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ppt
39页12.12.电力系统防雷保护电力系统防雷保护12.1 12.1 雷电过电压的成因及其特点雷电过电压的成因及其特点雷云:雷云:一、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一、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带电的云带电的云( (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先决条件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先决条件) ) 一、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一、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先导放电:先导放电: E ≥30kv/cm E ≥30kv/cm主放电主放电: :(约(约5050~~ 100μs 100μs ))Ø电流极大电流极大(( 数十~上百千安)数十~上百千安)余辉放电余辉放电: :v特点:特点:Ø电流不大电流不大(数百安)(数百安)Ø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长(( 0.03 0.03~~ 0.15s 0.15s))v特点:特点:Ø存在时间极短存在时间极短二、雷电参数二、雷电参数雷电流幅值雷电流幅值雷电流波形雷电流波形地面落雷密度地面落雷密度最大陡度最大陡度1.1.雷暴日雷暴日((T T)): : 雷暴日雷暴日一年中发生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年中发生雷电放电的天数规程规定:规程规定:T T<<151515 ≤ T15 ≤ T<<404040≤ T40≤ T<<909090≤ T90≤ T少雷区少雷区 中雷区中雷区 多雷多雷区区 强雷强雷区区( (衡量雷电活动频繁的程度衡量雷电活动频繁的程度) ) 标准雷暴日:标准雷暴日:4040雷电的极性雷电的极性2. 2. 雷电流幅值雷电流幅值T > 20T > 20日日 T T ≤ 20 20日日 3. 3. 雷电流的波形和最大陡度雷电流的波形和最大陡度ττt t: : 波头时间(波前时间)波头时间(波前时间)τ: τ: 波长(半峰值时间)波长(半峰值时间) 1 1~~ 4 μs 4 μs 平均平均2.6 μs2.6 μs 2 02 0~~ 100 μs 100 μs 多为多为40 μs40 μs 平顶斜角波平顶斜角波陡度陡度 a= I/τ a= I/τt t= I/2.6 kA /μs = I/2.6 kA /μs 防雷设计中取防雷设计中取 ττt /τ /τ==2.6 / 40 μs 2.6 / 40 μs 4. 雷电的极性雷电的极性雷云下行到大地的电荷的极性雷云下行到大地的电荷的极性实测统计:实测统计:90%是负极性是负极性5 . 5 . 地面落雷密度地面落雷密度γ: γ: 每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地面落雷次数每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地面落雷次数 实测统计得实测统计得:γ:γ==0.07 0.07 次次/ /平方公里平方公里˙˙雷暴日雷暴日6. 6. 线路每百公里每年的雷击次数线路每百公里每年的雷击次数N N 次次/100/100公里公里˙˙年年7 . 7 . 每个变电站每年的雷击次数每个变电站每年的雷击次数例例 某变电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某变电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 400m 400m、、500m500m和和25m25m,该地区雷暴日为,该地区雷暴日为40 40 ,,K=1, K=1, 求该变电站每年的雷击次数求该变电站每年的雷击次数N.N.解:解: 次次/ /每所每所˙˙年年选择性雷选择性雷击系数击系数一般一般K=11. 1. 雷直击于架空输电线的直击雷过电压雷直击于架空输电线的直击雷过电压A A三、雷电过电压的形成三、雷电过电压的形成2.2.雷直击于线路杆塔时的直击雷过电压雷直击于线路杆塔时的直击雷过电压3 .3 .架空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架空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S↑→E↓→QS↑→E↓→Qg g↓↓ I↑→ Q云云↑→E↑→ Q束束 h↑→C h↑→C1111↓↓感应过电压的大小感应过电压的大小(KV)(KV)( (实测得实测得) )(kv(kv)) 当当S<65mS<65m时时 ( (雷击杆塔雷击杆塔) ) 当当S>65mS>65m时时 ( (雷击输电线路附近地面雷击输电线路附近地面) )Ug↑Ug↑= Qg/C11↓Ug↓感应雷过电压的特点感应雷过电压的特点Ø极性与雷电流的极性相反极性与雷电流的极性相反Ø幅幅值不值不高高 一般不超过一般不超过 300300~~ 400kv400kvØ不会引起相间绝缘闪络不会引起相间绝缘闪络4 . 4 . 流动波过电压流动波过电压 电缆电缆 Z ≈ 50 Ω Z ≈ 50 Ω ------波阻抗波阻抗 ------波速波速 架空线架空线 Z ≈ 500Ω Z ≈ 500Ωυυ== 300 m/μs = C 300 m/μs = C 12.2 12.2 防雷保护装置防雷保护装置一一. .避雷针避雷针1.1.避雷针的结构避雷针的结构 避雷针的作用避雷针的作用: :引雷引雷 、泄雷、泄雷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单支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被保护物不遭雷击的某个空间范围被保护物不遭雷击的某个空间范围在被保护物高度在被保护物高度h hx x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 rx x当当h hx x ≥ h/2 ≥ h/2时时 r rx x==(h- h(h- hx x )p=h )p=ha ap p当当h hx x ==0 0时时 r rx x==1.5 hp1.5 hp当当h hx x ≤ h/2 ≤ h/2时时 r rx x==(1.5 h-2h(1.5 h-2hx x)p)p 避雷针的高度避雷针的高度系数系数D<7 hp 两支等高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两支等高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 与与 的关系的关系时时时时当当 当当二、避雷线二、避雷线 单根避雷线单根避雷线 的保护范围的保护范围 两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两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避雷线的保护角避雷线的保护角αα 三三. .避雷针避雷针( (线线)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1.防止反击防止反击 ≮ ≮5m ≮ ≮3m2.跨步电势与跨步电压跨步电势与跨步电压 跨步危险跨步危险 区半径区半径r:r:假设:假设: I Ib b= =10A10A, ,T=0.8mT=0.8m,R,Rb b= =1500Ω1500Ω, , ρ =100Ω.mρ =100Ω.m , , I=100kAI=100kA 则则 流过人体流过人体 的电流的电流I Ib b: :人体安全人体安全电流电流 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 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3m3m 铺碎石或沥青路面铺碎石或沥青路面(5(5~8cm)8cm)严禁在装有避雷针严禁在装有避雷针, ,避雷线的构架物上架设未避雷线的构架物上架设未采取保护措施的通信线采取保护措施的通信线, ,广播线和低压线广播线和低压线. .3. 3. 关于高电位引入问题关于高电位引入问题 静电感应过电压静电感应过电压. .4. 关于感应的问题关于感应的问题 电磁感应过电压电磁感应过电压. . 半导体消雷器半导体消雷器课堂考试题课堂考试题1. 产生切空线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切空线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线路防雷计算中,标准雷暴日取为多少?线路防雷计算中,标准雷暴日取为多少?习题习题3::353页页 11- 1 11- 3 11- 4 1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