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pdf
10页1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积累运用(共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撩起(liā o) 沼泽(zh ǎ o ) 强迫(qi á ng) 污秽(huì ) B、书塾(sh ú ) 嫉妒(j ì ) 炽痛(ch ì ) 宰割(z ǎ i) C 、宿儒(s ù ) 抽屉(t ì ) 哺育(bǔ ) 难堪(k ā n) D 、衣襟( j ī n) 讪笑(sh à n) 干脆(chu ì ) 深邃(su ì )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义愤填膺忘乎所以杂乱无章气冲斗牛一反既往B、无暇及此层出不穷马革裹尸家喻户晓妇孺皆知C 、狼狈不堪一泻万丈荒草萋萋兴高采烈恭恭敬敬D 、死而后己人声鼎沸抽抽搭搭来势汹汹浩浩荡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C 、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D 、为了防止甲流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B、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 《羊脂球》等C 、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 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6、根据原文或要求默写(每空1 分共 10 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假如生 活欺骗了你》)2 ②鸟向檐上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吴均《山中杂诗》) ③士别三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光《资治通鉴》 ) ④ “ 扑 朔 迷 离 ” 这 一 成 语 出 自 《 木 兰 诗 》 中 的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句 ⑤请从你的积累中,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思乡怀亲”是一永恒的主题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袖 龙钟泪不干”都体现了这一主题 7. 名著阅读4 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 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 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 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以上文段主要描写的是的情景,它出自于法布尔的 《》 ,这部书被誉为“” ,书中主要描写昆虫的本能、 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渗透了作者对人类的睿智哲思,表达了作者 和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6 分) 随着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这给我们带来 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思考为此,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小学生使用手 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 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 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 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 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 2015年 6 月 5 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听歌曲、 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 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
有些同 学甚至把带进考场,利用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 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对青少年的危害》 〖资料四〗周日晚上,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 ,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 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也不知道 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 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 ” (1)阅读上述四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 (3 分)3 (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1 分)(3)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四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 乐的话 (2 分)二、阅读(共40 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9 题—12 题(共 12 分)甲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乙文:《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注释 :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 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 所以:这就是 ,, 的原因 9. 解释句子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但当涉猎..()(2)即更.刮目相待()(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4)术未尽.也()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此君之所以后也11. 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均用文中原句回答)(2 分)12.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2 分)4 (二) 、现代文阅读,完成第 13-15 题(10 分)父亲的眼神星期天,我到商场买鞋鞋柜台前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选了一双满意的旅 游鞋,正爱不释手,耳边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同志,你手上这双鞋蛮好看的,得多 少钱一双啊?”不用回头,一听我就知道是个乡下人。
我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着他: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 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牵着他的手,好 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我指着“ 254 元”的标价给他看 那乡下人看了,嘴角轻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 起,太贵了那孩子低下了头,咬着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紧了过了半天,才抬起 头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爹,怯生生地说:“,, 就是,, 就是,, 他们都有 我虽不知道“他们”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伙伴们从小孩子的声音中 分明觉出一种委屈,一种渴望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跟人家攀,, 父亲见孩子那委屈的样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来到柜台前挑了起来,柜台里有各 色各样的新潮旅游鞋,可我见他似乎没有在意鞋的式样和质量,而只在意那一张张价 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难找到使他满意的价格——在这家商场里,最便宜的鞋也 得一百多块总算挑了一双最便宜的鞋,父亲问孩子:“要买就买这双吧孩子懂事 地点了点头 那父亲只好从内衣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票子和两张大团结,手略有些颤抖地 递给营业员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这位父亲望着这血汗钱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 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那眼神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 足,, 那眼神打动了我,我感觉眼前这位父亲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噢,记起来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经常向父亲要钱买 这买那,父亲将钱递给我时,有何尝不是这样的眼神?而我那时太粗心了,没有把它 当回事,我经常买这买那,却从未见过父亲给自己买什么新鞋,买什么新衣服 我 放下挑好的旅游鞋,来到柜台前,精心为父亲挑选了一双既轻便又舒服的棉夹 鞋,, 13、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各举 一例,并说明其作用4 分)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14、看到“254 元”的标价,那乡下人为什么“面带愧色”地面对“男孩”?当他选好 鞋子从内衣中摸出钱递给营业员时,为什么“手略有些颤抖”?请揣摩并写出父亲当 时的心理活动3 分)15、那“父亲”的眼神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为什么那眼神“打动了我”?(3 分)5 (三)现代文阅读,完成第16-20 题 18 分)公交车上——旸子①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②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两只雪白兔子的笼子③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 ? 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 补三张票吧 ! ”三张票就是 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
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 不行就下车 ! ”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 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④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⑤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⑥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用场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⑦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这男孩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霎时泪流满面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