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监视器的测试项目和方法.ppt
28页高清监视器的测试项目和方法11 高清与平板显显示v 平板显示器正在展示出与CRT相似的显示性能,随着时间 推移和工艺水平的发展,其性能将继续得到改善,并且作 为主监视器在电视节目制作的监测中,平板显示器将可能 逐步取代CRT显示器v 主监视器是检测图像质量的测试仪器,它必须如实、可靠 地显示出信号的实际情况对输入信号既不能衰减,也不 能“增强”,为确保这点,应当将对信号或图像的改变降低 到最低程度,并且显示的图像与GY/T 152-2000 《高 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的规范要求应 该一致22 依据标标准v GY/T 155-2000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 视频参数值》 v SJ/T 11348-2006 《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 v ITU-R BT.2129 User requirements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FPD) as a Master monitor in an HDTV programm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v EBU – TECH 3320 User requirements for Video Monitors in Television Production v EBU – TECH 3325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Studio Monitors v GY/T 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33 客观测试观测试 参数和测测量方法v 本部分介绍重要的20项指标和测试方法4(1)亮度表示显示器(在标准工作状态下)的白场亮度和峰值亮度; v 技术要求:100~250 cd/m2; v 测试信号:电平为100%的平场信号和109%白窗信号; v 测量方法:给显示器分别输入全白场信号和109%的白窗 信号,用亮度计测量画面中心P0点的亮度(关闭ABL自动 亮度限幅功能); v 结果分别以显示器的白场亮度和峰值亮度给出,单位为 cd/m2。
5(2)对比度表示显示器的对比度(在标准工作状态下); v 技术要求:对比度>= 350:1; v 测试信号:黑白窗口信号; v 测试环境:黑!v 测量方法:显示器输入黑白窗口信号,用亮度计分别测 量白窗口的亮度L0,黑窗口的亮度L1、L2、L3和L4,计 算对比度:对比度=4L0/(L1+L2+L3+L4); v 结果对比度以计算值比1来表示6(3)亮度不均匀性表示显示器全屏亮度的不均匀程度 v 技术要求:≤ 0.10 v 测试信号:50%和100%电平的平场信号; v 测量方法:显示器分别输入50%和100%电平的平场信号,并测量图像中P0~P8各点的亮度值; v 亮度不均匀性=(测量最大值-测量最小值)/平均值; v 结果以亮度不均匀性的计算值的百分比给出7(4)白色色度误误差表示显示器白色色度与参考白D65的色度坐标误 差的程度; v 技术要求: Δu ',=±0.0010 , Δv'=±0.0015(CIE 1976色度误差值); v 测试信号:100%平场信号; v 测量方法:测量图像中心P0点的色度坐标(u',v');色度误差 :Δu'= u'-u'0, Δv'= v'- v'0其中:u'0, v'0为参考白色温D65的色 坐标; v 结果以白色色度误差计算值给出。
8(5)基色色度坐标标表示显示器R、G、B基色色度坐标; v 技术要求: Δu',=±0.0010 ,Δv' =±0.0015 Δv' (CIE 1976色度差值); v 测试信号:0%~100%的全场R、G、B信号; v 测量方法:显示器分别输入0%~100%(步进为5% 或10%)全场R、G、B信号,分别测量R、G、B基色 图像中心P0点的色度坐标(u‘,v’)并计算色度误差:色度误差:Δu'= u'-u'0, Δv'= v'- v'0,其中:u'0,v'0分别为R、G、B基色的标称色度坐 标; v 结果分别以R、G、B基色色度误差值表格的形式给出9(6)色温表示显示器白色色温(或色度坐标); v 技术要求:参考白色温6500 K(D65)或 Δu'=±0.0010,Δv'=±0.0015 (CIE 1976色度差 值); v 测试信号:平场信号(亮度电平分别为25%、50%、 75%和100%); v 测量方法:显示器分别输入25%、50%、75%和100 %电平的平场信号,测量图像中心P0点的色坐标(u', v');色度误差=Δu'= u'-u'0, Δv'= v'- v'0,其中:(u'0,v'0)为参考白色温D65的色坐 标; v 结果以白色色度(坐标)误差表示。
10(7)色域覆盖率表示显示器的均匀色度空间坐标中基色(R、G、B) 所对应三角形的面积 ; v 技术要求:按照行标(GY/T155-2000)要求; v 测试信号:100% R、G、B基色信号; v 测量方法:显示器分别输入电平为100%的 R、G、B 基色信号,并测量R、G、B基色图像中心P0点的色度坐 标(u'r, v'r)、(u'g,v'g)和u 'b,v 'b);色域面积=1/2[(ur-ub)(vg-vb)-(ug-ub)(vr- vb)],色域覆盖率=色域面积/0.1972x100%; v 结果以色域覆盖率计算值的百分比表示11(8)白色色度不均匀性表示显示器全屏白色色度不均匀的程度; v 技术要求:≤ 0.10; v 测试信号:100%和50%平场信号; v 测量方法:显示器分别输入100%和50%平场信号,并分别测量P0~P8点的白色色度坐标;色度不均匀性=(测量最大值-测量最小值)/平均值 v 结果以色度不均匀性的计算值来表示12(9)重显显率表示显示器显示图像的完整程度; v 技术要求:默认模式下为100%的图像重显率,还 应具 有 5%以内的过扫描和欠扫描模式供选择;v 测试信号:HDTV图像重显率测试信号; v 测量方法:用主观方法读取图像重显率的数值; v 结果以图像重显率的百分比表示。
13(10)清晰度(静态态)表示显示器静态图像的清晰程度; v 技术要求:1080TVL; v 测试信号:含高清清晰度楔形条的图像信号; v 测量方法:显示器输入含高清清晰度楔形条的图像信号 ,用主观方法分别读取楔形条中清晰可分辨的水平和垂 直电视线数; v 结果以电视线数(TVL)为单位表示显示器的垂直和水 平清晰度14(11)可视视角表示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度随着观看角改变而变化的程度 ; v 技术要求:1)水平和垂直的观看角小于±45°时,屏幕重现颜色的 偏差应不可察觉;2)水平、垂直和对角观看角在±30°以内时,亮度值的 下降小于10%;3)水平、垂直和对角观看角度在±30°和±45°之间时 ,亮度值的下降小于20%;4)当观看角度在±20°~±45°之内时,水平和垂直方 向的色度误差Δu‘, Δv’ = < 0.02;5)对于黑电平,当观看角小于±20°时,无论水平和垂 直方向的色度误差Δu', Δv' = < 0.0115(11)可视视角v 测试信号: 100%和0%电平的全白场和全黑场信号; v 测量方法:监视器输入全白场信号,当将亮度计的位置分 别水平和垂直移动(保持测试距离不变),与屏幕中心垂 直轴夹角到达指定范围时,测量P0点的亮度L或色度坐标 (u‘,v’);监视器输入全黑场信号,当亮度计的位置与屏 幕中心垂直轴夹角到达指定范围时并保持测试距离不变, 测量P0点的黑色色度坐标(u',v');亮度下降百分比=L/L0色度误差:Δu'= u'-u'0, Δv'= v'- v'0,其中:L0、(u'0, v'0)是与屏幕中心垂直轴夹角 为零的 P0点亮 度和色度坐标测量值;L、(u', v')是与屏幕中心垂直轴夹角为指 定范围的亮度和色度坐标测量值。
v 结果以指定视角的亮度下降百分比和色度误差值给出16(12)像素缺陷表示显示器像素不能正常工作的状况 v 技术要求:主观不可察觉; v 测试信号:100%平场信号、0%黑场信号和100%红 、绿、兰基色信号 v 测量方法:分别用放大镜观察和记录输入全白场、红、 绿、兰基色场信号图像中不正常发光的像素数;用放大 镜观察和记录全黑场图像中不熄灭点的像素数 v 结果以上述五种情况下像素缺陷点数来表示17(13)残留影像表示显示器在长时间显示静止画面时,画面消失后 显示器残留影像的程度; v 技术要求:不可察觉; v 测试信号:棋盘格信号、100%白场信号和0%黑场信号; v 测量方法:连续显示棋盘格信号6(或3)个小时后,换 成100%白场信号和0%黑场信号,观察和记录棋盘格 影像消失所需的时间(或者测量棋盘格中间三格的亮度 ); v 结果以棋盘格残留影像消失所需的时间(或者棋盘格的 亮度)表示18(14)固有分辨率表示显示器的水平及垂直的物理像素的个数; v 技术要求:1920x1080像素; v 测试信号:HDTV单像素信号;v 测量方法:用主观方法观察显示器所显示的 HDTV单像 素图是否与其源信号图完全一致。
19(15)白平衡误误差表示显示器的白色色度坐标随图像亮度的变化而改变 的程度; v 技术要求: Δu‘=±0.0010,Δv’=±0.00(CIE 1976色度差值); v 测试信号:电平分别为25%、50%、75%和100%的 平场信号; v 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上述四种电平下图像中心P0点的白 色坐标值(u',v'); v 结果以与参考白D65标称坐标(u'0,v'0)值之差△u' ,△v'的最大值来表示; 20(16)响应时间应时间表示显示器从暗到亮和从亮到暗的响应过程;v 测试信号:全黑场信号和全白场信号;v 测量方法:显示器依次输入全黑场信号-全白场信号-全 黑场信号,用光电转换器、放大器和示波器记录监视器 暗-亮-暗的变化曲线,分别记录暗-亮变化10%~90% 的上升时间和亮-暗变化90%~10%的下降时间,计算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上升时间+下降时间;v 结果以响应时间的计算值来表示21(16)响应时间应时间v 响应时间示意图22(17)运动图动图 像拖尾时间时间表示显示器显示运动图像时在屏幕上产生短暂残留 影像的程度; v 技术要求:与CRT显示器相当; v 测试信号:亮拖尾信号和暗拖尾信号; v 测量方法:用主观方法观察显示器屏幕上的拖尾图像, 找到图中出现临界点的图形单元,计算拖尾时间:拖尾时间=场周期x临界点图形单元数值; v 结果以计算值(单位为ms)来表示运动图像拖尾时间。
23(18)亮度非线线性表示显示器亮度与输入信号电平之间对应的线性程度 ; v 技术要求:显示器的伽玛特性(电-光转换特性)与参考 CRT显示器的特性相当; v 测试信号:5%~100%电平的平场信号(或白窗信号); v 测量方法:显示器输入平场信号或白窗信号,分别测量 各电平(步进为5%)平场信号或白窗信号图像中心P0 点的亮度; v 结果以亮度-电平的关系曲线(即电-光转换特性)来表 示24(19)漏光表示显示器在全黑场信号下屏幕的亮度; v 技术要求:<=0.01cd/m2; v 测试信号:0%全黑场信号; v 测量方法:测量全黑场最亮点的亮度; v 结果以亮度测量值(cd/m2)来表示25(20)黑电电平稳稳定性表示显示器黑电平的亮度随着图像平均电平变化的 稳定程度; v 测试信号:黑窗信号和0%全黑场信号; v 测量方法:分别测量黑窗和全黑场信号图像中心P0点的 亮 度Lw和Lb,计算黑电平稳定性:黑电平稳定性=Lw/Lbx100% v 结果以黑电平稳定性计算值的百分比来表示264 显显示器图图像质质量的主观评观评 价v 在相同条件下评价显示器图像的总体质量 v 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 包含对各种质量要素比较敏感的图 像素材,如:(1)不同精细程度的细节图像;(2)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