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任务速度与任务准确性.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82975
  • 上传时间:2017-08-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任务速度和任务准确性1 引言在反应时的实验中,速度-准确性权衡的问题是关系到实验信度的基本问题,研究者们注意到,被试有时候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在具体的实验中,被试究竟会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被试对实验目的的理解,被试的实验动机等等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加深理解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问题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女生 2 名,年龄都为 20 岁2.2 仪器两支笔,两张英文报纸,一个计时器2.3 程序1 准备好纸、笔,主试设置 30 秒的时间,请两名被试以正常速度浏览英文报纸的某篇文章,要求划掉每个字母“e” 这次被试浏览的行数为“基线 B”,无论被试划了一行的任何位置都将这一行计算在内2 主试分别统计正确划掉的字母数、漏掉的字母数、浏览过的行数和任务的正确率3 第二次仍设置 30 秒的时间,要求浏览行数在基线水平上增加 20%第三次时间相同,但浏览数在基线水平上减少 10%第四次增加行数 30%,第五次减少行数 30%4 统计比较结果3 结果本次实验是把反应时间作为指标,考虑在不同情况下,被试会采用何种方式在准确率与时间上做出取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被试甲在标准时间 30 秒内可以划掉的行数少于被试乙,即基线 B 小于被试乙的基线,并且被试甲的平均正确率大于被试乙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被试甲在实验一开始就采取了比较严谨的策略,即比较重视准确率;而被试乙或许在一开始就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策略,即比较重视速度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被试甲的平均正确率大于被试乙表 1 两名被试的速度-准确性权衡的经验测定结果被试 行数 正确划掉的字母数遗漏的字母数总字母数 正确率3 29 3 32 0.906基线 BB+20% 3.6 31 2 34 0.9122.4 20 0 20 1B-20%B+30% 3.9 31 12 43 0.738被试甲2.1 20 0 20 1B-30%基线 B 4 34 7 41 0.8295 34 12 46 0.739B+20% B-20% 3.5 33 0 33 1被试乙B+30% B-30%5.53373217154330.6850.9704 讨论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是在保证被试阅读材料的同质性的前提下,考察被试在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怎样的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被试或许会要求自己保持一定的速度而忽略正确率,这样必然是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提高反应速度;或许被试会要求自己保证一定的准确率而放慢速度,这样必然是以牺牲反应速度以提高反应准确率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无论在怎样的基线水平下,浏览行数的增加,被试必然会加快浏览速度,这样,准确率就会下降;浏览行数减少的情况下,被试会放慢速度,有的被试还会有时间回头检查,这样,准确率就会提高在本次试验中,被试甲的基线 B 为 3 行,正确率为 0.906,这样的标准属于居中的水平,被试甲一开始实验时就采取了比较保守、严谨的策略,这样,在后续的 B+20%的实验中,被试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正确率,就算在 B+30%的实验中,被试甲的正确率只有 0.738,仍对她的整体平均数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且,这样一个基线水平,直接导致了在 B-20%以及 B-30%的实验中,被试保持了正确率为 100%但是,被试乙的基线 B 为 4 行,正确率为 0.829,这样的成绩并不算太好,这表明被试乙在实验一开始就采取的是较为宽松的策略,即对反应速度要求较高,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以牺牲一部分准确率为代价的,在后续的 B+20%与 B+30%的实验中,被试乙的正确率分别为 0.739 和 0.685,并且只有 B-20%时的实验中她的正确率才达到 100%。

      在本次实验中,被试甲与被试乙的实验策略完全是根据个体对实验的理解决定的,实验结果较为客观,实验环境较为安静,对被试的影响小,但是,由于英文材料是没有间隔的字母排列,被试在作了几次实验过后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或者出现看跳行的情况,这都对实验结果有或多或少的影响5 结论本次实验发现,被试如果想要达到一定的反应速度,就必须以牺牲反应准确性为代价,如果想要保持一定的反应准确性,就必须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这表明,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性在反应时间的测定实验中是一组不可兼得的因素,只有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准确性,或者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速度参 考 文 献朱滢.2009.《实验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