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预算管理.pdf
29页27 第三章 预算管理 考情概况 本章为次重点章,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概述【了解】、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比较重要】、预算编制【涉及填表和计算】及预算的执行与考核,以填表计算性内容学习为主,难度不大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各种题型均有所涉及,预算编制方法、销售预算、现金预算是考察热点,平均分值 8 分左右章节内容及历年考点如下: 章节内容 历年考点 考试题型 历年考试方向 1、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的分类 客观题 业务预算的种类 2、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重点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预算的编制方法 客观题和主观题 1)零基预算法的优点和定义; 2)弹性预算法的编制步骤; 3)滚动预算法的定义; 4)弹性预算的种类; 3、预算编制【重点】 业务预算的编制 客观题和主观题 1)预计材料采购量; 2)预计生产量; 3)产品成本预算不涉及现金收支; 4)业务预算的特点; 5)产品成本预算的主要内容; 6)销售预算的编制; 财务预算的编制 客观题和主观题 1)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来源; 2)编制现金预算时,现金余缺大于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可采取的措施; 3)与编制利润表相关的预算; 4)编制资产负债表; 5)编制现金预算; 4、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预算的调整 客观题 预算调整的情形 【219 需关注】 1) 全面预算的内容 2) 预算工作组织的构成及职责 3) 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的相对比的特点 4) 主要业务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及编制 5) 现金预算的编制 6) 财务报表预算编制的依据 【学习方法建议】 一是理解教材的内容与例题,二是结合以往考题掌握相关主观题的出题思路。
【新变化】 1、 对“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进行重新表述; 2、 对“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进行重新表述; 第一节 预算管理概述 27 预算是财务管理环节中,计划与预算的最后一个环节 知识点: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1.预算的含义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 决策的基础上, 用数量和金额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的详细安排 【理解角度】通俗的说就是计划但是这种计划有自己的特征 2.预算的特征 (1)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即:切合实际,否则,该预算计划就没有意义】 (2)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理解角度:预算是为了指导企业的活动,因此必须要具体且可执行】 3.预算的作用 (1)通过规划、控制和引导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2)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理解角度】由于各个部门在制定计划时,都是从各部门的利益出发,最终审核预算时,一定要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上,这样就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协调 (3)预算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理解角度】年末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利润,就是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我们需要将实际情况和预算计划做对比,从而对其进行评价考核 知识点: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重点】 按预算内容分类(预算体系) 含 义 内 容 按预算期分类 业务预算 (经营预算) 分预算(辅助预算) 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预算 1) 销售预算 2) 生产预算 3) 直接材料预算 4) 直接人工预算 5) 制造费用预算 6) 产品成本预算 7) 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 【理解角度】 预算和预算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如:销售预算要预测全年的销售数量, 而企业正是根据销售数量,去安排自己的生产数量,进而预算应该采购多少原材料, 产生多少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从而最终确定每件产品的单位成本是多少; 在销售过程中,还要预计各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短期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 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 如:资本支出预算,如:购买固定资产 长期预算 财务预算 总预算 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企业业务预算与专门决策预算的结果,反映企业的预计现金收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 短期预算 27 支、预计财务状况和预计经营成果 【注意区分】 预算体系包括:业务预算(或经营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 财务预算 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又称为辅助预算(分预算); 财务预算又称为总预算。
包括: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预计财务报表又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7 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业务预算的是( ) A.现金预算 B.销售预算 C.销售费用预算 D.直接材料预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业务预算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等现金预算属于财务预算所以本题选 A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3 年)下列关于财务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财务预算多为长期预算 B.财务预算又被称作总预算 C.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 D.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多为 1 年期的短期预算,因此,选项 A的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预算工作的组织【了解即可】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由公司董事会制订,经股东会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 1.董事会、经理办公会或类似机构:对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曾出现过考点】。
可以根据情况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指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2.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拟定预算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3.财务管理部门【曾出现过考点】: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27 4.内部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5.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企业预算的基本单位,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的编制、控制和分析工作,接受企业的检查、考核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3 年)下列各项中,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的组织是( ) A.财务部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股东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知识点:预算的编制方法★★★【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一、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 【理解角度】所谓的增量预算是建立在原基础上,进行编制如:编制 2019 年的预算,可以建立在 2018 年的基础之上,借鉴 2018 年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而所谓的零基预算,如:编制 2019 年的预算,和 2018 年执行过的预算没有任何关系,重新编制 增量预算法:指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增量预算法以过去的费用发生水平为基础,主张不需在预算内容上作较大的调整 零基预算法:指企业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出发点不同 遵循假定 优缺点 增量预算法 (1)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2)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 (3)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优点:较零基预算法简单,编制工作量小。
缺点: 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理解】增量预算法,认为现有业务活动开支是合理的,而事实上,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支出,如果没有发现不合理的支出,那么支出就无法控制,也会认为支出合理,这样以来,自然就造成浪费 27 出发点不同 适用范围 应用程序 优缺点 零基预算法 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1)明确预算编制标准 企业应搜集和分析对标单位、行业等外部信息,结合内部管理需要形成企业各预算项目的编制标准,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分析评价、修订完善预算编制标准 【理解】如:制造费用预算,每一个工时是多少钱材料预算,每一件产品需要多少材料 (2)制订业务计划 预算编制责任部门应依据企业战略、年度经营目标和内外环境变化等安排预算期经济活动,在分析预算期内各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具体的业务计划,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理解】通俗的说,就是计划做多少事情,或者打算完成多少销售目标 (3)编制预算草案 预算编制责任部门应以相关业务计划为基础,根据预算编制标准编制本部门相关预算项目,并报预算管理责任部门审核。
(4)审定预算方案 预算管理责任部门应在审核相关业务计划合理性的基础上,逐项评价各预算项目的目标、作用、标准和金额等,按战略相关性、资源限额和效益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平衡,汇总形成企业预算草案,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审议后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 优点: (1)不受历史期经济活动中的不合理因素影响, 能够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 预算编制更贴近预算期企业经济活动需要; (2)有助于增加预算编制透明度,有利于进行预算控制 缺点: (1)编制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2)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受企业管理水平和相关数据标准准确性较大 27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零基预算法特点的有( ) A.零基预算法假定现有业务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B.零基预算法使预算编制更贴近预算期实际需要 C.零基预算法较增量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 D.零基预算法有助于增加预算编制透明度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增量预算法假定现有业务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选项 A 错误;选项 B、D是零基预算法的两个优点;选项 C 是零基础预算法相比增量预算法的缺点 二、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一)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业务量基础不同 含义 优缺点 适用范围 固定预算法 (静态预算法) 指以预算期内正常的、最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产量、销售量、作业量等)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的预算编制方法 【理解】 如: 确定一个销售数量 1000 件,并认为该销售数量不会发生变动,而在实际中,可能大于 1000,也可能小于1000,因此,缺点比较明显 缺点: (1)适应性差; (2)可比性差 【理解】如预算销售 1000 件,实际销售1200 件,预算和实际执行做比较时,比较性差 【扩展】 适用于经营业务稳定的企业,也可用于编制固定费用预算 弹性预算法 (动态预算法) 指企业在分析业务量与预算项目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业务量及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的预算编制方法 【理解】与固定预算相比,固定预算只编制一种情况下的预算,而弹性预算会编制不同情况下的多种预算情况 优点: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 缺点:编制工作量大,市场及其变动趋势预测的准确性、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判断水平等会对弹性预算的合理性造成较大影响【该句话是 2019 年新增】 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 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 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二)弹性预算法的编制程序 第一步,确定弹性预算适用项目,识别相关的业务量并预测业务量在预算期内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和弹性幅度; 【理解】在编制预算时,要判断该预算项目是否可以采用弹性预算法进行编制 【提示】编制弹性预算,要选用一个最能代表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就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以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以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 27 【理解】如:编制制造费用预算 那么,制造费用就是我们确定的预算项目,怎么去匡算制造费用的金额呢?我们就需要思考,什么跟制造费用有关?假如我们是手工操作车间,我们就可以判断人工工时的大小和制造费用金额的大小是有依存关系的,我们就把人工工时做为制造费用大小的业务量水平 第二步,分析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确定弹性定额; 【理解】制造费用和人工工时是固定成本的关系?还是变动成本的关系?还是混合成本的关系? 第三步,构建弹性预算模型,形成预算方案; 第四步,审定预算方案并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审议后,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 (三)弹性预算法的具体方法 编制 方法 公式法 含义:根据总成本性态模型(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式:y=a+bx)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
预算成本总额=成本中的固定基数+与业务量相关的弹性定额×预计业务量 优点:便于在一定范围内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可比性和适应性强,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 缺点: 1) 按公式进行成本分解比较麻烦,对每个费用子项目甚至细目逐一进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大; 2) 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只能用数学方法修正为直线, 才能应用公式法; 有时还需要进行备注说明不同业务量范围的固定费用和单位变动费用; 3) 相关弹性定额可能仅适用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列表法 含义:指通过列表的方式,在业务量范围内依据已划分的若干个不同等级,分别计算并列示该预算项目与业务量相关的不同可能预算方案的方法 优点: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总成本形态模型计算填列,不必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 缺点: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用插值法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例题 3-1】某企业制造费用中修理费用与修理工时密切相关经测算,预算期修理费用中的固定修理费用为 3000 元,单位工时的变动修理费用为 2 元;预计预算期的修理工时为 3500 小时。
运用公式法,修理费用与修理工时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表达为:y=3000+2x则,预算期的修理费用总额为:3000+2×3500=10000(元) 27 【例题】A 企业经过分析得出某种产品的制造费用与人工工时密切相关,采用公式法编制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 制造费用预算(公式法) 业务量范围 420~660(人工工时) 费用项目 固定费用(元/月) 变动费用(元/人工工时) 运输费用【变动成本】 0.20 电力费用【变动成本】 1.00 材料费用【变动成本】 0.10 修理费用【混合成本】 85 0.85 油料费用【混合成本】 108 0.20 折旧费用【固定成本】 300 人工费用【固定成本】 100 合计 593 2.35 备注 当业务量超过600工时后, 修理费中的固定费用将由85元上升为185元 【提示】假设上述费用子项目中的“修理费用”和“油料费用”为混合成本,采用公式法时需要先将其修正为直线 【分析】 本例中,按公式法编制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 业务量为 420~600 人工工时:y=593+2.35x,例如,业务量为 500 人工工时的制造费用预算为 593+2.35×500=1768(元); 业务量为 600~660 人工工时:y=693+2.35x,即固定修理费用预算增加 100 元,例如,业务量为 650 人工工时的制造费用预算为 693+2.35×650=2220.5(元) 【例题】前述 A 企业采用列表法编制的某月份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 制造费用预算(列表法) 业务量(直接人工工时) 420 480 540 600 660 占正常生产能力百分比 70% 80% 90% 100% 110% 变动成本: 运输费用(b=0.2) 84 96 108 120 132 电力费用(b=1.0) 420 480 540 600 660 材料费用(b=0.1) 42 48 54 60 66 合计 546 624 702 780 858 混合成本: 修理费用 442 493 544 595 746 油料费用 192 204 216 228 240 合计 634 697 760 823 986 固定成本: 折旧费用 300 300 300 300 300 人工费用 100 100 100 100 100 合计 400 400 400 400 400 总计 1580 1721 1862 2003 2244 27 【思考】假如我们实际的业务量,不是列表中的数字,是 610,实际成本是 2100,那么应该如果进行分析评价呢?列表中没有 610 所对应预算成本。
【分析】 对于未列示在表格中的实际业务量水平,计算该实际业务量水平下的混合成本预算额,需要使用插值法 例如,已知修理费用在业务量为 480 工时下的预算额为 493 元,在业务量为 540 工时下的预算额为 544 元,则实际业务量 500 工时下的修理费用预算额采用插值法计算如下: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8 年)某公司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利用成本性态模型(y=a+bx),测算预算期内各种可能的业务量水平下的成本费用,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是( ) A.滚动预算法 B.固定预算法 C.弹性预算法 D.零基预算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弹性预算法又分为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具体方法, 公式法是运用总成本性态模型,测算预算期的成本费用数额,并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 【例题·判断题】(2017 年)编制弹性预算时,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可以选用人工工时作为业务量的计量单位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编制弹性预算,要选用一个最能代表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就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以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以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4 年)某企业制造费用中油料费用与机器工时密切相关,预计预算期固定油料费用为 10000 元,单位工时的变动油料费用为 10 元,预算期机器总工时为 3000 小时,则预算期油料费用预算总额为( )元 A.10000 B.20000 C.30000 D.40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预算期油料费用预算总额=10000+3000×10=40000(元) 【例题.多选题】(2011 年)运用公式“y=a+bx”编制弹性预算,字母 X 所代表的业务量可能有( ) A. 生产量 B. 销售量 C. 库存量 D. 材料消耗量 『正确答案』ABD 27 『答案解析』编制弹性预算依据的业务量可能是生产量、销售量、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和直接人工工时等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分为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预算期时间不同 含义 优缺点 定期预算法 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优点: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 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缺点:固定以一年为预算期,在执行一段时期之后, 往往使管理人员只考虑剩余预算期的业务量,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 滚动预算法 (连续预算法、永续预算法) 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 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 12 个月) 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优点: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考虑未来业务活动;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缺点:工作量大 【提示】滚动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混合滚动 1.逐月滚动: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如:在 2011 年 1 月至12 月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在 1 月末根据当月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 2 月至 12 月的预算,同时补充下年 1 月的预算 2.逐季滚动: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如:在 2011 年 1 至 4季度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在第 1 季度末根据当季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 2 至 4 季度的预算,同时补充下年第 1 季度的预算。
27 3.混合滚动:同时以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如:在编制 2011 年度预算时,1 至 3 月份的预算为详细预算(按月编制),2 至 4 季度的预算为粗略预算(按季编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在第 1 季度末根据当季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后续预算进行修订调整,同时编制 4 至 6 月份的详细预算,并补充下年第 1 季度的粗略预算 如图所示: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5 年)随着预算执行不断补充预算,但始终保持一个固定预算期长度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滚动预算法 B.弹性预算法 C.零基预算法 D.定期预算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滚动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的一种预算方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 【例题·计算分析题】(2013 年)丁公司采用逐季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2 年度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表所示 2012 年制造费用预算 金额单位:元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小时) 11400 12060 12360 12600 48420 变动制造费用 91200 * * * 387360 其中:间接人工费用 50160 53064 54384 55440 213048 固定制造费用 56000 56000 56000 56000 224000 其中:设备租金 48500 48500 48500 48500 194000 生产准备与车间管理费 * * * * * 注: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2012 年第二季度至 2013 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期间将发生如下变动: (1)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为 50000 小时; 27 (2)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将提高 10%; (3)2012 年第一季度末重新签订设备租赁合同,新租赁合同中设备年租金将降低 20% 资料三:2012 年第二季度至 2013 年第一季度,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控制在185200 元以内,固定制造费用由设备租金、生产准备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组成,其中设备租金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准备费和车间管理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生产准备费的成本效益远高于车间管理费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车间管理费总预算额的控制区间为 12000 元~15000 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 2012 年第二季度至 2013 年第一季度滚动期间的下列指标: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②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额;③设备租金总预算额 【解题思路】 1) 首选计算 2012 年全年的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间接人工费/预算总工时 2) 用 2012 年的分配率×(1+10%) 3) 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预算总工时×分配率 (2)根据资料二和资料三,在综合平衡基础上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原则,完成 2012 年第二季度至 2013 年第一季度滚动期间的下列事项: ①确定车间管理费用总预算额; ②计算生产准备费总预算额。
『正确答案』 (1)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213048/48420)×(1+10%)=4.84(元/小时) ②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额=50000×4.84=242000(元) ③设备租金总预算额=194000×(1-20%)=155200(元) (2)设备租金是约束性固定成本,是必然发生的生产准备费和车间管理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发生额的大小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由于生产准备费的成本效益远高于车间管理费,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原则,尽量减少车间管理费——将其预算额安排为控制区间的下限12000 元 ①车间管理费用总预算额=12000(元) ②生产准备费总预算额=185200-155200-12000=18000(元) 知识点:预算的编制程序 编制程序:“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具体步骤: (一)下达目标: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的企业预算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 (二)编制上报:各预算执行单位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
(三)审查平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并提 27 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中,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 (四)审议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执行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预算方案,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 (五)下达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一般在次年 3 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 第三节 预算编制 各种预算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某种预算是其他几种预算汇编而成的,哪种预算是先编制的,哪种预算是后编制的,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知识点:业务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即:打算销售多少件产品?】 主要内容:销量、单价和销售收入,通常还包括预计现金收入 编制依据:以销售预测为编制依据 地位:是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其他预算的编制都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依据收款条件预测预计现金收入(现金预算)、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预计资产负债表)、预算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利润表)。
【例题】假定 M 公司每季度销售收入,当季收现 60%,下季收现 40%M 公司当年销售预算如下: 销售预算 金额单位:元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预计销售量(件) 100 150 200 180 630 预计单位售价 200 200 200 200 200 销售收入 20000 30000 40000 36000 126000 预计现金收入 上年应收账款 6200【已知条件,其实就是上年度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的40%】 6200 第一季度(销货20000) 12000 8000 20000 第二季度(销货30000) 18000 12000 30000 第三季度(销货40000) 24000 16000 40000 第四季度(销货36000) 21600 21600 现金收入合计 18200 26000 36000 37600 117800 27 全年销售收入:126000(元)(预计利润表) 年末应收账款:36000×40%=14400(元)(预计资产负债表,不考虑坏账时) 现金收入:当期现金销售+收回前期应收账款 (现金预算) 【例题·计算分析题】(2017 年) 甲公司编制销售预算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预计每季度销售收入中,有 70%在本季度收到现金,30%于下一季度收到现金,不存在坏账。
2016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6000 万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及其影响 资料二:甲公司 2017 年的销售预算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 2017 年销售预算 金额单位:万元 注:表中的“*”为省略的数值 季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预计销售量(万件) 500 600 650 700 2450 预计单价(元/件) 30 30 30 30 30 预计销售收入 15000 18000 19500 21000 73500 预计现金收入 上年应收账款 * * 第一季度 * * * 第二季度 (B) * * 第三季度 * (D) * 第四季度 * * 预计现金收入合计 (A) 17100 (C) 20550 * 注:表中的“*”为省略的数值 要求: (1)确定表格中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计算 2017 年末预计应收账款余额 『正确答案』 (1)A=15000×70%+6000=16500(万元) B=18000×70%=12600(万元) C=19500×70%+18000×30%=19050(万元) D=19500×30%=5850(万元) (2)2017 年末预计应收账款余额=21000×30%=6300(万元) 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的关系是,有了销售预算,那么生产就要满足销售的需求量。
2.生产预算 主要内容:销售量、期初和期末产成品存货、生产量 【重要提示】生产预算只涉及实物量指标,不涉及价值量指标在生产预算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多少生产量 注意:生产预算财务预算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编制依据:以销售预算为编制依据以销定产】 地位:是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和产品成本预算的依据 【思考】生产量与销售量是相等的吗? 期初数+本期增加数(生产量)-本期减少数(销售量)=期末数 27 变形为: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理解】要想知道预算生产量,就要知道期末产成品应该预留多少,还需知道期初产成品剩余多少 (1)期末产成品存货=下期预计销售量×一定百分比; 预算年末产成品存货根据长期销售趋势确定 (2)期初产成品存货=上期期末产成品存货=本期销售量×一定百分比;预算年初产成品存货在编制预算时预计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无直接数据关系 【例题】M 公司预计,年初产成品存货为 10 件,年末留存 20 件,预算年度内各季度的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为下季度预计销售量的 10%。
依据上述资料,在 M 公司销售预算基础上,编制 M 公司今年分季度的生产预算如下: 生产预算 单位:件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预计销售量 100 150 200 180 630 加: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 15 20 18 20 20 合计 115 170 218 200 650 减: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10 15 20 18 10 预计生产量 105 155 198 182 640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8 年)下列预算中,一般不作为现金预算编制依据的是( ) A.管理费用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直接材料预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产预算以实物量表示,不涉及现金收支,因此不是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8 年) 某公司预计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产品销售量分别为 140 万件和 200 万件,第一季度期初产品存货量 14 万件,预计期末存货量为下季度预计销售量的 10%,则第一季度预计生产量为( )万件 A.154 B.160 C.134 D.14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预计第一季度末产成品存货=第二季度销售量×10%=200×10%=20(万件)。
预计第一季度生产量=预计第一季度销售量+预计第一季度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第一季度期初产成品存货=140+20-14=146(万件)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6 年)丙公司预计 2016 年各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 100 件、120 件、180 件、200 件,预计每季度末产成品存货为下一季度销售量的 20%丙公司第二季度预计生产量为( )件 A.120 B.132 C.136 D.15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第二季度预计生产量=第二季度销售量+第二季度期末产成品存货-第二季度期初产成品存货=120+180×20%-120×20%=132(件) 27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3 年)下列关于生产预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预算是一种业务预算 B.生产预算不涉及实物量指标 C.生产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 D.生产预算是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依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生产预算中,只涉及实物量指标,不涉及价值量指标,所以选项 B 的说法不正确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7 年)某企业 2017 年度预计生产某产品 1000 件,单位产品耗用材料 15 千克,该材料期初存量为 1000 千克,预期期末存量为 3000 千克,则全年预计采购量为( )千克。
A.18000 B.16000 C.15000 D.17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产需要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1000×15=15000 千克,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15000+3000-1000=17000 千克 3.直接材料预算 【解决究竟需要采购多少原材料的问题,价格又是多少?有多少是付现的,有多少未付现 主要内容: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即单位产品需要的原材料数量】、生产需用量【根据生产预算判断总计需要多少量】、期初和期末存量、材料采购量通常还包括预计现金支出 编制依据:以生产预算为编制依据,同时考虑原材料存货水平 【思考】生产需用量与材料采购量是相等的吗? 期初+本期增加(采购)-本期减少(生产领用)=期末 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材料存量-期初材料存量 其中:生产需用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材料用量预计生产量”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来自标准成本资料或消耗定额资料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依据付款条件预测预计现金支出(现金预算)、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预计资产负债表)、预算期末材料余额(预计资产负债表)。
【例题】M 公司预计材料采购金额(货款)的 50%在本季度内付清,50%在下季度付清,期末材料存量按下期生产需用量的 20%确定材料的年初存量为 300 千克,年末存量为 400 千克依据上述资料,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编制 M 公司直接材料预算如下: 直接材料预算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预计生产量(件) 105 155 198 182 640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千克/件) 10 10 10 10 10 生产需用量(千克) 1050 1550 1980 1820 6400 加:预计材料期末存量(千克) 310 396 364 400 400 减:预计材料期初存量(千克) 300 310 396 364 300 预计材料采购量(千克) 1060 1636 1948 1856 6500 27 单价(元/千克) 5 5 5 5 5 预计采购金额(元) 5300 8180 9740 9280 32500 预计现金支出 上年应付账款 2350 2350 第一季度(采购 5300 元) 2650 2650 5300 第二季度(采购 8180 元) 4090 4090 8180 第三季度(采购 9740 元) 4870 4870 9740 第四季度(采购 9280 元) 4640 4640 现金支出合计 5000 6740 8960 9510 30210 预计年末材料存货额=400×5=2000(元)(预计资产负债表的存货) 预计年末应付账款=9280×50%=2350+32500-30210=4640(元)(预计资产负债表的应付账款) 直接材料采购支出=当期采购付现支出+支付前期的应付账款(现金预算) 4.直接人工预算 主要内容:预计产量【生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编制依据:以生产预算为编制依据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不需要另外预计现金支出【不拖欠人工工资】,可直接参加现金预算的汇总 即:直接人工支出=直接工资总额(现金预算) 【例题】M 公司的单位产品工时为 10 小时/件,每小时人工成本为 2 元/小时,在生产预算基础上,可编制 M 公司本年度直接人工预算如下: 直接人工预算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预计生产量(件) 105 155 198 182 640 单位产品工时(小时/件) 10 10 10 10 10 人工总工时 1050 1550 1980 1820 6400 每小时人工成本(元/小时) 2 2 2 2 2 人工总成本(元) 2100 3100 3960 3640 12800 5.制造费用预算 主要内容: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编制依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依据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按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全部制造费用扣除折旧费后,参与现金预算的编制 【例题】M 公司本年度制造费用预算编制如下: 制造费用预算 单位:元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变动制造费用: 预计生产量(件) 105 155 198 182 640 间接人工(1 元/件) 105 155 198 182 640 间接材料(1 元/件) 105 155 198 182 640 27 修理费(2 元/件) 210 310 396 364 1280 水电费(1 元/件) 105 155 198 182 640 小计 525 775 990 910 3200 固定制造费用: 修理费 1000 1140 900 900 3940 折旧 1000 1000 1000 1000 4000 管理人员工资 200 200 200 200 800 保险费 75 85 110 190 460 财产税 100 100 100 100 400 小计 2375 2525 2310 2390 9600 合计 2900 3300 3300 3300 12800 减:折旧 1000 1000 1000 1000 4000 现金支出的费用 1900 2300 2300 2300 8800 制造费用支出=预算数-非付现成本(现金预算) 为便于以后编制产品成本预算,需要计算小时费用率: 变动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总金额/总工时=3200/6400=0.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总金额/总工时=9600/6400=1.5(元/小时) 6.产品成本预算 主要内容:产品的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
编制依据: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期末存货成本(预计资产负债表)、销货成本(预计利润表),与现金预算无关 【例题】M 公司今年的产品成本预算如下: 项目 单位成本 生产成本 (640 件) 期末存货 (20 件) 销货成本 (630 件) 每千克或每小时 投入量 成本(元) 直接材料 5 10 千克 50 32000 1000 31500 直接人工 2 10 小时 20 12800 400 12600 变动制造费用 0.5 10 小时 5 3200 100 3150 固定制造费用 1.5 10 小时 15 9600 300 9450 合计 90 57600 1800 56700 期末存货成本=1800(预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 销货成本=56700(预计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 【例题·判断题】(2016 年)在产品成本预算中,产品成本总预算金额是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销售与管理费用的预算金额汇总相加而得到的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产品成本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
不包括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7.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编制依据: (1)销售费用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27 (2)管理费用预算:多属于固定成本预算,以过去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销售及管理费用预计现金支出=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总额-折旧等非付现费用,纳入现金预算 【例题】M 公司今年的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如下: 项 目 金 额 销售费用: 销售人员工资 2000 广告费 5500 包装、运输费 3000 保管费 2700 折旧 1000 管理费用: 管理人员薪金 4000 福利费 800 保险费 600 办公费 1400 折旧 1500 合计 22500 减:折旧 2500 每季度支付现金(20000÷4) 5000 每季度支付现金=5000(现金预算)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8 年)下列预算中,需要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有( ) A.直接人工预算 B.制造费用预算 C.管理费用预算 D.销售费用预算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销售费用预算,是指为了实现销售预算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
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不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所以,管理费用预算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不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 知识点: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 主要内容:主要是长期投资预算(资本支出预算 如:买设备,建厂房),与项目投资决策相关,往往涉及长期建设项目的资金投放与筹集,并经常跨越多个年度 编制依据: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资料、企业筹资决策资料 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编制现金预算【如:筹资涉及现金流入,投资涉及现金流出】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依据如:购置固定资产】 【例题】M 公司今年的专门决策预算如下: 专门决策预算表 单位:元 项目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全年 投资支出预算 50000 — — 80000 130000 27 借入长期借款 30000 — — 60000 90000 【例题·判断题】(2013 年)专门决策预算主要反映项目投资与筹资计划,是编制现金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之一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专门决策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的要点是准确反映项目资金投资支出与筹资计划,它同时也是编制现金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因此本题的表述正确 知识点:财务预算的编制★★★ (一)现金预算 1.含义: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筹资或归还借款等的预算 【理解】理想现金余额,通俗的说,是指既不能剩余太多现金,也不能没有现金现金预算,在是根据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预计出现金收支,在剩余理想现金下,要预算需要筹资多少钱,需要归还多少借款 2.编制依据 (1)业务预算(不涉及: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2)专门决策预算 3.编制思路 基本思路: 先计算各期“可供使用的现金”; 然后再计算各项“现金支出”; 在此基础上得出“现金余缺”; 【理解】余:收支相抵后,为正数,剩余现金;缺:收支相抵后,为负数,缺少现金 根据现金余缺情况结合其他因素,来确定预算期现金筹措或运用的数额,最后计算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理解】根据现金情况,如果现金为缺,则要筹措现金;如果现金剩余太多,则要运用现金 具体内容: (1)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销货取得的现金收入) (2)现金支出 各项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所涉及的现金支出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等业务预算涉及的现金支出;资本支出预算(长期投资预算)等专门决策预算涉及的现金支出;所得税费用及股利分配等专门预算涉及的现金支出(另行编制,本教材未涉及) (3)现金余缺=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 (4)现金筹措与运用 ①若:现金余缺<理想期末现金余额,表明现金不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筹措现金。
如借入借款 ②若:现金余缺>理想期末现金余额,表明现金多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余的现金运用出去如偿还借款 (5)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 27 【提示】“现金筹措与运用”中也会涉及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但编制预算时,“可供使用现金”中的“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均不包括这部分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 【理解】现金预算,其就是就是预算现金筹措金额或者运用金额 【例题】M 公司理想的现金余额是 3000 元,资金不足可取得短期借款,借款额必须是 1000 元的整数倍;借款利息按季支付,假设新增借款发生在季度的期初【注意假设条件】,归还借款发生在季度的期末(如果需要归还借款,先归还短期借款,归还的数额为 100 元的整数倍)【季度要归还利息】M 公司上年末的长期借款余额为 120000 元今年的现金预算如下表所示: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全年 期初现金余额 8000【已知条件】 3200 3060 3040 8000 加:现金收入(销售预算) 18200【销售预算】 26000 36000 37600 117800 可供使用现金 26200=8000+18200 29200 39060 40640 125800 减: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 5000【直接材料预算】 6740 8960 9510 30210 直接人工 2100【直接人工预算】 3100 3960 3640 12800 制造费用 1900【制造费用预算】 2300 2300 2300 88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5000【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5000 5000 5000 20000 所得税费用 (专门预算) 4000【已知】 4000 4000 4000 16000 购买设备 (专门决策预算) 50000【专门决策预算】 80000 130000 股利(专门预算) 8000 8000 现金支出合计 68000=5000+2100+1900+5000+4000+50000 21140 24220 112450 225810 现金余缺 -41800=26200-68000 8060 14840 -71810 -100010 现金筹措与运用 借入长期借款 30000【专门决策预算】 60000【专门决策预算】 90000 取得短期借款 ① 20000?【需计算】 ⑤22000【需计算】 42000 归还短期借款 ② ?【需计算】 ④6800【需计算】 6800 短期借款利息(年利率 10%) ③500?【需计算】 500 500 ⑥880【需计算】 2380 长期借款利息(年利率 12%) 4500=(年初借款+本期借款)×年利率÷4 4500 4500 6300【可以写出来】 19800 期末现金余额 3200 3060 3040 3010 3010 『分析』 27 具体思路: 1、 表中可以直接填列的数字先填列,其余的数字分析后填列。
2、 要明确,现金预算,就是要预算现金筹措与运用的金额; 3、①②③④⑤⑥=应如何计算? 第一季度:理想现金=现金余缺+借入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利息=-41800+3000-4500+①?-②?×利率 表中有关数据分析如下: (1)1-3 季度每季度长期借款利息=(120000+30000)×12%/4=4500(元) 第 4 季度长期借款利息=(120000+30000+60000)×12%/4=6300(元) (2)第 1 季度“取得短期借款”与“短期借款利息” 假设第 1 季度“取得短期借款”为 A,则第 1 季度“短期借款利息”为 A×10%/4,则: -41800+30000+A-4500-A×10%/4≥3000 解得:A≥19794.88(元),按 1000 元的整数倍取整为 20000 元,则“短期借款利息”为20000×10%/4=500(元) (3)第 3 季度“归还短期借款” 假设第 3 季度“归还短期借款”为 B,则: 14840-4500-500-B≥3000 解得:B≤6840(元),按 100 元的整数倍取整为 6800 元。
(4)第 4 季度“取得短期借款”与“短期借款利息” 假设第 4 季度“取得短期借款”为 C,则第 4 季度“短期借款利息”为[(20000-6800)+C]×10%/4,则: -71810+60000+C-6300-[(20000-6800)+C]×10%/4≥3000 解得:C≥21989.74(元),按 1000 元的整数倍取整为 22000 元则“短期借款利息”=(20000-6800+22000)×10%/4=880(元)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7 年)编制现金预算时,如果现金余缺大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则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有( ) A.购入短期有价证券 B.偿还部分借款本金 C.偿还部分借款利息 D.抛售短期有价证券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抛售有价证券,是在现金余缺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时采取的措施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6 年)下列预算中,不直接涉及现金收支的是( ) A.销售预算 B.产品成本预算 C.直接材料预算 D.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产品成本预算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所以,不直接涉及现金收支 27 【例题·计算分析题】(2018 年)甲公司编制现金预算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预计 2018 年每季度的销售收入中,有 70%在本季度收到现金,30%在下一季度收到现金,不存在坏账2017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零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资料二:甲公司 2018 年各季度的现金预算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 2018 年各季度现金预算 单位:万元 季度 一 二 三 四 期初现金余额 500 (B) 1088 1090 预计销售收入 2000 3000 4000 3500 现金收入 (A) 2700 (C) 3650 现金支出 1500 * 3650 1540 现金余缺 * -700 * (D) 向银行借款 * * * * 归还银行借款及利息 * * * * 期末现金金额 1000 * * * 注:表内的“*”为省略的数值 要求: (1)计算 2018 年末预计应收账款余额 【思路】应收账款余额=第四季度×30% (2)确定上表中字母代表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思路】 A=预计销售收入×70% B=期初现金余额=上期期末现金余额 C=本季度销售收入×70%+上季度销售收入×30% D=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正确答案』 (1)2018 年末预计应收账款=3500×30%=1050(万元) (2)A=2000×70%=1400(万元) B=1000(万元) C=3000×30%+4000×70%=3700(万元) D=1090+3650-1540=3200(万元) (二)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编制 1.利润表预算 (1)编制依据:业务预算【销售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现金预算。
(2)所得税费用通常不是根据“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税率计算,而是在利润规划时估计的,并已列入现金预算 2.资产负债表预算——全面预算的终点 【思考】为什么不是利润表预算呢? 编制依据: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计划期内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现金预算及预计利润表 【例题】M 公司今年的利润表预算如下: 27 项 目 金 额 销售收入(销售预算) 126000 销售成本(产品成本预算) 56700 毛利 69300 销售及管理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22500 利息(现金预算) 22180 利润总额 24620 所得税费用(估计)(现金预算) 16000 净利润 8620 【例题】M 公司今年的资产负债表预算如下: 资 产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负债和股东权益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8000【现金预算期初余额】 3010 【现金预算】 短期借款 0 35200 应收账款 6200【销售预算上年应收款】 14400 【销售预算36000×40%】 应付账款 2350【直接材料上年应付账款】 4640 【直接材料预算】 存货 2400=直接材料预算+生产预算=300×5+10×90 3800 流动负债合计 2350 39840 流动资产合计 16600 21210 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 120000【现金预算】 210000 固定资产 43750 37250 非流动负债合计 120000 210000 在建工程 100000 230000 负债合计 122350 249840 非流动资产合计 143750 267250 股东权益 股本 20000 20000 资本公积 5000 5000 盈余公积 10000 10000 未分配利润 3000 3620 股东权益合计 38000 38620 资产总计 160350 288460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 160350 288460 27 【分析】有关项目的年末余额计算如下: (1)存货=直接材料年末余额(直接材料预算)+产成品年末余额(产品成本预算)=2000【数量×单价】+1800=3800(元) (2)固定资产=年初余额-当年计提折旧=43750-4000(制造费用预算)-2500(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37250(元) (3)在建工程=年初余额+长期投资预算=100000+130000(专门决策预算)=230000(元)(项目本年未完工) (4)短期借款=20000-6800(现金预算)+22000(现金预算)=35200(元) (5)长期借款=120000+90000(专门决策预算或现金预算)=210000(元) (6)年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预计利润表)-本年股利(现金预算)=3000+8620-8000=3620(元)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8 年)根据企业 2018 年的现金预算,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期初现金余额分别为 1 万元、2 万元、1.7 万元、1.5 万元,第四季度现金收入为 20 万元,现金支出为 19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 2018 年末的预计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年末数为( )万元。
A.2.7 B.7.2 C.4.2 D.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货币资金年末数=第四季度期初现金余额+(第四季度现金收入-第四季度现金支出)=1.5+(20-19)=2.5(万元)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7 年)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金额来源的有( ) A.销售费用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直接材料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 “存货”包括直接材料和产成品,影响这两项的是直接材料预算和产品成本预算,所以选项 CD 是答案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5 年)下列各项预算中,与编制利润表预算直接相关的有(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产品成本预算 D.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利润表中“销售收入”项目的数据来自销售预算;“销售成本”项目的数据来自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项目的数据来自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所以选项 A、C、D正确生产预算只涉及实物量指标,不涉及价值量指标,所以生产预算与利润表预算的编制不直接相关。
【例题·计算分析题】(2017 年)甲公司在 2016 年第 4 季度按照定期预算法编制 2017 年度的预算,部分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7 年 1-4 月的预计销售额分别为 600 万元、1000 万元、650 万元和 750 万元 资料二:公司的目标现金余额为 50 万元,经测算,2017 年 3 月末预计“现金余缺”为 30 万元,【注意:这里的现金余缺是正数,说明剩余现金 30 万】公司计划采用短期借款的方式解决资金短 27 缺 资料三:预计 2017 年 1-3 月净利润为 90 万元,没有进行股利分配 资料四:假设公司每月销售额于当月收回 20%,下月收回 70%,其余 10%将于第三个月收回;公司当月原材料金额相当于次月全月销售额的 60%,【当月原材料采购多少,是下月销售额的百分之六十,采购款在次月付清】购货款于次月一次付清;公司第 1、2 月份短期借款没有变化 资料五:公司 2017 年 3 月 31 日的预计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 2017 年 3 月 31 日的预计资产负债表(简表) 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余额 月末余额 负债与股东权益 年初余额 月末余额 现金 50 (A) 短期借款 612 (C) 应收账款 530 (B) 应付账款 360 (D) 存货 545 * 长期负债 450 * 固定资产净额 1836 * 股东权益 1539 (E) 资产总计 2961 * 负债与股东权益总计 2961 * 注:表内的“*”为省略的数值。
要求:确定表格中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A=50;B=620;C=632;D=450;E=1629 计算过程如下: (1)公司的目标现金余额为 50 万元,则 A=50(万元) (2)B=1000×10%+650×80%=620(万元) (3)3 月份新增短期借款=50-30=20(万元) 则 C=612+20=632(万元) (4)D=750×60%=450(万元) (5)E=1539+90=1629(万元)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知识点:预算的执行 1.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2.企业应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3.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进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按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4.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5.财务管理部门应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预算委员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例题·判断题】(2012 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提供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等信息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报表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单位、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知识点:预算的调整★ 27 基本原则: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可以调整预算 调整程序:(1)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2)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年度预算调整方案; (3)年度预算调整方案提交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然后下达执行 具体要求:(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3)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6 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导致预算调整的情形有( )。
A.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B.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C.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D.营改增导致公司税负大幅下降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企业正式下达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知识点: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企业应当建立预算分析制度,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 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预算审计,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预算审计可以采用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特殊情况下,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预算年度终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单位应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预算完成情况以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准 【本章知识点串联】 一、 预算管理概述 1、 预算的特征与作用: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2、 预算的分类 1) 按预算内容分类 业务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 财务预算 2) 按预算指标覆盖的时间长短分类 长期预算 短期预算 3、 预算体系 4、 预算工作的组织:明确董事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 27 1) 决策层 2) 管理层 3) 执行层 4) 考核层 二、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1、 预算的编制方法 1)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2)固定预算法与弹性与算法 公式法 列表法 3) 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逐月滚动 逐季滚动 混合滚动 2、 预算的编制程序 1) 下达目标 2) 编制上报 3) 审查平衡 4) 审议批准 5) 下达执行 三、 预算编制 1、 业务预算的编制 1) 销售预算—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 2) 生产预算—只涉及实物量指标,不涉及价值量指标 3) 直接材料预算—预算采购量=生产需要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4) 直接人工预算—不需另外预计现金支出,可直接参加现金预算的汇总 5) 制造费用预算—分为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6) 产品成本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 7)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 2、 专门决算预算的编制—编制依据: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资料以及企业筹资决策资料 3、 财务预算的编制 1) 现金预算的编制 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 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2) 利润表预算的编制 3) 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编制: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 四、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1、 预算的执行 2、 预算的调整 3、 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本章总结】 重要考试点及关注角度 重要考点 关注角度 27 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 不同分类角度的分类结果;业务预算包括的内容;财务预算包括的内容 预算的编制方法 不同分类角度的分类结果;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的含义(特征)及优缺点;零基预算法的编制程序;弹性预算法编制程序;弹性预算法公式法与列表法的特点及应用 业务预算的编制 各类业务预算的主要内容、编制依据、地位作用、与其他预算特别是与财务预算的数据关系;重点关注销售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方法 财务预算的编制 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与编制方法(填表思路);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与编制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