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
7页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1、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质的散文是AA、《种树郭橐驼传》B、《季氏将伐颛臾》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2、《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D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3、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B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D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5、下列诗作中考,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B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艾青《我爱这土地》6、曹禺的代表作是AA、《雷雨》、《日出》、《北京人》B、《茶馆》、《屈原》、《北京人》C、《茶馆》、《雷雨》、《日出》D、《屈原》、《茶馆》、《雷雨》7、“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DA、柳永、辛弃疾B、李清照、柳永C、辛弃疾、李清照D、苏轼、辛弃疾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C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B、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C、颖考叔、祭仲、公子吕D、子封、共叔段、颖考叔9、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时AA、秦王B、魏王C、楚王D、齐王10、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11、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AA、契诃夫---《苦恼》---姚纳B、欧·亨利---《苦恼》---德拉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D、欧·亨利---《苦恼》---姚纳12、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CA、郁达夫和徐志摩B、郭沫若和郁达夫C、闻一多和徐志摩D、郁达夫和闻一多13、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A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14、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DA、三十从军今白发B、三顾频烦天下计C、拔剑四顾心茫然D、出师未捷身先死15、“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CA、对偶 借代B、比喻 夸张C、对偶 夸张D、对偶 拟人16、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出自BA、《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B、《诗经·氓》、《陈情表》、《礼记·大同》C、《郑伯克段于鄢》、《礼记·大同》、《陈情表》D、《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礼记·大同》17、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CA、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B、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BA、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看到顾秉谦就如同见到了严嵩B、左右以军贱之,食以草具食以草具:就用草制的器具给他吃饭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我愆期:不是我拖延婚期D、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细密的欲望不要撒进池塘19、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B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相顾:相互照顾C、广骑曰:“事故李将军” 故:原来的D、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疾走:快跑20、下列各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DA、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B、男有分,女有归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有白马将出护其兵非我也,兵也D、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非选择题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一)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1、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开始沾沾自喜,后来感到了自己的渺小2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因为他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23、河伯心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二)阅读《陌上桑》中的首段,然后回答第24-26小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4、这段文字是从哪两个角度来突显罗敷美貌的?(4分)正面描写罗敷的服饰,侧面描写观者的反应25、这首诗为什么要在开篇极力渲染罗敷的美貌?(4分)一方面突出了罗敷形象的美好,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26、这首诗属于哪种诗体?(2分)乐府诗三)阅读司马迁《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①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②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③。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④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27、请说明文中四个“之”各自的含义4分)之①:指代项王的军队之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③:指代骏马骓之④:指代项王的歌28、项王的诗反映出他怎样的复杂心态?(4分)豪气冲天的自负、时运不济的绝望、无力回天的悲怆、儿女情长的留恋29、从这段文字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2分)四面楚歌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一)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
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30、请概括涵所描绘的大海的性格4分)温柔而沉静31、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大海?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4分)为了以大海的美德来象征人的品德,号召大家做一个“海化”的青年托物言志32、杰对大海的描绘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2分)比喻和拟人二)阅读《宝玉挨打》中贾政说的两段话,然后回答33-35小题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33、贾政为什么要毒打宝玉?(4分)贾政怨恨宝玉叛逆,生怕宝玉发展到“弑父弑君”的地步,为了“绝将来之患”,所以要将宝玉置于死地34、贾政要将宝玉置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叛逆者的畏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忠诚35、由此看来,宝玉挨打的实质是什么?(2分)是封建正统势力对叛逆者的一次压制。
三)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然后回答36-38小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72.1.2136、在这首诗中,作者所抒发的乡愁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把思念亲人和家乡与思念大陆和祖国融为一体37、作者是怎样安排诗歌结构的?(4分)一是以时间为顺序,写出了诗人自幼及老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二是每小节都采用相同的句式,反复咏叹38、“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采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2分)比喻四、作文:50分3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之路也会遇到红绿灯,红灯亮时,就要暂时驻足,为前行积蓄力量;绿灯亮时,就要勇敢前行,奔向自己的目标正是有了这红绿的变化,人生的步伐才有快慢调整,人生的景色才会五彩斑斓请以“人生红绿灯”为话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2011--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参考答案,考生可以登录:http://www.360hang.org/zhenti/ 免费下载》》》更有2011--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专升本全部真题、答案评分,免费下载。
由于考前忙于复习,基本不会花时间了解有关信息,等高考结束后,又不知如何了解到有效信息所以,无论考前还是考后,家长在报考学校这一环节付出精力较多,也愿意出资获取信息帮助孩子多了解高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