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结算单据基本知识.doc
18页国际结算单据基本知识 国际结算是指国际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交往或联系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示债权债务的清偿行为或资金转移行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结算单据基本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单据的概念 在国际结算中“单据”包括金融单据和商业单据金融单据指汇票、本票、支票、或其他用于获得货币付款的相似票据;商业单据主指非金融单据的其他所有单据包括运输单据、物权单据或其它相似单据等等 二、单据缮制的基本要求 1、准确单据应与合同规定完全相符若以信用证方式结算要求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 2、完整包括内容完整、份数完整、种类完整 3、及时在信用证项下交单必须掌握装运期、交单期和信用证有效期 4、简明 5、整洁若有个别错误需要更正必须在更正处加以签署或加盖更正章 第二节发票 一、发票及其作用 商业发票(CommercialInvoice)是出口商向进口商开立的发货价目清单也是卖方凭以向买方索取所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价款的依据商业发票是全套单据的中心 发票的作用: 1、商业发票是出口商装运货物并表明是否履约的总说明 2、便于进口商核对已发货物是否符合合同条款的规定 3、作为出口商和进口商记帐的依据 4、在出口地和进口地作为报关缴税的计算依据 5、在不用汇票的情况下发票替代汇票作为付款的依据 二、发票的内容及缮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1、出口商名称 发票顶端的出口商名称、详细地址等信息应与信用证上的受益人信息一致 2、发票名称 在出口商名称下面要标出“MERCIALINVOICE”或“INVOICE”的字样 3、发票抬头人 发票必须做成以信用证开证申请人的名称为抬头如果信用证上有指定抬头人则按来证规定制单 4、发票号码、发票日期、合同号码 发票号码由出口商统一编制 发票出单日期不能迟于信用证最迟交单日期和有效日期但可早于信用证开证日期 合同号与信用证上列明的应一致一笔交易有几份合同的都应打在发票上 5、起运地和目的地 目的地应明确具体不能笼统对重名港口、重名城市以及对于目的港或目的地为非著名交通枢纽均应加打国名 6、货物名称 商业发票中货物的描述必须与信用证规定严格相符 7、货物规格 必须和信用证规定完全一致 8、货物的包装、件数和数量 货物的包装、件数和数量必须在发票中表明并与其他单据相一致 凡“约”、“大概”、“大约”或类似的词语用于信用证数量时应理解为实际成交的有关数量不超过信用证数量的10%的增减幅度 9、货物重量 重量单、装箱单、商业发票上均应标明货物总的毛重、净重并与其它单据上的信息一致 10、价格条件 发票中应写明价格条件 11、单价和总值 商业发票上应标明单价和总值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银行可拒绝接受金额超过信用证所允许的金额的商业发票凡“约”、“大概”、“大约”或类似的词语用于信用证单价和总值时应理解为实际成交的有关单价和总值不超过信用证单价和总值的10%的增减幅度 12、唛头 唛头内容包括客户名称的缩写、合同或发票的编号、目的港名称、件号等部分组成唛头应与来证规定相符 13、发票上加注各种证明 国外来证有时要求在发票上加注各种费用金额、特定号码、有关证明句一般可将这些内容打在发票商品栏以下的空白处 14、出单人名称 商业发票只能由信用证规定的受益人出具 15、信用证要求多份发票时的正副本发票 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交来的单据应是正本单据信用证经常要求多份发票这时可以提交一份正本其余份数为副本 三、发票的种类及样式 (一)形式发票(ProformaInvoice) 出口商有时应进口商的要求发出一份列有出售货物的名称、规格、单价等非正式的参考性发票供进口商向其本国贸易管理当局或外汇管理当局等申请进口许可证或批准给予外汇等事项之用这种发票称作形式发票形式发票不能用于托收和议付 (二)领事发票(ConsularInvoice) 有些国家法令规定进口货物必须要领取进口国在出口国或其邻近地区的领事签证的发票交进口商作为有关货物报关和缴纳关税的前提条件之一 领事发票和商业发票是平等的单据领事发票是一份官方的单证这种格式可以从领事馆获得 (三)海关发票(CustomsInvoice) 海关发票是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某些国家海关规定的格式由出口商填制供进口商凭以报关用的一种特别的发票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ValueofGoods)和商品的产地(OriginofGoods) 海关发票的主要作用是: (1)供进口国海关作估价完税的依据(2)供进口国海关核定货物原产地按照差别税率征税(3)供进口国海关审核有否低价倾销(4)供进口国海关作统计的依据 (四)厂商发票(ManufacturerInvoice) 厂商发票是厂方出具给出口商的销售货物的凭证来证要求提供厂商发票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有削价倾销行为以便确定应否征收“反倾销税” (五)样品发票(SampleInvoice) 样品发票不同于商业发票只是让客户了解商品的价值、费用等便于向市场推销和报关取样 第三节海运提单 一、海运提单及其作用 海洋运输提单(Marine/OceanBillofLading)或港至港运输提单(porttoportB/L)简称海运提单 海运提单是一种运输单据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关于货物运输的一份契约;也是承运人出具给托运人的一份收据;还是一项物权单据提单的收货人或合法持有人有权凭提单向承运人提取货物 二、海运提单的关系人 海关提单的关系人可有四种: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被通知人 承运人和托运人是海运提单的基本关系人 收货人是提单的受让人或持单人 被通知人不是提单的当事人而是收货人的代理人 三、海运提单的物权转让 海运提单按收货人的表示分为不可流通形式和可流通形式 不可流通的提单收货人抬头人为特定的记名抬头这种提单不可流通转让 可流通提单收货人抬头有: 1、来人抬头 2、指示抬头 其表示方法又分为三种:(1)以开证行的指定人作为抬头人(ToOrderofIssuingBank)(2)以申请人的指定人为抬头人(ToOrderofApplicant)(3)以托运人的指定人为抬头人(ToOrderofShipper) 3、可流通的记名抬头(NegotiableNamedConsigneeB/L) 来人抬头的提单凭交付转让在指示抬头和可流通的记名抬头情况下提单均可以通过背书转让 背书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 (1)出口商以发货人的身份作成空白背书 (2)出口商以发货人的身份作成开证行的记名背书 (3)信用证规定提单收货人是议付行在寄单前议付行作成记名背书给开证行 (4)进口商付款赎单时若提单抬头人或被背书人是开证行由开证行背书给进口商 四、提单的内容及其记载要求 (一)关系人的记载及签字 提单的各个关系人都应记载于提单正面合适的栏目内 1、提单正面要求注明承运人名称 2、对提单签字人签字的要求 (1)如果提单上已明示承运人即“CARRIER”则承运人签字时无须再明示其为承运人 (2)如果提单上未明示承运人即未明示“CARRIER”承运人在签字时还须明示其为承(3)如果由船长签字在签字栏目内不需要打印承运人名称只打“ASMASTER”即可 (4)如果由其他人代理承运人签字则除了应在签字栏目内打印承运人名称外还应打印代理人名称及“Asagentfor”或“Asbehalfof” (5)如果由其他人代理船长签字则除了应在签字栏目内打印代理人名称及“Asagentfor”或“Asbehalfof”外还应打印船长的姓名和身份 (二)对货物“已装船”和“预期”的要求 银行将接受注明货物已装船或已装具名船只的单据不论其名称如何: (1)提单未印就“已装船”字样而是印上“已收妥货物”(ReceivedtheGoods)字样在实际装货后签发的提单上必须批注“已装船”(onBoard)字样及装船日期该日期视为装运日期 (2)提单预先印上“已装船”字样装船批注可省略“Onboard”字样 (3)提单写有“预期船只”(IntendedVessel)时已装船批注还应包括实际装货船名 (4)提单注明接受监管地不同于装货港最终目的地不同于卸货港时已装船批注就应加注信用证规定的装货港和卸货港 (5)提单未印就“已装船”字样但印上“货物装载于在此具名的船只或任何由承运人选择的替代船只”提单上注明的船名就不确定了这样已装船批注还应包括“载货船只”和“装运港” (6)海运需要转运时提单注明船名Y是第二船名已装船批注的船名X是第一程船名这样的提单虽然两个船名不一致但仍可以接受 (三)提单的清洁问题 清洁运输单据就是指未载有明确宣称货物及/或包装状况有缺陷的条文或批注的单据银行将不接受载有此类条文或批注的运输单据 (四)提单的其他记载事项 1、提单号码(B/LNO.) 2、船名(NAMEOFVESSEL) 3、唛头(SHIPPINGMARKS) 4、包装种类(KINDOFPACKGES) 5、毛重尺码(GROSSWEIGHT/MEASUREMENT) 6、货物名称(DESCRIPTIONOFGOODS) 7、运费和费用(FREIGHTCHARGES) 8、正本提单份数 9、根据信用证规定的加注内容 10、货运目的港后需经内陆转运的 第四节不可流通转让的海运单 一、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概念 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NonNegotiableSeaWaybill)是承运人收到托运人交来货物而签发的收据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记名收货人是唯一的收货人承运人负责把货物交给收货人不须收回该项单据 它的基本作用是:1、承运人收到由它照管的货物收据2、运输合约的证明3、解决经济纠纷时作为货物担保的基础 二、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特点 1、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不是物权凭证不能背书转让 2、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收货人可以不需提示该单据即可提货 3、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条件下银行不能取得货物控制权 4、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海运单据它尚未纳入国际法范畴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