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态影响-以闹闹音乐栈为例_3.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21669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1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态影响以闹闹音乐栈为例 摘要:校园创业是培养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以闹闹音乐栈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考察该案例企业成长经历,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是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的重要法宝,先后将经历从小范围、密网和以强联系为主,到大范围、疏网和弱联系增多,再到大范围、密网和强弱联系并存的三阶段演化过程并且,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是促进新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计算型信任、关系型信任、知识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在新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组合形态最后,结合校园新企业一般具有的服务范围窄、创业者社会交往能力欠缺和创业者缺乏社会经验等特点,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关键词:社会网络,新企业,信任关系,校园创业0 引言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了做好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工作,教育部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提出到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的总体目标。

      部分高校通过设置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等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校园逐渐成为孕育新生创业者的重要摇篮,以及培育新企业(nascent venture)的重要载体但是,校园新企业和一般新企业成长规律有所不同大多在校大学生为“从校园到校园”的发展路径,缺乏社会经验等创业所需的关键资源以在校大学生为创业主体的新企业普遍面临这样的困惑:尽管充满创业激情,可是由于资金、经验等资源条件约束,校园新企业天然地存在着新进入者缺陷,缺乏合法性[3-4]那么,在校大学生在初始创业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让新企业不仅“活下来”,而且“活得久”呢?社会网络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能够发挥资源机制、规范机制和社会认同机制的作用[5],给新企业带来资源、信任和认同,帮助校园新企业获得合法性,度过成长危机[6]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者注重通过构建社会网络,来推动新企业成长如:以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等为代表的“腾讯五虎将”,以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为代表的“新东方三驾马车”,以及季琦、沈南鹏、范敏等为代表的“携程四君子”均属于校友“创业邦”。

      在学术界,关于社会网络及其与创业关系的研究焦点是:第一,社会网络结构特征,重点分析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联系强度等;第二,社会网络演化规律,侧重于比较不同阶段社会网络的差异性特征[7-8];第三,社会网络影响因素,包括创业者特征、国家文化、成员间信任等;第四,社会网络作用机制,突出强调社会网络对机会识别、资源获取、企业绩效和企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9-10];第五,创业型企业的社会网络治理,Kale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网络需要发挥协调、技巧、认知和交流四种能力的作用[11],韩炜等发现了不同情境下创业网络治理机制的权变选择[12]从总体上看,多数研究仍限于社会网络的静态视角[13],对社会网络动态演化的研究正在兴起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迅速构建起有利于创业成功的社会网络,学术界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尤其是以校园新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信任关系与社会网络密不可分沟通、交流和信息互动能够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信任关系[14-15],并且,信任关系能够促进信息流动,推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成长[16]马可一和王重鸣曾对创业背景下中西方的信任进行比较后发现,信任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创业环境和文化价值系统密切相关[17]。

      客观上说,信任关系的范围限定了社会网络的有效半径,信任关系的质量则决定了社会网络的持久性在新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团队成员结构会发生变化,信任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能否在创业团队内部乃至更大范围形成制度信任,是决定新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关键因素[18]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校园新企业的社会网络形成与发展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何以成为促进校园新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在新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有哪些差异性?在校园创业这一独特背景下,引导在校大学生快速构建起基于信任关系的社会网络体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安徽财经大学于2013年5月建立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把它作为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落户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中的闹闹音乐栈为研究对象论文结构安排是:除引言外,第一部分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推演;第二部分是阐明案例选取与研究过程;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是讨论;第五部分是研究总结1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社会网络是指行动者因各种类型的关系而形成的网络连结[19],其结构可以用网络范围、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等指标衡量网络范围反映了社会网络的边界大小。

      网络密度是指衡量网络内部成员发生相互联系的密集程度网络联系强度是指社会网络成员间情感密切或频繁互动的程度,判断联系强度的标准包括联系频率和感情方面的接近程度[20]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研究视角从创业者的社会心理特征逐步转移到创业行为所嵌入的制度环境[13],开始关注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社会网络促进新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网络上各个不同主体之间能否形成信任关系当新企业获得来自社会网络上各个不同主体的信任时,将更容易获得信息、资金等重要资源,最终推动其成长壮大[21]1.1 社会网络的动态本质社会网络是动态发展的[8,22]Lechner和Dowling通过对IT产业高成长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刚建立时,社会网络以创业者或团队的个人社会网络为主;随着企业成长,竞争与合作创新网络和营销网络重要性上升;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竞争与合作创新网络成为核心网络;最后企业进入网络重构阶段,需要同时管理商业网络与社会网络[23]也就是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社会网络进行调整,削减那些潜力发挥殆尽、甚至成为成长瓶颈的网络关系,重新搭建一些新的网络关系陈忠卫和杜运周根据网络密度和异质性,将创业团队社会网络按顺序分为研讨会型、家族型、理想型和交响乐型四种类型[24]。

      此后,罗家德等对中国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20年的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后发现,社会网络经过密网构筑、外部关系网络滚动式扩张、内部核心网络汇聚式发展和新机会凝聚的发展轨迹,由最初的亲缘网络演化为依附网络,进而演化成企业间网络[25]上述研究揭示了社会网络的动态性以及演化规律,说明了伴随企业成长,社会网络在不断变化,会表现出阶段性特征1.2 新企业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社会网络演化与企业生命周期密切相关Butler和Hansen在研究新企业社会网络的演化时,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建、起步和持续发展三个阶段[26]Lechner和Dowling将这一演化过程进一步延伸,将企业成长过程分为新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化期[23]王益民等则考虑了从创业概念形成到企业创建这一重要过程,结合社会网络特征,提出国际新企业发展的三阶段:动机产生与创业准备、企业创建与起步和持续发展[27]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综合考虑到从小规模企业发展到大公司的全过程,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粗线条式的勾勒;并且认为,社会网络的无限扩张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根据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的标准,作为新企业,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新生创业者的年龄在18到64岁之间,在过去的一年里为创建新企业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新生创业者能够拥有新企业的一定份额;新企业超过三个月未能向新生创业者支付薪水[28]。

      考虑到新企业的特点,本文认为应主要考虑创业准备和企业发展早期社会网络的演化状况,因此,结合社会网络特征,提出了新企业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涌现、初生和起步,并依据这三个阶段来分析新企业社会网络的动态发展过程涌现:包括创意产生、创业团队形成以及新企业刚成立三个时期此时的社会网络往往由家族成员、朋友、同学等组成[13],网络范围比较狭窄,规模较小,但是网络成员间关系很强,网络密度很高其典型特征是:小范围、密网、强联系为主初生:由于原先小范围、密网、强联系为主的社会网络能够为新企业提供的资源有限,新企业需要对社会网络进行调整,部分原有网络成员不断离开,一些新网络成员开始加入[25],网络范围开始扩大,网络密度开始降低,一些新联结开始出现其典型特征是:大范围、疏网、弱联系增多起步:网络范围已经突破涌现阶段的地理界限,与初生阶段相当,甚至继续扩张新成员继续加入,单位面积内联结数量增多,网络密度上升原有社会网络成员间交往频繁,关系逐步加深,甚至发展成朋友关系,此时原有的弱联系将逐步转化为强联系,同时新成员加入后,新的弱联系开始建立,此时强弱联系并存其典型特征是:大范围、密网、强弱联系并存1.3 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是指网络成员关于其他成员行为的一种自信的正面预期,认为其他成员值得信赖的一种心理状态。

      信任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成长阶段,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特征首先,由于新企业社会网络中成员间的互动在多数情况下涉及经济利益交换,因此在各成长阶段,新企业与社会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均应包含计算型信任(calculus-based trust)的成分计算型信任是指对维系这种信任所带来的收益及信任被中断所带来的威胁的心理判定[29]计算型信任是基于经济交易互动中的理性选择,以个人对彼此合作过程中可能的得失所做出的精确计算为基础[30]其次,在不同成长阶段,新企业与社会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在类型和特征上也存在差异涌现:由于该阶段社会网络范围狭窄、网络密度高,主要由强联系构成,此时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关系型信任(relation-based trust)关系型信任是指由既有关系的存在而带来的基于情感的信任[31]关系型信任来源于反复交往之中,先前交往中被信任者的可靠性提升了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意图的积极预期,双方逐渐产生了情感,形成了相互关心的关系型信任基于关系型信任的交易更有弹性,信任的脆弱性不明显[32]初生:异质性新成员不断加入社会网络刚进入社会网络时,新成员与新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往往表现为计算型信任。

      此后,随着交往次数增多,社会网络成员与新企业间以自身对对方日积月累的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会开始形成知识型信任(knowledge-based trust)知识型信任是指通过长时间交流和沟通从而对他人行为预测所做出的一种真实期望[30]知识型信任的发展过程可以比喻为“种植花木”,通过年复一年的耕种,了解到各块土地的特征,从而选择种植地点[33]起步:部分社会网络成员间的关系逐步加深,原有弱联系逐步转化为强联系一旦新企业与这些网络主体不但在认知态度上,而且在彼此心灵情感上都能够取得相互认同,他们之间就形成了认同型信任(identification-based trust)[34]认同型信任是指在集体身份、共同目标、相同价值观等因素的推动下,对他人的偏好、利益、需求、期望和目的的充分认同、内化、理解和支持[33]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是社会网络成员的一种内在的预期,在本质上具有隐蔽性一方是否真正相信另一方,可能并不被另一方所准确地感知同时这种信任关系又具有动态性在涌现阶段、初生阶段和起步阶段,信任关系体现出不同类型;并且每一阶段的信任关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当新企业与社会网络成员之间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关系时,可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这种源自信任的凝聚力能够帮助消除彼此间的戒心和投机心理,有利于彼此间深度沟通和相互学习,促成集体行动,带来成功的合作[25,3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