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品质.doc
7页读国学经典 培养学生品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一小学 张永英【内容摘要】: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精髓,语言简炼,寓意深刻,都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美德,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职业道德;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对于培养学生正直、善良、勇敢的优秀品德,有很大帮助关键词】:国学 诵读 品质 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资源,如果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精髓,语言简炼,寓意深刻,都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美德,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职业道德;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许多经典名句,朗朗上口,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 诵读这些国学文化,不但可以让小学生汲取国学经典的精华,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先哲的为人处世之道,培养学生正直、善良、勇敢的优秀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帮助。
我个人认为,以诵读国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正直、善良、勇敢的品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好诵读篇章,搭建德育平台在诵读文章的选择上,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按不同年级对诵读内容进行分类选择首先要精选中国经典文献中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名家名篇,去掉一些消极、片面的内容,选出励志、上进的内容,要将经典国学教育与学生成长联系起来,通过诵读、书写、聆听经典,多角度体现经典诵读同智育和德育的结合,让学生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例如一二年级学生可诵读《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可诵读《弟子规》,五六年级学生可诵读《论语》不同的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经验,所以在诵读内容上不能是一个标准 二、打造人文校园,创造德育氛围1、营造诵读氛围,激发诵读激情学校坚持“四个一”,即每日一读、每日一记、每周一课和每学期一赛:每天利用早读、午读、晚读时间坚持集体诵读30分钟;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让学生进行背诵学习;每周上一堂经典赏析课,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每学期利用“五一”或“十一”庆祝活动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 “四个一”并行推进2、设立国学专栏,加强宣传力度在校园内开辟专门的经典文化区域,设《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栏,在学校和班级黑板报上每周更新诵读内容,举办传统文化知识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物的故事和历史的发展变化。
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触目可及,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三、落实活动举措,加强德育实效要想以国学诵读陶冶学生品行就要要实现三步走:一背诵,二理解,三践行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刚接触之时,不容易背诵,更不必说理解了但是诵读经典之作,是学生喜爱的方式,学校要组织学生利用晨读,以及课余时间经常诵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诵读过程要让学生,记忆背熟其次要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活动等,让学生通过讲国学小故事,谈观点等的方式谈一谈对诵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对诵读内容进行内化再次学校要将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校德育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会感恩的人,从而达到将理论转化为行为的最终目的四、创新诵读形式,激发诵读兴趣枯燥单一的诵读方式难以让学生长久坚持,更别说在诵读中修身养性了如果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游戏、吟唱、快板、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之中,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就会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朗读,自然成诵,不主张布置诵读任务和诵读指标。
要经常在小组中、班级中、学校中开展演讲赛、接龙赛以及擂台赛等带激励性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五、建立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在活动中,学校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学校每月都评选一次“诵读之星”“解读之星” “践行之星”,表彰哪些诵读国学富有成效的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在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更好地笃学、明志、立德与做人,从而达到在诵读活动中让学生的品行得到熏陶的目的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懿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正直善良的品质,从而获得性情品德的陶冶,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总之,国学诵读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国学诵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逐渐养成;才能让学生在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扎下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终身地学习,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作者简介】:张永英,女,39岁,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德育工作,现就职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一小学邮政编码811600,电子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