C3.C依据题干,该儿童认为这个丈夫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所以这个体现了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表杨我们就应该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能做4.B5.A6.B7.A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中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为“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情境角色,模拟情境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为“情景模拟法”。
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为“实际锻炼法”这三个方法在题干表述中都有体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8.A9.D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主观能 动性的不同,使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 差异个体差异性有多个层次的表现:首先,从群体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从 个体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10.B11.D12.A13.B14.A此题题干所表述的重点为当孩子的自我需求被满足后,道德发展水平就会随之得到提升发展由低层次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这个过程为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体现15.A16.B壬子癸丑学在1912年11月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指出初等小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更7门课程所以据此本题选B17.D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夫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 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其中纲领性定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