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考前强化训练主观题 含答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8283533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二、主观题部分测试(一)1.(2015·湖北省黄冈市调研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时期明后期至清初晚清时期翻译者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丁韪良(美国传教士)、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福州船政学堂等等内容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请回答:比较两时期书籍翻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两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答案 示例(1)特点: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晚清时期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书籍;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军事变革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和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

      示例(2)特点:明末清初译书具有双向性交流的特点;晚清时期,则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同时向西方介绍中国;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因此大量翻译西书示例(3)特点:明末清初主要是传教士译书;晚清时期译书多为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而成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军事变革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和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2.(2015·黑龙江省哈六中三模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及《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

      纵的方面分三段六级,共25-26年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设立师范、农业(含农副业)、工业、商业、艺论、翻译等专业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è,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 康有为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康有为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 ——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无他,教育者进化之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救国论与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社会政治思潮。

      代表人物有黄炎培、陶行知等 ——中国百科网百科词条《教育救国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发展的观点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教育救国论”答案 (1)特点:①内容细致、全面,“有一定的专业性”(包括教育阶段的划分、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有明确规定)(或答连贯性、系统性和普及性);②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专业(职业或实业)教育的发展;③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因素(或答学习日本资本主义学制),体现教育近代化趋势;④带有“中体西用”的色彩(或答具有封建性“保守性”);⑤年限过长背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试图以新政挽救危机;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冲击;民主革命形势高涨;洋务教育的启示;封建旧学制的落后性与影响;教育救国情怀2)观点:①把教育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强调教育服务于政治;②阐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提倡培养群体观念;③立足于挽救民族危机,注重培养政治素养3)评价:①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是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②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民众的素质,促进教育近代化;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西学传播(向西方学习);③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他们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而企图通过发展教育的办法来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救国方案。

      言之成理,皆可适当赋分)3.(2015·江西省新余市二模试题)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 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

      ……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材料汇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2)据材料二,与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答案 (1)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作用:为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4.(2015·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答案 (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体现了人文精神2)意见: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面前人人平等,俗权高于教权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材料四,三权分立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测试(二)1.(2015·湖北省黄冈市调研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材料二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