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PPT优秀课件.ppt
78页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1.制造费用的基本含义 ● ● 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主要内容是企业生产部门(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及为生产活动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照明费、取暖费等 ※※ 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区别12.2.账户设置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 实付数 应付数①直接材料②直接人工③制造费用月末余额月末余额在产品成本23.3.核算举例:见教材P.99—101 【例5-345-34】支付预订下年度报刊费 借:待摊费用 12 000 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12 000 ※※ 先记入“待摊费用”账户,而不是在付款时全部记入当期费用,这样的处理方法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 在下个年度,从1月份开始,每月应分摊1 000元,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 000 1 000 贷:待摊费用 1 000 1 0003 【例5-355-35】摊销本月应负担的年初已付款的车间房租。
借:制造费用 4 200 4 200 贷:待摊费用 4 200 4 200 ※※ 年初付款时已经借记“待摊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本月摊销时应贷记“待摊费用” ※※ 由于是车间房租,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不能记入“管理费用”)4 【例5-365-36】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修理费 ※※ 设备修理费: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而发生的费用设备修理分大、中、小型三种,中、小型修理费可直接记入当期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而大修理具有间隔时间长、支出多等特点,所需修理费应采取预提的方式形成预提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3 500 3 500 贷:预提费用 3 500 3 500 ※※ 使用预提的修理费进行固定资产修理时分录为: 借:预提费用————设备修理费 ××× 贷:银行存款等 ×××5 【例5-375-37】月末计算提取本月车间、厂部用固定资产折旧。
※※ 固定资产折旧性质: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提取折旧是为了用于固定资产更新 ※※ 折旧的提取方法:每月末,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提取,按照使用的范围分别计入当月费用 每月提取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原值××选定的折旧 方法所规定的折旧率 ※※ 折旧核算上的特殊做法:设立“累计折旧”账户,专门记录已提取的折旧额,而不是直接记入“固定资产”账户6 ※※ 关于“累计折旧”账户的重要说明7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分录: 借:制造费用 8 600 8 600 管理费用 4 500 4 500 贷:累计折旧 13 100 13 100【例5-385-38】用现金购买车间用办公用品 借:制造费用 900 900 贷:库存现金 900 9008【例5-395-39】月末分配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应先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本月发生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本例: 547 000÷(6000+4000) = 54.70(元/工时) 某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分配率 A产品= 6000 × 54.70 =328 200元 B产品= 4000 × 54.70 =218 800元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A产品 328 200 328 200 ——B——B产品 218 800 218 800 贷:制造费用 547 000 547 0009(四)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1.1.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1 1)成本项目的构成: ●●直接材料 ● ● 直接人工 ● ● 制造费用(2 2)基本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将反映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上的完工产品的以上三项耗费相加即可。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以上费用中包含了在产品的费用,必须经过复杂计算方可求得完工产品成本见下表) 10计算完工产品成本需考虑四种具体情况※※ 教材上的举例假定两种产品在月末时均全部完工(不存在在产品)11 2. 2.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结转 (1 1)基本含义:将完工产品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入“库存商品”账户 (2 2)账户设置:12 (3 3) 核算举例:见教材P.102 【例5-405-40】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A——A产品 1 842 000 1 842 000 ——B——B产品 1 265 000 1 265 000 贷:生产成本——A——A产品 1 842 000 1 842 000 ——B——B产品 1 265 000 1 265 00013例1.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期为生产该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6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30万元,制造费用4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20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200万元,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则该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 )万元。
A、0 B、20 C、30 D、50 2.下列属于“待摊费用”的有( ) A.先提借款利息,以后支付 B. 预付全年保险费 C. 月末预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D. 年初支付全年书报杂志费 E.按职工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14第五节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资金退出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供应供应过程过程 ▲▲ 销售过程销售过程 ▲资金筹资金筹集业务集业务 储备储备资金资金 货币货币资金资金 生产生产资金资金 成品成品资金资金 固定固定资金资金 分分配配利利润润、、缴缴纳纳税税金金等等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与分配业务材料采材料采购业务购业务资金退资金退出业务出业务设备购设备购置业务置业务货币货币资金资金 投投 入入资资 本本负负 债债产品生产品生产业务产业务产品销产品销售业务售业务销售过程主要业务销售过程主要业务: 进行产品销售、结算货款、结转已进行产品销售、结算货款、结转已销售产品成本、计算和交纳税金等。
销售产品成本、计算和交纳税金等 进行产品销售是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产品销售是企业的主营业务15一、主营业务收支的核算(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 收入确认即收入在什么时间入账;收入计量即收入以多少金额入账1.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P104P104) ★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等已转移给购货方; ★ 企业已经失去了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16 ★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的流入销售企业; ★ 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 ※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收入!172.2.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 ◆ ◆ 一般应按照从购货方已收货款金额或合同等确定的应收款金额计量但应考虑以下情况: ▲ 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因质量原因等的售价减让)和商业折扣(因促销等对商品标价的打折)等应冲减当期收入 商品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18(二)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1.1.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1 1)账户设置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19 (2 2)核算举例:见教材P.108—110 【例5-415-41】销售产品,收到对方签发的商业汇票。
※ ※ 商业汇票包括“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两种采用这种结算方式,企业不能马上收到货币资金因而会计分录为:20 借:应收票据 280 800 280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 000 2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 80040 800 ◆◆这里的“应交增值税”为销项税额(税率按17%计算);销项税额既是企业应向国家交纳的税额,也是应向购货单位收取数 ◆ ◆如果收到的是对方通过银行支付的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 ” 两个账户21 【例5-425-42】预收货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500 000 贷:预收账款——正大工厂 500 000500 000 ◆ ◆ 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标准,预收款项不能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例5-435-43】赊销产品,货款暂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机车厂 673673 9209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76 000 57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7 92097 92022 【例5-445-44】向预付款企业(正大工厂)提供产品,并收到差额货款存入银行 借:预收账款——正大工厂 500 000500 000 银行存款 1 138 0001 13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400 000 1 4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8 000 238 00023 【例5-455-45】欠款企业(机车厂)开出商业汇票,抵偿所欠本企业货款。
借:应收票据 673673 920920 贷:应收账款——×机车厂 673673 920920 【例5-465-46】赊销产品,货款未收另用银行存款为对方代垫运费1 500元 借:应收账款——大明商店 303303 360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8 000 25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3 860 43 860 银行存款 1 500 1 50024 【例5-475-47】产品退货,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冲减销售收入和税金(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23 400252. 2. 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1 1)主营业务成本的含义 ◆◆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垫支的资金(即库存商品成本,也是被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不包括发生的产品销售费用等 (2 2)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 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 =商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该商品的数量 ※ ※ 如果本期销售的产品是多批次生产的,各批次单位成本又各不相同,应采用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等确认其单位成本具体做法在第十章中介绍26(3 3)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 ◆ ◆ 将已经销售的商品的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销售收入确认后,应相应确认与其相关的成本 ● 注意与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区别!(4 4)账户设置27(5 5)核算举例:见教材P.111 【例5-475-47】计算并结转销售产品成本A A产品成本:3 200×222(见例41、43、46) =710 400元B B产品成本:13 600×70(见例44)-13 600×10 (退货,见例47)= 816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526 400 1 526 400 贷:库存商品— A— A产品 710 400 710 400 — B— B产品 816 000 816 000283.3.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1 1)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含义及内容 ◆ ◆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
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 2)计算方法 ① ① 应交消费税额=应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② ② 应交城建税额=( (当期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 ③ ③ 应交教育费附加=( (当期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税率29(3 3)账户设置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30(4 4)核算举例:见教材P.111 【例5-495-49】计算并结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消费税35 000元,城建税14 000元,教育费附加6 000元,合计55 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5 000 5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5 000 35 000 ——应交城建税 14 000 14 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6 000 6 00031二、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一)其他业务收支的含义及内容 ◆ ◆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
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商品、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 其他业务与主营业务都属于企业的日常业务但发生的其他业务收支应设置专门账户进行核算32(一)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1.1.账户设置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332.2.核算举例:见教材P.113-116【例5-505-50】销售材料,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2 760 32 7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8 000 2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4 760 4 760 ※ ※ 销售材料也要按规定交纳增值税,本例按税率17%计算!34 【例5-515-51】转让商标使用权,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1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 100 000 【例5-525-52】出租包装物,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7 020 7 0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 000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1 020 1 02035 【例5-535-53】结转销售材料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16 000 16 000 贷:原材料 16 000 16 000 ※ ※ 该例与例5-50相联系!36 【例5-545-54】结转出租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4 680 4 680 贷:包装物 4 680 4 680 ◆ “包装物”账户(资产类),核算企业用于产品包装的包装箱、包装袋等财产物资 ※ ※ 该例与例5-52相联系! 【例5-555-55】计算转让商标使用权应缴纳的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 000 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 000 5 000 ※ ※ 该例与例5-51相联系!37第六节 财务成果形成与 分配业务的核算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资金退出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供应供应过程过程 ▲▲ 销售过程销售过程 ▲资金筹资金筹集业务集业务 储备储备资金资金 货币货币资金资金 生产生产资金资金 成品成品资金资金 固定固定资金资金 分分配配利利润润、、缴缴纳纳税税金金等等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与分配业务材料采材料采购业务购业务资金退资金退出业务出业务设备购设备购置业务置业务货币货币资金资金 投投 入入资资 本本负负 债债产品生产品生产业务产业务产品销产品销售业务售业务一、财务成果的基本含义 ◆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最终经营成果,即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总额38二、利润的构成与计算二、利润的构成与计算 企业实现的利润是由一系列的利润指标构成的,其内容及计算方法见下:(一)营业利润(简化)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之和即“”期间费用净收益时加;净损失时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39(二)利润(或亏损)总额即“利得”利润(或亏利润(或亏损)损) 总总 额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 入-营业外支 出即“损失”(三)净利润根据企业的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来的应上交税金=利润总额-所得税费 用净利润净利润40三、营业利润的计算 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进行净利润的计算,不仅涉及前面讲过的有关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内容,还涉及期间费用、投资收益等。
要研究营业利润的形成过程,首先应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一)期间费用的核算1.1.期间费用的基本含义 ◆ 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种特定的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41 ◆◆ 对期间费用的理解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直接确认为发生当期的费用422.2.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433.3.账户设置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44 4. 4.核算举例 【例5-565-56】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余款交回 借:管理费用 2 460 2 460 库存现金 540 540 贷:其他应收款——李好 3 000 3 000 ※ ※ 分录中的“贷:其他应收款 3 000”是对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款的冲销借款时的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李好 3 000 贷:库存现金 3 00045 ※ ※ 如果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款为2 000元,报销金额仍为2 460元(说明因公办事出差人员自己垫付了资金),分录应为: 借:管理费用 2 460 2 46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 2 000 库存现金 460 460 【例5-575-57】用现金支付董事会成员津贴等。
借:管理费用 126 320 126 320 贷:库存现金 126 320 126 32046 【例5-585-58】摊销以前已付款、本月应负担的报刊订阅费 借:管理费用 2 010 2 010 贷:待摊费用 2 010 2 010 【例5-595-59】用银行存款支付应由本企业负担的销售产品运费 借:销售费用 5 200 5 200 贷:银行存款 5 200 5 200 ※ ※ 如果是为购货方垫付的运费应: 借:应收账款 ××× ××× 贷:银行存款 ××× ××× 47【例5-605-60】计算出企业专设销售网点的销售人员工资,暂未支付 借:销售费用 41 610 41 6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1 610 41 610【例5-615-61】计算出企业应缴纳的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暂未交纳),另用银行存款支付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 21 000 21 000 贷:应交税金- -应交车船使用税 6 200 6 200 - -应交房产税 12 000 12 000 银行存款 2 800 2 800 48(二)投资收益的核算1.1.投资收益的含义 ◆ ◆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外,将资金投放于购买债券、股票等获得的收益(或损失) ◆ ◆ 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称为投资净收益(或净损失)492.2.账户设置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本年利润本年利润 发生损失 实现收益 ×× ××× 结转收益 结转损失 (或期末余期末余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 额额:净损失) 净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股利 ××× ×××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股利应收股利账户性质: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结构: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数;贷方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账户性质:账户性质:收入类账户结构:账户结构:贷方记增加数;借方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注:注: 投资损失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503.3.核算举例 【例5-625-62】企业高于购买价抛出以交易为目的而购入的股票,获款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79 280 579 280(卖出价)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550 000 550 000 (购买价) 投资收益 9 280 9 280 (净收益) ※ ※ 企业原来购买该资产的分录应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550 000 贷:银行存款 550 00051 【例5-635-63】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现分得本年现金股利5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股利 50 000 50 000 贷:投资收益 50 000 50 00052(三)营业利润的计算 根据前面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期间费用和投资收益的结果和计算公式即可计算京连公司的营业利润了。
2 274 000+134 000-1 526 000-20 680-46 810-395 690-2 500-79 280=435 200(元) ★ 以上数据可参见教材例5-7、5-8、5-9和5-10P122)营业营业利润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53四、净利润的计算与核算(一)净利润的计算利润(或亏利润(或亏损)损) 总总 额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 入-营业外支 出=利润总额-所得税费 用净利润净利润 从以上公式可见,进行净利润的计算,还需要研究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内容541.1.营业外收支的核算(1 1)营业外收支的含义 ◆ ◆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简称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2 2)营业外收支的内容(P122-123P122-123) 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接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盘亏损失和公益性支出、盘亏损失等55(3 3)账户设置56(4 4)核算举例【例5-645-64】企业收到其他单位违约罚款收入,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84 800 84 800 贷:营业外收入 84 800 84 800【例5-655-65】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公益性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 20 000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20 000572.2.所得税费用的核算(1 1)所得税费用的含义 ● ● 企业按照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企业某一经营年度实现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的一种税款2 2)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项目 ★ ★为讨论问题简便起见,本教材不涉及利润总额的调整问题,假定以利润总额为基数直接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58(3 3)利润总额的计算利润(或亏利润(或亏损)损) 总总 额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 入-营业外支 出 根据营业利润总额(435 200元)和图5-11有关资料,可计算京连公司的利润总额如下: 435 200-84 800-20 000=500 000(元)59(4 4)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额=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假定京连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应交所得税额应为: 500 000×25%=125 000(元)(5 5)所得税费用的核算①①账户设置 60② 核算举例【例5-665-66】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1 12 25 000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12 25 0005 00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61(6 6)净利润的计算 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 净利润=500 000=500 000元-1-12 25 0005 000元 =3 =37 75 0005 000元(二)净利润形成的核算1.1.账户设置 进行净利润形成的核算涉及前面讲过的所有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以上两类账户统称为损益类账户),此外,还应设置“本年利润”账户62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632.2.核算举例【例5-675-67】企业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2 274 000 2 274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34 000 134 000 投资收益 79 280 79 280 营业外收入 84 800 84 800 贷:本年利润 2 572 080 2 572 08064【例5-685-68】企业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除所得税外)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2 072 080 2 072 0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 526 400 1 526 4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55 000 55 000 其他业务成本 20 680 20 680 销售费用 46 810 46 810 管理费用 395 690 395 690 财务费用 2 500 2 500 营业外支出 20 000 20 00065【例5-695-69】企业在会计期末将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1 12 25 0005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 12 25 0005 000500 000*25%=125 000500 000*25%=125 000 “本年利润”账户的登记情况如下,根据该账户贷方转入的所有收入与借方转入的所有费用比较,即可求得本年净利润数。
66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125 000125 000125 000375 0002 197 08067五、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一)利润分配的含义 ◆企业根据法律、董事会等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对企业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或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包括企业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分配给投资者等 68(二)利润分配的顺序P130P130(三)账户设置可供分可供分配利润配利润提取法提取法定盈余定盈余公积金公积金向投资向投资者分配者分配利利 润润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入支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支付普通股现金股利69• 利润分配 1、从本年利润转入的全年 从本年利润转入的全年 亏损总额 实现的利润总额 2、按规定实际分配的利润对 历年积存的未弥补亏损 历年积存的未分配 利润余额“应付股利”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经董事会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70§3.6 §3.6 财务成果的核算(10)• 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数 应支付而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 • 弥补亏损数 的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实际结存数71(四)核算举例 【例5-705-70】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数=净利润×规定的提取比率 本例:375 000 元×10% =37 5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7 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7 500 72 【例5-715-71】企业分配给股东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分配现金股利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80 80 000 贷:应付股利 80 80 000 分配股票股利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股利 100 10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100 00073 【例5-725-72】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盈余公积 28 28 000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8 28 00074 【例5-735-73】企业期末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业务基本含义: 本年利润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转入费用2 197 080 转入收入2 572 080 转入利润 375 000 结转利润 375 000 (实现利润 375 000) ※※年终结转后应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37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00075 【例5-745-74】企业期末结清“利润分配”明细账户(“未分配利润”除外)发生额。
业务基本含义:应付现金股利应付现金股利盈余公积补亏盈余公积补亏分配数 217 500本年合计 217 500185 50037 50037 500375 000403 00076 (1) 结清有借方发生额明细账户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7 5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7 500 ——应付现金股利 80 000 ——转作资本的股利 100 000 (2)结清有贷方发生额明细账户分录: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8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8 00077例 预提费用是指( )的费用A.先支付,后计入成本或损益 B.先计入成本或损益,后支付C.先预收,后计入成本或损益 D.先预提,后计入成本或损益 假设某工业企业某会计期间主营业务利润为10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为10万元,管理费用为15万元,投资收益为30万元,所得税为2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该会计期间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A、110 B、105 C、95 D、12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