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异国之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zhuli****0000
  • 文档编号:13773619
  • 上传时间:2017-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人物 > 正文季羡林忆异国恋 德国姑娘为他终身未嫁(图)2008 年 06 月 02 日 09:25 中 国 新 闻 网 【大 中 小】 【打印】2008年 2月 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挂钟,指向了深夜两点这个夜晚,仿佛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都没有任何不同他慵懒地窝在沙发里,面容消瘦而疲惫而穿着玫瑰红的棉布长裙,金黄的长发随意挽在脑后的她,端坐在矮矮的长凳上,修长的腰肢使劲地挺直着长达2万字的论文,只剩下最后一页了,她的眼神因此变得澄澈而欢快,时而俏皮地投向身旁的他,忍俊不禁地听他读出那些被涂改得快看不清字母的词儿,时而又眉毛微蹙盯着稿纸在打字机上明快地敲打……时隔多年之后,季羡林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她叫伊姆加德,当时 23岁,是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校友田德望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1935 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迈耶家就在晚餐桌上,季羡林第一次看见了伊姆加德,她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丽姑娘,俏皮中透出点羞怯从那以后,季羡林每隔两个星期去一次迈耶家,每一次都是伊姆加德为他开门但是整整两年多时间,他们之间除了简单问好寒暄外,再无更多的交流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一天傍晚,当季羡林正在书房里修改论文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伊姆加德小姐第一次造访他,这让季羡林感到局促不安,赶紧慌忙地收拾凌乱的书桌羡林·季先生,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季羡林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一边整理着论文稿一边问伊姆加德:“你不会要很高的报酬吧?我可是个穷学生当然!”伊姆加德一边帮着整理书稿一边说季羡林尴尬地回应道:“那么,我应该付你多少钱呢?”伊姆加德看见季羡林不知所措的样子,不禁“咯咯”地笑了,她用生硬的汉语说:“我要的报酬,是让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

      季羡林听了不禁松了口气也就是从那天起,每天晚上 7点半后,季羡林都会抱着一堆书稿前往迈耶家论文稿几经修改后杂乱无章,而且内容复杂枯燥的梵文,对伊姆加德来说简直就如天书但是她总是挂着温暖而恬静的微笑来打印这些“天书”当季羡林感到烦躁时她还安慰他:“你必须把你的作品当成心爱的孩子,请微笑而诚恳地对待它吧!”“70岁时,你还会带我来这喝咖啡吗?”有一天傍晚,伊姆加德突然出现在季羡林面前,她穿着白色的羊毛套裙,头戴一顶鲜红的毛绒帽,站在厚厚积雪的街上,就如皑皑白雪里钻出来的小雪花一般美丽纯洁羡林·季先生,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母亲邀请你共进晚餐她说完就转身离开了季羡林在房间呆坐了许久,不知道要给伊姆加德送什么生日礼物事实上,他根本买不起一件像样的礼物天色渐渐暗了,季羡林只好空手赴宴伊姆加德旁边的座位空着,季羡林犹豫片刻后在她旁边坐下来生日快乐!”他用并不流利的德语送上自己的祝福离开时,迈耶太太让伊姆加德送季羡林她一直将季羡林送到了街道的拐角处他们都感觉到,彼此心中都有些话想说出来,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先说出口细心的迈耶太太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意,而她也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英俊儒雅的中国小伙子,因此,如果隔几日季羡林没有来家里打印论文,迈耶太太总能找到理由请他来做客。

      每当伊姆加德帮忙打印完一篇论文,季羡林就会兑现承诺,带着她去哥廷根的某个地方逛在温暖的午后,他们前往市政厅广场,在抱鹅女郎铜像下看鸽子纷飞;在雨后初晴的黄昏,他们在布满落叶的小径上散步;有时他们还会去电影院看上一场浪漫的午夜电影……在接下来的 4年时间,季羡林在伊姆加德的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他们的脚步也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伊姆加德把最美好的青春光阴给了这个博学睿智的男子,而她纤细的手指,也一一抚摸过他那些后来让中国和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字有一天傍晚,两人相约去城东的一间森林咖啡屋,主人是一对70岁的夫妻伊姆加德突然问季羡林:“当我们 70岁时,你还会带我来这里喝咖啡吗?”季羡林低头不语此时的季羡林心里充满矛盾与痛苦他想:自己随时要离开这里回到中国如果他不管不顾地留在哥廷根,当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也会幸福安乐但是,成全异国之恋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家乡的亲人季羡林当初留学的初衷,就是等学有所成之后,回到中国去报效国家的无数次痛苦的思量和忖度之后,季羡林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辜负伊姆加德,学成之后回到中国去就让时间的流逝慢慢冲淡一切吧,毕竟伊姆加德如此年轻美好,终归有比自己更好的男人来呵护她的一生……“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那个夜晚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没有任何不同,伊姆加德看起来分外活泼美丽,季羡林的回国日期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他却不知如何跟伊姆加德开口。

      一直到凌晨 3点,论文终于打完了,季羡林才轻声说:“伊姆加德,你累了吧?让我来帮你揉揉肩……”伊姆加德乖巧地闭上了眼睛,神情看起来就像一个考了第一名的孩子,在骄傲地等待着大人的奖赏一般季羡林轻轻走过去,他按在伊姆加德双肩的手有些颤抖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伊姆加德的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这个一向坚强的女孩哭着央求:“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季羡林仰起脸,不让泪水流出来,他痛苦地摇了摇头说:“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祖国去……”顿了顿他又说,“伊姆加德小姐,一定有一个比我更好且更爱你的男子,他愿意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呵护你的一生的伊姆加德没有再说什么,她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然后在论文稿的最后,打上了一行字:“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这一天季羡林终生都不会忘记:1945年 10月 2日4天后,季羡林离开哥廷根到达瑞士,他给伊姆加德写去了迟到的告别信,再次希望她找一个适宜的男子恋爱结婚,然后携手一生伊姆加德很快回了信,希望他回到中国后能和她保持联系季羡林回到中国后,却没再给伊姆加德写信,他想:既然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哥廷根去,既然不能许给伊姆加德一辈子的爱,那么,还不如就这样断了音信的好。

      忍住多少想念和伤痛,把伊姆加德深埋于心底,是季羡林那以后许多年唯一能做的只是,多少次午夜梦回,或者翻看当年在德国所著的论文时,伊姆加德的身影就会清晰地在他眼前浮现出来,挥之不去此时的季羡林心里充满矛盾与痛苦他想:自己随时要离开这里回到中国如果他不管不顾地留在哥廷根,当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也会幸福安乐但是,成全异国之恋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家乡的亲人季羡林当初留学的初衷,就是等学有所成之后,回到中国去报效国家的无数次痛苦的思量和忖度之后,季羡林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辜负伊姆加德,学成之后回到中国去就让时间的流逝慢慢冲淡一切吧,毕竟伊姆加德如此年轻美好,终归有比自己更好的男人来呵护她的一生……“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那个夜晚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没有任何不同,伊姆加德看起来分外活泼美丽,季羡林的回国日期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他却不知如何跟伊姆加德开口一直到凌晨 3点,论文终于打完了,季羡林才轻声说:“伊姆加德,你累了吧?让我来帮你揉揉肩……”伊姆加德乖巧地闭上了眼睛,神情看起来就像一个考了第一名的孩子,在骄傲地等待着大人的奖赏一般季羡林轻轻走过去,他按在伊姆加德双肩的手有些颤抖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伊姆加德的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这个一向坚强的女孩哭着央求:“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季羡林仰起脸,不让泪水流出来,他痛苦地摇了摇头说:“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祖国去……”顿了顿他又说,“伊姆加德小姐,一定有一个比我更好且更爱你的男子,他愿意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呵护你的一生的伊姆加德没有再说什么,她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然后在论文稿的最后,打上了一行字:“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这一天季羡林终生都不会忘记:1945 年 10月 2日4天后,季羡林离开哥廷根到达瑞士,他给伊姆加德写去了迟到的告别信,再次希望她找一个适宜的男子恋爱结婚,然后携手一生伊姆加德很快回了信,希望他回到中国后能和她保持联系季羡林回到中国后,却没再给伊姆加德写信,他想:既然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哥廷根去,既然不能许给伊姆加德一辈子的爱,那么,还不如就这样断了音信的好忍住多少想念和伤痛,把伊姆加德深埋于心底,是季羡林那以后许多年唯一能做的只是,多少次午夜梦回,或者翻看当年在德国所著的论文时,伊姆加德的身影就会清晰地在他眼前浮现出来,挥之不去此时的季羡林心里充满矛盾与痛苦他想:自己随时要离开这里回到中国如果他不管不顾地留在哥廷根,当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也会幸福安乐。

      但是,成全异国之恋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家乡的亲人季羡林当初留学的初衷,就是等学有所成之后,回到中国去报效国家的无数次痛苦的思量和忖度之后,季羡林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辜负伊姆加德,学成之后回到中国去就让时间的流逝慢慢冲淡一切吧,毕竟伊姆加德如此年轻美好,终归有比自己更好的男人来呵护她的一生……“我一直在等他回来”1980年 11月,季羡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赴德访问,哥廷根是访问的最后一站高高矗立的抱鹅女郎铜像下,白鸽如昔日纷飞35 年后故地重游,季羡林觉得自己突然回到了年轻岁月,而漂亮的伊姆加德,仿佛就调皮地躲在自己身后在德国停留的最后一天,季羡林在助手陪同下,来到了伊姆加德家的门口熟悉而陌生的房子就在眼前,台阶两边依然摆放着鲜艳的花儿季羡林迟疑片刻后健步走上台阶,抬手要敲门的瞬间他的心开始“怦怦”跳起来开门的一定是伊姆加德!”他激动地想,“几十年沧桑变化,如今我们都是满头白发了但是,我一定还能认出她的门开了,是一位身材矮小健壮的中年妇女季羡林的眼神骤然黯淡下去,他问:“请问伊姆加德在吗?”对方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伊姆加德这个人这一句冷漠而陌生的回答,让季羡林热泪盈眶,他轻声地道了歉,在助手的搀扶下走下台阶。

      看来,这辈子要再相见已无可能……十年之后,一直将这段感情深藏于心的季羡林,终于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提到了伊姆加德那个一直深藏在季羡林心中美丽而善良纯洁的女子,是早已离开人世还是藏在某个偏僻的角落呢?2000 年,香港电视台一位女导演在拍摄季羡林的传记片时,专程前往哥廷根打听伊姆加德的下落幸运的是,伊姆加德还在人间依然是季羡林 1980年重访的那间房子,这一次开门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着玫瑰红长裙的妇人,她笑脸盈盈地向来客问好:“你好!我是伊姆加德你是从中国来的客人吗?”女导演激动地问:“还记得 60多年前那个中国留学生季羡林吗?”伊姆加德迟疑片刻后,眼泪潺潺而落:“是羡林·季吧?我们都这么叫他我一直在等他的消息,他还好吗?”当得知季羡林尚在人间,而且还是中国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时,伊姆加德欣慰地笑了:“我知道的,他一直就这么优秀洁白的桌布,银灰色的老式打字机,桌前并排放着的小方凳和深蓝色沙发椅……伊姆加德说:“瞧,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甚至还能打字!”原来,季羡林当年离开哥廷根后,伊姆加德就一直在等待他回来,虽然再也没有得到季羡林的消息,但她依然执意地等待并终身未婚。

      她曾多次想到中国去寻找心上人,但都遭到了父母的阻挠而当父母离世,她终于能自己做主时,伊姆加德又有了顾虑:羡林·季一直不曾跟我联系,也许他在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爱侣和家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