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
17页长江中学2018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35Cl−和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B HClO的结构式:H−Cl−OC. HF的电子式:D.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项,35Cl- 和37Cl-的核电荷数都是17、核外都有1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都为,A项正确;B项,HClO的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C项,HF中只有共价键,HF的电子式,C项错误;D项,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的质量数为238,该原子表示为,D项错误;答案选A2.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自ⅢA族的硼到第ⅦA族的砹连一条斜线,此即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从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A 耐高温材料 B 新型农药材料 C 半导体材料 D 新型催化剂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可作半导体材料详解】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如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的元素中寻找新型农药材料,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注意元素的性质及应用,把握元素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3硒(Se)是人体健康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已知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质量数为34 B. 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C. 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酸性:HClO4〉H2SeO4【答案】A【解析】A、从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Se的质子数为34,质量数一定大于34,A错误;B、Se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B正确;C、SeO2中Se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Se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正确;D、Se的非金属性弱于S,所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大小为H2SO4 〉H2SeO4,D正确;答案选A 乙酸的官能团为( )A. -COOH B. —OH C -CH3 D. C2H4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乙酸结构简式是CH3COOH,官能团是—COOH,所以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种类的判断的知识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A MgCl2 B。
K2S C. NaCl D. NaOH【答案】D【解析】A.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故A不选;B.K2S中只存在离子键,故B不选;C.NaCl中只存在离子键,故C不选;D.NaOH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选;故选D点睛:明确判断化学键的一般规律即可解答,注意铵盐、碱、氯化铝中的化学键为特例.6.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Ca弱 B K与水反应比Mg与水反应剧烈C HCl的稳定性强于HBr D. 硼酸(H3BO3)的酸性强于H2SO4【答案】D【解析】【详解】A.铍(Be)和C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金属性:Ca>Be,所以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钙弱,故A正确;B由于金属性:K>Mg,所以K比Mg更容易失去电子,故K与水反应比Mg与水反应剧烈,故B正确;C.Cl、Br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所以稳定性:HCl>HBr,故C正确;D由于非金属性:B<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3BO3<H2SO4,即硼酸(H3BO3)的酸性弱于H2SO4,故D错误.故选D点睛】同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7.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镁条溶于盐酸 B。
氨气液化 C. 碳酸钙分解 D 硝酸铵溶于水【答案】A【解析】A、镁条溶于盐酸,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氨气液化,属于吸热过程,故B错误;C、碳酸钙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是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8.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u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负极反应为Zn-2e-===Zn2+C.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B【解析】【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判断详解】A、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金属性锌强于铜,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锌是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B正确;C、锌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则电子从锌出来通过导线流向铜,C错误;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变化电能的装置,D错误.答案选B某主族元素R的原子的电子式可表示为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其化学式肯定错误的是 ( )A. 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B. 含氧酸分子式为HRO3C。
含氧酸分子式为H3RO4D. 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5【答案】D【解析】A 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数值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故A正确;B. 含氧酸HRO3中R的化合价为+5,故B正确;C. 含氧酸H3RO4为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C正确;D R的最低价为—3,所以其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3,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R原子的电子式显示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得出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干冰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一是生成新物质,二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B.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干冰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错误;D.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条件,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加热,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有关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与H2O发生加成反应 B.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 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饱和一元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OH不能电离,显中性,不能使石蕊变红,故B错误;C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故C错误;D.乙醇含有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12.下列条件中,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选项金属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温度/℃A2.4 g锌片3 mol·L-1硫酸50 mL40B2.4 g锌粉1 mol·L-1硫酸200 mL30C2.4 g锌粉3 mol·L-1硫酸50 mL40D5.6 g锌片3 mol·L-1硫酸100 mL30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Zn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及固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接触的就越充分,反应速率就越快。
对表格的反应条件进行观察,分析确定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C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因素的判断的知识13.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0.3mol/(L· s) B. v(A)=05mol/(L· min)C v(C)=0.8mol/(L· s) D v(D)=1mol/(L· min)【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A、v(B)/1=0.3mol/(L·s)÷1=03mol/(L·s);B、v(A)/2=0.5mol/(L·min)÷2=025mol/(L·min)=00042 mol/(L·s);C、v(C)/3=08mol/(L·s)÷3=0.26 mol/(L·s);D、v(D)/4=1 mol/(L·min)÷4=025 mol/(L·min)=0.042 mol/(L·s)显然选项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A.点睛:注意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
14.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 )A. 苯 B 溴苯 C 硝基苯 D 乙醇【答案】A【解析】【详解】A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故A正确;B.溴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B错误;C.硝基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C错误;D乙醇与水互溶,混合后不会分层,故D错误15.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A 豆油 B 酱油 C. 煤油 D. 甘油【答案】A【解析】【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是油与脂肪的统称,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烃基中含有不饱和键呈液态称为油,不含不饱和键呈固态为脂肪.【详解】A、豆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选项A符合;B、酱油 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成分,选项B不符合;C、煤油属于烃类,不属于酯,选项C不符合;D、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酯类概念和结构分析,主要是物质结构的理解和应用,题目较简单。
16 将甲烷与氯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于一试管中,倒立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置于光亮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试管中气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