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格教学实训课件.ppt

50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79464327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6.50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微 格 教 学 实 训 一.微格教学简介•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科学细分(单一技能)复杂的教学过程,录制学生的教学过程,重新播放,学生看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即时反馈,帮助师范生逐项进行训练•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响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发展过程:•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阿伦、盖奇、布什教授;•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20世纪70年代,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印度、泰国及非洲;•北京教育学院、上海教育学院 •微格教学的实践过程:•事前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示范、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微型课堂、角色扮演准确记录)、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修改教案、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二.微格教学实训的主要内容•(一)微格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及训练• 1.基本技能•(1)分析处理教材的技能•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2)选择微格教学方法的技能• 教学方法及策略 •(3)设计微格教学过程的技能• 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活动过程•(4)教学诊断及评价的设计的技能•(5)编写微格教案的技能 •(二)专项训练•1.导入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提问技能•4.讲授技能•5.变化技能•6.反馈强化技能•7.演示技能•8.板书技能•9.结束技能 10.课堂组织技能 •斯坦福大学的教学技能分类•1.导入技能•2.变换各种刺激的技能•3.总结、概况技能•4.非语言性启发技能•5.强调学生参与技能•6.提问频度技能•7.提问深度技能 •8.高层次提问技能•9.发散性提问技能•10.注意到对方引人注目的行动的技能•11.运用例证和实例的技能•12.讲解技能•13.有计划地重复的技能•14.交流的完整性技能 三.主要参考书目•1.刘宗南.微格教学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2.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彭保发.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范建中、高惠仙.微格教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加涅[美],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的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8.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郭黎岩、张兆龙.《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四、考核方法•1.微格教案 20%;•2.说课 20%•3.微格教学实训60%。

      •五.微格教案格式、教案格式•六.微格实训点评要点• 1.教师个人素质:•教态、语言表达、板书、PPT制作 •2.教学方面:•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合理、完整•教学过程:条理清晰、衔接自然•重点:准确、突出•难点:解决方法得当•学生的活动:启发学生方法、语言•训练:练习充分、多样性 •七.基本教学技能•(一)备课技能• 1.备课内容•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电化教材等;备教参;• 2.备学生:•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 • (2)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思维方式•(3)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4)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 3.备方法 •(二).导入技能•1.概念: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运用一定的方式,让学生预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的一种教学方式 •2.导入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 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明确目的;铺垫准备;•3.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 内容、方法和目的 •内容要素:已学知识、待学知识或背景知识是具有广泛迁移性的、能创造知识的、“含金量”较高的。

      • 方法要素:“启”“发”• 目的要素:“愤”“悱”• 愤”:苦苦思索而未果;• “悱”表达而又力不从心; •4.导入技能的类型• (1) 直接导入;经验导入;复习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激情导入;释(审)题导入;简介导入; •(2)直接导入;复习导入;背景导入;类比导入;随机导入;故事导入;经验导入;形体导入;演唱导入;板书导入;游戏导入;朗读导入;示范导入;音乐导入;情感导入;谈话导入;悬念导入;标题导入;陷阱导入;冲突导入;时事导入;实验导入;教具导入;预习导入;情景导入; •5.导入技能的实施原则• 目的性、针对性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关联性、迁移性原则;• 灵活多样性;高效性 •导入技能评价表•导入技能评价项目:•知识的准备;技能的准备;背景的准备;联系紧密、目的性强;富有趣味性,唤醒了学生注意力;逻辑自然、衔接紧密;语言清晰、感情充沛;时间得当、节奏紧凑;实事求是;已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三)提问技能• 1.定义:教师运用提出问题和做出反馈的方式,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并给这种学习活动制定方向,使之持续地、深入地发展下去的一种教学行为。

      • 2.提问的作用•联系作用;推进作用;路标作用; •3.提问的根据•根据学生的情感倾向施问;•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施问;•根据学生的学习心态施问;•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施问;•根据学生个别差异施问; • 4.提问的模式•提出问题点名答;•提出问题大家答;•提出问题自己答;•提出问题暂不答;•提出问题下次答; • 5.提问的构成要素• (1)结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目的明确,意图清晰; • 主问题的设计从中心内容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 问题设计的难易、深浅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问题排列的顺序合理; •(2)措辞• 问题设计的语言准确、明白、简洁• (3)突出问题中心(焦点化)• 确定回答问题范围的大小;• 问题所包含的任务数量,中心突出,化整为零 •(4)提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所期望的回答有距离;• 提示内容:• 学生忽略的地方;• 透过字面深入理解之处;• 与理解课文有关的知识、资料;• 某些重要词句;• 语言表达形式;• 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5)分布• 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6)停顿• 提问后停顿;• (7)反应•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的反应;• 分析正确的程度: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完全错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与预想有距离,回答超前; • 分析其思路和误答的原因;• 分析个别学生的回答与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 (8)评价• 确认;• 有分寸地肯定或否定,并予以纠正; •(二)提问技能的分类• 1. 根据认知水平分类• (1)回忆提问:• 一种判别性的提问,学生回答“是”与“否”,另一种要求学生回忆旧知识,如解释词语、术语,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定义,背诵课文等。

      •(2)理解提问:•一般理解的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深入理解的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中心思想等•对比理解提问,学生对事件、人物、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深入的理解 •(3)运用提问•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4)分析提问•学生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5)综合提问•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6)评价提问•学生对课文或全篇,或局部;或思想,或表达形式进行欣赏、鉴别和评价,做出价值判断 •2.根据对回答的不同要求分类• 判别性提问:对事物加以判定是不是?对不对?• 描述性提问:对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是什么?怎么样?• 探索性提问:对事物的结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阐释有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发现什么?• 发散性提问: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认识客观事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你体会到什么?你怎么理解?你的想法? •(四)说课技能• 1.说课• 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狭义的说课: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 2.说课的特点•简易性与操作性理论性与科学性交流性与示范性• 3.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1)相同点:•①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②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③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①概念内涵不同•②对象不同•③目的不同•④活动形式不同•⑤基本要求不同 •2.说课与上课的关系•(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3)说课与上课的评价标准不同 •4.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1)说教材•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三个方面内容:•①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②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③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2)说教法、学法 •(3)说教学过程•①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②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③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④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⑤说明板书设计 •5.说课的方法和技巧•⑴说“准”教材;•⑵说“明”教法;•⑶说“会”学法;•⑷说“清”教学意图;•⑸说“清”练习层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